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0”。
膠著,在高文非保不可的發球局裡,比分依舊難分難解,儘管高文在提升狀態,但瓦林卡也同樣信念堅定,整個進攻手感依舊滾燙,繼續火力全開。
你來我往之間,也就來到了關鍵分——
下一分,局點還是賽點?
菲利普夏蒂埃就如同一個不斷累積再累積的高壓鍋,氤氳的壓力在漸漸厚實起來的雲層之下翻滾。
明明全場鴉雀無聲,卻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驚濤駭浪。
一區。
外角。
一發,順利進區。
瓦林卡的條件反射非常及時,腳步一蹬就已經衝了出去,正手拉弓就準備直接衝擊,在滾燙手感的掩護下,瓦林卡的進攻越來越自信也越來越大膽。
但是!
揮拍動作還沒有完成,瓦林卡就意識到情況不妙:
高文提速了,毫無預警地,高文放棄了利用旋轉,而是選擇平擊,一發時速提升到190公裡以上。
這顯然是有預謀的布局。
瓦林卡試圖搶攻一發,結果卻發現揮拍動作還沒有來得及做完整就已經正麵撞了上去,堪比車禍。
可想而知,回球的拋物線也就壓不住。
危機之中,瓦林卡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手感稍稍控製一下,勉強拉了一點上旋,往頭頂兜了半圈,希望拋物線的下墜弧線能夠進入底線。
然後。
瓦林卡就站在原地,彎曲膝蓋、雙手持拍,做出一個防守姿態,目送著網球的上揚,但腳步沒有移動,從這一個小小的細節就能夠看得出來,瓦林卡在防守方麵的解讀和表現,確實遠遠不如進攻。
網球,劃過天際,高高揚起、重重下墜——
赫!
伴隨著全場一片驚呼,網球居然不可思議地落在高文一側的底線上,眼看著就要出界的回球居然壓線了,而且還壓了三分之一顆球,最後的上旋匪夷所思地拉回了拋物線,又再次將網球送回界內。
也許,瓦林卡確實不擅長防守,但今天已經打瘋了的瓦林卡,滾燙的手感依舊能夠屢屢書寫奇跡。
本來,這一次發球差一點點就能夠形成直接得分;但現在,壓線球卻將一個底線高壓球的難題甩給高文。
落點,夠深;同時,落地反彈之後高度足夠,從縱橫兩個維度擠壓高文的擊球空間,反而製造出意想不到的出色效果,優勢與劣勢的位置也就完成轉換,這就是瓦林卡超神狀態之下展現出來的實力。
而且,不僅僅是這一場而已,從伯蒂奇到費德勒再到現在的高文,瓦林卡已經連續三場表現頂級手感;甚至還伴隨比賽深入,狀態節節攀升,一場比一場好,恍惚之間,夢回去年年初的墨爾本公園。
高文,確實被擠壓到了,但他也已經做好準備——
網球在空中飛行的時間裡,小碎步的持續不斷調整就凸顯出了作用,腳步絕對不能偷懶,隻有這樣才能夠為自己尋找到最佳擊球點,並且始終保證自己在攻防轉換過程中保持優勢。
一蹬,一躍!
在後撤步拉開距離的狀態下,高文輕輕跳躍,儘可能在不失位的情況下調整擊球點,在肩膀位置下手。
橫掃,發力——
高點進攻。
高文的正手,抓住機會,展開發球搶攻,直接朝著瓦林卡的站位稍稍往左側一些擊球。
這是一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