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忘了……”
“我來自2023。”
這句話像是一記重錘一樣,猛然間敲擊在了潘立山的心間。
他愕然無比的看著陸雲,瞳孔收縮,顯得極度難以置信。
但在難以置信的同時,他心底卻又有些願意相信……
這並不矛盾。
尤其是表現在一名年輕的量子力學學者身上時,更是顯得理所應當。
時間旅行,對於潘立山來說擁有著極大的誘惑力。
可他仍然抱著謹慎的態度。
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他不知道自己應該表現出什麼樣的態度,才能讓對方明白自己心裡的狀態。
而陸雲不需要他表現出什麼態度……
他很清楚此時此刻潘立山的心理狀態。
趁著此時他遊移不定時,陸雲繼續開口說道:
“我既然來自2023,那自然身上是背負著任務的。”
“為了確保時空穩定性,我被要求不能透露太多情報。”
“我想……”
“這一點你應該可以理解。”
這些確保時空穩定性的說辭……
當然是陸雲瞎編的。
但是效果拔群。
因為當陸雲的這番話剛一落地,潘立山就明顯的吞咽了一口,嘴唇有些發白。
潘立山也理所應當的理解了這番話,他的心跳正在加速,心中震撼無比。
他抽絲剝繭的祛除了所有外在因素,立即想到了陸雲這番話裡,最重點的部分:
“他是2023年國家派來的人?”
對於潘立山來說,陸雲此時所表現出來的一切,都令他無比好奇,激動無比。
在想到是國家需要自己時,那種宿命感和使命感在這一刻繚繞在了他身上。
更多的,還是他對於自己未來的無限憧憬。
能夠被如此信任、重視的感覺,的確妙極。
不過,他仍然抱著最基本的警惕心裡。
他知道自己不能就這麼相信,因為對方並沒有拿出任何實質性的證據。
他皺了皺眉頭,然後慎重的開口問道:
“你如何證明你來自未來?”
陸雲的表情嚴肅,他再次強調道:
“我說過,我被要求不能泄露太多信息。”
“未來物品出現在了你麵前,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我想你應該比我更清楚。”
“我知道你很難相信。”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來到1995年的原因。”
“這正是我任務之中的一環。”
陸雲的這番回答,不但沒有讓潘立山變得失望,反而更加激起了他的興致。
他當然能理解,未來物品的超前出現,會讓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所以,他此刻低頭沉思了起來。
在思考著,自己到底怎樣去驗證這個年輕人是否來自於未來。
很快,他就抬起了頭來,開口問道:
“雙縫乾涉實驗延遲實驗的結果,取決於什麼?”
他目光炯炯的看著陸雲,眼神中帶著無比的期待!
自己所研究的量子物理,是全世界乃至全人類之中最為尖端的存在,近些年來有關於量子物理學的實驗正在逐步突破原本的想象!
如果對方真的是來自於2023年……
如果對方真的是為了進行實驗合作而來……
那麼這個問題應該很容易給出答案!
可是,當這個問題問出時,陸雲的心中卻是鬆了一口氣。
碰巧……
這個問題,他知道答案。
潘立山做夢也想不到……
他所問的問題,已經被營銷號玩爛了。
此時,陸雲仍然保持著未來特工該有的嚴肅。
他開口回答了潘立山的這個問題。
“它取決於……是否觀測。”
聽到陸雲的回答,潘立山驚喜的立即點頭表示他回答正確。
然而這個問題隻是一個起點,他打算繼續問下去,問題的難度當然會逐步攀升,從而驗證他是否來自於未來。
所以,他低頭沉默了下去,開始思考自己接下來要提出的問題。
而陸雲卻是悄無聲息的深吸了一口氣。
大腦之中在這一瞬間閃過了與雙縫乾涉實驗有關的一切。
……
這實驗簡單來說是這樣的……
十九世紀,因為“光到底是波還是粒子”的爭論,所以開始了雙縫乾涉實驗。
而結果,卻是在當時的物理學界造成了地震般的劇烈震動!
光究竟會呈現粒子狀態還是波狀態,這取決於觀測!
觀測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如果不觀測光子,那光就會呈現波的狀態。
如果觀測了光子,那光就會呈現粒子的狀態。
觀測與不觀測,竟然呈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答案!
在之後,愛因斯坦用“波粒二象性”對於這個結果作出了解釋,這也是在高二教材之中提到過一嘴的特性,引出了e=hv的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