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1979年一場基於雙縫乾涉實驗的延遲選擇實驗,再度對經典物理發起了絕對的挑戰!
將觀察光子的“觀測器”,從雙縫之前挪到最終結果的屏幕之前。
按道理說,光在通過雙縫之前沒有觀測者進行觀察,那它應該呈現的,是波的屬性。
可結論卻完全出乎預料。
它呈現出了的,是粒子的屬性。
屏幕上還是兩道杠。
這個實驗結果……
再次顛覆了所有的認知!
而這個實驗也開始繼續執行……
在無數次、各種角度的實驗之後,得到了一個令所有人頭皮發麻的結論!
一方麵,無論“觀測者”在什麼時候出現、在哪裡出現,隻要觀測出現在了光落到屏幕上的那一瞬間,那屏幕上的結果,必然是代表著粒子屬性的兩道杠!
另一方麵,即便“觀測者”的觀測貫穿了全程,但隻要在光子落到屏幕上的之前最後一瞬間撤掉觀測,那結果也必然代表著波屬性的光柵!
打個比方……
這就像是一部已經拍攝好的電影。
如果這場電影從頭至尾都沒有人看,那它會呈現a結局。
但凡有人看,無論從什麼時候開始看,隻要看到最後一秒,它都會呈現b結局。
詭異的是……
就算是你看過了整部電影的99.99,但是在最後那一秒離開,它原本的b結局,也會在這一刻立即演出a結局!
甚至是就算在最後一刻走入片場,那電影不論之前演了什麼,原本的a結局也都會立刻變化,直接演出b結局!
可是對於經典物理來說,這電影的結局,本不該取決於是否看過這場電影!
更不該因為一個觀測者的突然出現,憑空改變這場電影的結局!
按照經典物理之中的因果律……
因能決定果。
可是在這次實驗裡……
是否觀察的果,造成了光子會怎樣通過雙縫的因……
也即是,果決定了因。
在量子物理當中,“未來”……可以改變“曆史”!
這種反常識的結論,震撼了整個世界!
也因為如此……
量子物理和經典物理開始分道揚鑣。
微觀物理和宏觀物理至今也沒有真正統一。
……
這些,在陸雲的腦海裡一閃而過。
原本這些記憶都是零碎化的。
但是在經過了“平行記憶”之後,他對於自己的大腦擁有著一個近乎詭異的能力。
他可以過目不忘。
理解不理解還兩說,但是真的能記住。
所以,當潘立山問出這個問題時,陸雲立即從自己的腦海裡,翻出了這個結果。
不過,當他開始理解這件事情的同時,也越發的感覺頭皮發麻。
“這……”
“怎麼有點像是我執行的時間線任務啊?”
“由本來是果的預言,促成了我造成這一切的因?”
“那對於時間來說……”
“世界是宏觀的還是微觀的?”
與此同時,他又想到了另外的事情。
“也就是說,大陸架震蕩實驗,是基於這種特性進行的?”
“微觀粒子一定會因為觀測而表現出不同的狀態……”
“然後用微觀影響宏觀?”
突然間,陸雲有些愣住了。
他猛然間意識到這大陸架振蕩實驗成功之後,將會影響到一個怎樣的未來。
強於核彈,強於氫彈,強於一切目前人類所擁有的武器!
“……”
“因果律武器!?”
太複雜了。
複雜到頭疼,“金丹”好像又要動了。
所以,陸雲沒有再繼續深思。
而是把視線落在了潘立山身上。
此時,潘立山正在冥思苦想。
他想通過量子物理的問題,證明陸雲是否來自於未來。
而陸雲心中很清楚……
潘立山口中所提出的下一個問題無論是什麼,自己隻能回答“我不知道”四個字。
所以,就在潘立山準備再度提問的那一刹那,陸雲卻是率先開了口:
“我看你還是把你想問的問題寫在本子上吧。”
“我會對此一一作答。”
“總比問來問去的要快捷的多。”
陸雲這麼說著,心裡卻是想著……
“是時候了。”
他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時間:
“現在是……”
“1995年3月1日上午928。”
“一切準備就緒。”
“操作……開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