朱怡炅卻沒喊平身,盯著看了片刻,說道:“日本侵占琉球,逼其為屬國,此為何意?”
室鳩巢早有準備,跪在地上,言語恭謹:“那皆是薩摩藩島津家私自所為,與我江戶幕府無關,我江戶幕府向來尊奉天朝上國。此番將軍大人派遣下臣來此朝覲天朝皇帝陛下,便是要與天朝重新恢複朝貢關係。”
divcass=”ntentadv”“是這樣嗎?那卻是朕錯過爾等了。”
朱怡炅抬手:“平身,賜座。”
室鳩巢一行人謝恩起身,一身日式袍服的鄭瑞也在其中。這家夥今年四十餘歲,除姓名以外,已完全看不出一點漢家樣貌。
朱怡炅找了一圈,發現完全認不出來,索性開口說道:“鄭瑞何在?”
使節團裡的鄭瑞聞言,連忙出列。
他是通事官,又是鄭家後裔,自是聽得懂漢話:“幕府權人通事鄭瑞,拜見陛下!”
這家夥還剃了日式的月代頭,這種發型最初如何來的已經無從考證,但研究江戶禮製的專家伊勢貞丈提出一個廣泛接受的說法“方便戴頭盔,防止悶熱”。
不過到了江戶幕府時期,月代頭已經平民化,平民、武士有條件的,都喜歡剃這個頭型。
朱怡炅眉頭微皺,還是點頭道:“嗯,不錯,不愧為延平郡王後裔。”
鄭瑞不知道該咋回答,隻得拜下:“謝陛下誇讚。”
朱怡炅沒再多言,又對回室鳩巢說道:“德川將軍此番送來的禮物,朕很喜歡。至於他所言‘以小事大朝貢),以大事小大人不記小人過)’,就看他自己如何為之了。”
德川吉宗派使節團自然是要帶禮物來的,無非武士刀、折扇。價值不高,走個形式,哪怕當年日本天皇送禮,也就這兩樣東西。
跟禮物一起的,還有幕府正式的外交公文。
說的便是幕府想要恢複前明那般,以小事大的朝貢關係,也希望中國以大事小,寬宏大量。
“陛下所言,下臣必帶回將軍。”室鳩巢聽到中國皇帝收了禮物,知曉此次恢複兩國關係已十拿九穩。
頓了頓,這才說道:“下國日本願為天朝上國之屬國,永為朝貢,請陛下能夠賜予幕府將軍金印。”
這也是室鳩巢自告奮勇,要出使中國的核心目標。
室鳩巢此人是日本大儒,學的是朱子學說。
其不僅厭惡宗教迷信之說,同時又在社會政治思想方麵,尊崇幕府統治,把它置於天皇之上。
且,其同樣不讚成山鹿素行重利的士道論,提出“義理”第一的士道論,提倡大義名分,維護幕府的統治地位。
簡單來說,這就是個幕府鐵杆,做夢都想幕府廢掉天皇自立。
早就議定的,朱怡炅沒有猶豫,慷慨答應:“如此,那便賜予幕府將軍金印。”
“多謝陛下!”室鳩巢很高興。
如此,此行室鳩巢的目的基本達成,餘下的便是對兩國貿易限額的勘定。
吉宗幕府的意思,最好是兩國一起限製海貿。但朱怡炅肯定拒絕,而且這個貿易限額也肯定限不住。
光是一個薩摩藩便會瘋狂走私,而且中國商人剛剛開海,滿清還有前明時期的海禁已經把他們搞怕了。
現在開海,自然得抓住一切機會做生意賺錢,天知道啥時候又會挨禁。
日本作為長期與中國海貿的國家,首當其衝,江戶幕府攔不住這些走私商人的。
室鳩巢帶著使節團告退,他還要在南京繼續逗留幾天。
內閣這邊也要選派冊封使者,就跟朝鮮那邊一樣,跟著室鳩巢他們一起回返日本。
至於鄭瑞,也可接觸一二。
當然,目前還是將其留在日本,這樣最好。
日本赴中使節團采用名僧帶隊,原因有三:一,出於保全日本國體的目的,僧人出使,並不算正式臣服。二,出於緩和中日外交衝突時使用僧人的慣例,即實現民間通交。三,很多時候,僧人才是當時日本的精英人才群體。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