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伊此時才明白,為何自己剛到巴士拉,便會被奧斯曼人全程監控行蹤,原來還有自己所不知的這麼一出。看來伽勒爾布置這樣的手段,隻是為了驗證海漢人的說法是否屬實。
但令魯伊不解的是,海漢人是如何能預料到自己將要來巴士拉拜訪伽勒爾,而且還能提前預告自己的說辭。
伽勒爾未必信任海漢人,但海漢人的預告跟魯伊的行為完全對上了號,那站在奧斯曼人的角度,自然也無法相信魯伊的這些說法了。
魯伊已經隱隱能夠感到,自己此行的目的恐怕是無法實現了。現在不管再說什麼,對方都未必能聽信自己。他隻能先告辭離開,抓緊時間整理一下思緒,弄清自己的處境。
葡萄牙在巴士拉城內就設有商棧,距離伽勒爾的官邸也不是太遠,魯伊很快就安頓下來。
直到這個時候他才安下心來,開始複盤自己遇到的狀況。
關於造訪巴士拉的計劃,他其實是在出發前四五天左右才下了這個決定,然後就是調集人手,準備出行物資,檢查船隻狀況,製定日程安排。
這個準備過程中由於涉及到了方方麵麵,提前知曉他行程安排的大概有好幾十人,而這些人或許也會在有意無意間將信息散播至更大的範圍。
比如船長或許在接到命令後,就把出行的目的地告訴了手下的船員。又或是隨行人員為了讓家人安心,提前將行程告知了自己的妻子或情人。
這些行為都有可能造成行程信息的泄露,而霍爾木茲島上無疑也有海漢的耳目,隻要將這些信息及時傳遞回伏波港,海漢人再派出快船趕來巴士拉,的確有可能成功扮演“預言家”的角色。
如果能在時間上趕到魯伊的前麵會見伽勒爾,那麼剩下的事反而就簡單了。魯伊想明白了這個關鍵點,但心情卻更加沉重了。
如果事實如他所料,那麼海漢必然非常清楚他的真實態度,進而也就說明之前所做的掩飾根本就沒有起到作用,對方肯定是已經掌握了伏波港遭受襲擊的內幕。
其實要推測魯伊在這個時間點造訪巴士拉的目的,對海漢來說其實並不困難。
錢天敦已知魯伊是一係列針對伏波港攻擊事件的幕後黑手,而且隨著霍爾木茲島貿易地位的下滑,對伏波港的恨意隻會越來越大。
魯伊既不能主動對伏波港宣戰,又無法再指望阿拉伯人攻打伏波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能找到的外界助力已經不多,而奧斯曼國就是其中實力最強的一個。
魯伊想要繼續與伏波港對抗,那就得借助奧斯曼這種大國的力量,所以造訪巴士拉的目的絕不會單純。
錢天敦也知道因為希胡建國的事,奧斯曼國對海漢的觀感肯定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直接勸說對方不要跟葡萄牙合作未必有效,所以他就出了個奇招,將魯伊造訪巴士拉以預言的方式告知伽勒爾。
如果魯伊真是來勸奧斯曼人出兵的,那麼有海漢預言在前,伽勒爾肯定會對魯伊的勸說心懷疑慮,不太可能與其合作。
退一萬步講,如果魯伊來巴士拉之後沒有鼓動伽勒爾與海漢對抗,那頂多也就是這一拳打在了空處而已,對海漢自身的影響極為有限。
至於會不會因此而把伽勒爾得罪了,錢天敦對此並不是特彆在意。因為他知道伽勒爾即便對海漢有不滿情緒,在近期也很難有大的動作。
按照曆史記載,此時奧斯曼國在位的是第十九任蘇丹穆罕穆德四世,但這位六歲繼位的蘇丹,現年也才十一歲而已,其朝政由後宮的女性長輩代管。
而此時的奧斯曼國主要的對外用兵方向,其實是在遠離波斯灣的地中海和歐洲東南部。
奧斯曼大軍在兩年前攻克了地中海第五大島克裡特島,將其作為自己在該地區的海上屏障。
另一個方向與匈牙利王國的戰爭則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當前這個時期,應該正在攻打位於東喀爾巴阡山旁的特蘭西瓦尼亞公國。而這個戰場與巴士拉城之間的直線距離,就足足有五千多裡之遙。
如果按照正常的曆史軌跡,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間,奧斯曼國會繼續向西攻打布達佩斯和維也納,向北沿黑海西岸攻打烏克蘭地區。直至被哈布斯堡王朝組織的歐洲聯軍擊敗,於1699年簽署了《卡洛維茨條約》,奧斯曼國的對外擴張才就此終止。
所以在當下這個時期,錢天敦可以篤定奧斯曼國沒有足夠的資源再在東線開辟一個新戰場,更絕無可能在短時間內將西線的部隊調到東線來。
況且他上次造訪巴士拉城的時候,就曾詳細調查了當地的海上武裝力量,得出的結論是奧斯曼國已經將海上作戰力量調往了地中海和黑海地區,僅在波斯灣保留了少量的戰船,以防備老冤家波斯國趁火打劫。
僅憑留在波斯灣西部那點作戰船隻,遠不足以對伏波港發動一次大規模遠征,想來伽勒爾應該也很清楚這一點。
不過錢天敦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跟奧斯曼人撕破臉皮,畢竟特戰師在波斯灣的根基還不是太牢靠,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發展。隻要略施手段,就能破壞葡萄牙與奧斯曼聯手的企圖,為伏波港爭取到更多的緩衝時間。
至於效果如何,也不用再向伽勒爾當麵打聽,隻需觀察魯伊在巴士拉會待上多久,便可大致推斷出結果了。
魯伊幾乎是整夜未眠,第二天紅著眼睛又去求見了伽勒爾。他不甘心這麼遠來一趟卻一無所獲,就算沒法說動奧斯曼人出兵,至少也得再當麵做下解釋,免得伽勒爾對葡萄牙的立場產生誤會。
然而這一趟卻是吃了一個閉門羹,據說伽勒爾一大早就離開了巴士拉城,前往幼發拉底河上遊的綠洲視察農業生產去了。至於什麼時候能回來,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時間。
這究竟是無意的巧合,還是故意找借口拒絕接見他,其實已經不重要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已表明伽勒爾沒有興趣聯手葡萄牙去對付海漢。
(本章完)
喜歡1627崛起南海請大家收藏:()1627崛起南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