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來了!”
繼天寧節的紛紛擾擾,慘淡收場後,整個汴京再度因為過節而歡騰起來。
對於古代來說,冬至無疑是個極為重要的節日,冬至一陽生,這天的到來,代表了世間陰氣漸收,陽氣轉盛,又是一年循環的開始。
正因為這樣,朝廷中安排了明堂大典,自從仁宗年間,每三年還要固定舉行郊天之禮,被稱為“三歲一親郊製”,是泰山封禪之後,國家最重大的祭天典禮。
民間更是熱鬨,百姓們紛紛穿著新衣裳上街,哪怕窮困潦倒的貧寒子弟,也會花去微薄的積累,甚至是向人借貸,在這一天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稍有餘財的,更是慶賀往來,享用美食,大如年節。
看著雜技隊伍敲鑼打鼓,行走街上,再見各種關撲開辦,行人湧入,歲安醫館的孫掌櫃收回目光:“林醫師和安醫師,今日是不會來了。”
幾個夥計也確定了學徒們的動向:“其他人也去街上慶祝,我們可以祭拜明王了!”
說到最後幾個字的時候,他們的眉宇間明顯流露出虔誠之色,孫掌櫃點點頭,親手從藥櫃的暗格裡,捧出了一尊精致小巧的木像,放到台前。
那木像乍一看上去,就是普通的佛像,兩尺高大,寶相莊嚴,慈祥示人,隻是色澤稍顯古怪,雙手一黑一白,佛像身上又有四條詭異的紋路。
黑白是暗合摩尼教的明暗二宗對立,通過由明轉暗,從暗歸明的鬥爭,還原太初天地未開之際,明暗各自獨立存在的平衡情況,由此明王降世,帶給世間純淨的光明,再無任何邪惡。
四條紋路則是明王賜予凡人的清靜、光明、大力、智慧四種力量,也是信徒所能祈求的庇護。
此時汴京其他百姓在祭祀先祖時,明尊教徒同樣在舉行對明王的祭拜,孫掌櫃帶著五六個他親自發展出來的信徒,拜倒在明王像前,口中喃喃低語,發出不同的祈願:“願明王賜予我全家光明之力,無病無災,壽福永享……”“願明王賜予我兒智慧之力,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相比起清閒自在的“清靜”和擅於習武的“大力”,“光明”和“智慧”更受普通人青睞,尤其是孫掌櫃,想到自己的小兒子,好不容易求了個嵩陽書院的入學名額,那可是天下八大書院,若能得明王保佑,考中進士,讓他再供奉多少錢,都是心甘情願的。
不過一想到這裡,孫掌櫃的眉宇間不禁浮現出一抹陰沉。
近來林醫師來醫館的時間少了,安醫師也不再天天坐診,聽說是去了另一座同樣是以歲安為名的書院。
而沒了這兩位,尤其是看病速度極快的林醫師,醫館的收入陡降,供奉給教中的錢頓時少了,上次交接之人就明顯表達出不滿,孫掌櫃心中也是又氣又急。
“嘩——”
正想著怎麼讓兩位醫師專務正業,讓醫館的收入恢複前幾個月的水平,外麵突然傳來喧鬨聲。
孫掌櫃趕忙起身,將明王像收回櫃中,夥計則踮著腳到了窗前,往外看去。
片刻後,他們放鬆下來:“原來是賊人巡街!”
孫掌櫃舒了口氣,想到上次巡街還是無憂洞的賊子,被憤怒的百姓打死的場麵,篤定地道:“得明王開眼,無憂洞才能掃平,此次肯定又是明王降罰,令賊人被抓!”
話音剛落,夥計們的臉色卻變得古怪起來:“你們聽見那捕快的呼喝聲沒有?”“聽……聽到了……那被抓巡街的,是我教中人啊!”
孫掌櫃臉色劇變,三步並作兩步到了窗前聆聽,果然就聽到開封府衙的快班弓手,對著兩側的百姓高呼:“今擒獲明尊教賊子,巡街示眾!巡街示眾!”
“我教弟子,得明王庇護,怎會被開封府衙擒住?”
孫掌櫃先是不可置信,然後五官扭曲起來:“明王定會降下神罰,懲罰這些罪人!”
夥計們的臉色更是極為難看,主要是兔死狐悲,他們可不想成為被巡街中的一員,下意識地看向藥櫃,生怕那明王像被搜出來。
孫掌櫃其實也有恐懼,但心中的神明被觸犯的怒火,壓過了對自身安危的擔憂,咬著牙道:“入教者皆是兄弟姐妹,他們在受苦,我們豈能躲在一旁?”
說罷,他推門而出,在一群夥計敬佩的注視下,向著街邊而去。
但凡遊街,無論是好的進士遊街慶賀,還是壞的犯人遊街示眾,都會彙聚海量的人群,再加上今天本來就是冬至,街上人潮洶湧,都往這邊擠了過來。
孫掌櫃彙入人群時,那押送囚犯的隊伍都看不見了,隻能聽到周圍人的議論:“這些明尊教徒怎麼穿的那麼古怪?”“是啊,個個衣袍寬大,戴著麵具,平日怎麼分辨?”“他們以前也是這般穿著麼?”
孫掌櫃怔了一怔,明尊教徒倒是有穿寬袍的,為了遮掩身材,以防被抓,但麵具是不戴的,教內有身份的高層,會佩戴不同色澤的頭冠,象征著明王的賜福。
“莫非不是我教中人?”
他想到這裡,不禁笑了笑,往前麵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