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太後對於各州刺史了如指掌,將江淮之地整理於屏風木牌,贈予聖人,又揭露來恒大肆培植親信,聖人怒之……”
李彥看著高太監傳來的每日簡報,正好見到李德謇和謝氏走入堂內,將信收起,起身迎上。
原本靠在他邊上的小黑,也慢條斯理地起身,來到謝氏麵前,予以安撫。
謝氏如今回府的時間越來越長,養了幾頭猞猁,險些被撓後,愈發喜愛小黑,抱著它輕輕擼了擼,露出滿足的神色“真乖!”
李德謇則笑道“元芳,聽說薛將軍起複了?”
李彥點點頭“是的,昨日我們在宮內討論對吐蕃的策略,他老人家精神矍鑠,寶刀未老。”
李德謇有些感歎“貞觀年間,仁貴還來我府上學習弓弦勁秘傳,阿耶對他評價極高,一晃眼這麼多年過去了啊……”
李彥聽著他絮絮叨叨說著往昔回憶,並不打擾。
倒是李德謇回過神來,笑著搖搖頭“老了老了,就常常回憶起年輕時的事情……元芳,我們此來是要與你說一說終身大事的。”
謝氏也不擼貓了,神情鄭重地看了過來。
李彥麵色平靜“太後那邊有意將長公主許配,我近來還是不適合成親。”
李德謇道“長公主今年不足十歲,正常要二八年華才會婚配,難不成你要等六年?你也快到弱冠之齡了,又身居高位,既已立業,也該早日成家了。”
李彥有所察覺“不知是哪家貴女?”
李德謇撫須一笑“是裴中書的幼女,你在涼州起於微末,就受裴公照顧,此番若能結親,豈非天作之合?”
李彥眉頭微揚,涼州都督裴思簡確實對他頗為照顧,丘英是帶他入內衛,丘氏在朝中人脈單薄,倒是裴氏看似不顯山不露水,無論是與太子妃的關係,還是吏部侍郎裴行儉的叔侄關係,都為他最初站穩腳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這些年每每過節,兩家之間都有走動,若是對方開口,還真的不太好拒絕,隻是李彥想到如今裴氏的顯赫,微微搖頭“河東裴氏如今儼然有本朝第一世家之勢,若再與我衛國公府聯姻,就真的坐實這個位置了,對於我兩家而言,都非好事啊……”
李德謇皺起眉頭“你在朝中本就與裴氏走動頗多,即便不娶他家女兒,難道就不是政治盟友?”
謝氏開口道“依元芳之意,是娶一位寒門之女?”
她對此倒沒什麼意見,畢竟她祖上雖是顯赫無比的吳郡謝氏,但如今也是寒門,對於未來的兒媳隻求娶妻娶賢。
李彥道“盟友是盟友,但裴氏已是外戚,這點關係又將不同……我娶妻不重門第,但也不必故意選擇寒門,還是希望能與妻子情投意合,先等一等吧!”
李德謇看出他的拖延之意,歎了口氣“元芳,你現在是四品要員,朝野之中無幾人有你這般權勢,這情投意合的又去哪裡尋?”
“你的年齡倒是等得起,可現在長公主還未到婚配年紀,我是擔心再過幾年,萬一陛下也動了那個念頭,指婚於你,又如何推托?”
“不如現在先定下婚事,最是穩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的終身大事就交由我們來作主吧……”
李彥沉默,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他自家人知自家事,在這個時代成就了對於盛世大唐的夢想後,或許就會離開。
如今他已經有了親朋好友,有培養得力的下屬,有悉心教導的徒弟,離開時肯定會有傷感與不舍。
但最親的妻子和兒女還沒有,走的時候就少了這方麵的牽掛,所以對於成親是有些抗拒的。
這顯然沒法說,況且李彥對於眼前的兩位也有歉意。
或許他不改家世,與李德謇和謝氏終生都不會相認,但自己既然回來了,一家團聚,結果在將來的某日,又要迎來分彆,最不好受的就是他們。
“父親,母親,此事還是先緩一緩……”
李彥歎了口氣,正要想個托詞,外麵傳來鷹兒的叫聲。
他眉頭微動,露出凝重的神色來“嶺南之案的卷宗到了,孩兒去去就來!”
李彥身形閃出,來到屋頂,對著天空招了招。
一道興奮的叫聲傳下,許久不見的鷹兒俯衝而下,落在他的胳膊上。
“辛苦了!”
李彥摸了摸它的腦袋,從腿上解下沉甸甸的一遝案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