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故意沒有拉開角度也沒有選擇回頭球,而是重新朝著球場中央區域擊打,打亂瓦林卡的防守判斷,如此一來就可能導致腳步移動出現失位,要麼跑過頭、要麼不到位,影響後續揮拍和擊球的效果。
利用這樣的方式,破壞瓦林卡的進攻。
戰術,奏效了!
瓦林卡的腳步缺少細節調整,匆匆忙忙的移動,明顯跑過頭了,等待意識到的時候,調整已經來不及。
瓦林卡幾乎是朝著網球撞上去,即使他一個緊急刹車控製住身體,勉強為揮拍擠出一點可憐兮兮的空間,但從引拍到揮拍還是顯得倉促;而且,手臂被彆在胸口附近,在反手位置,很難完成有效揮拍。
踏!
一蹬,高文的身影就已經如同離弦之箭般衝了出去——
當球員在反手位被限製住揮拍空間的時候,特彆是單手反拍球員,為了積蓄足夠力量來完成擊球,他們往往需要將整個胸膛舒展開來,為手臂的打開以及舒展贏得空間,所以斜線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而且,像費德勒、瓦林卡這樣單反也具備殺傷力的球員,他們往往能夠在斜線位置擊打出淺落點大角度的回球線路,即使力量和速度稍稍遜色一些,卻也能夠通過角度形成製勝分,同樣具有殺傷力。
換而言之,他們根本就不擔心反手的斜線擊球選擇被識破,哪怕被識破,也同樣能夠製造出足夠優勢。
高文的防守,需要及時,需要搶拍,需要堅決。
蹬地,衝刺,宛若狂風。
然而——
高文視線餘光注意到瓦林卡的擊球動作,一個急停急轉,從刹車到控製再到啟動,所有動作一氣嗬成。
可惜,還是來不及。
反斜線。
瓦林卡的單手反拍,再次擊打出一拍神仙球。
在揮拍動作已經被壓縮到極致的情況下,全靠肌肉力量和揮拍速度完成輸送,出拍瞬間的速度和力量壓製直接釋放出打爆網球的能量,放棄順勢而為的斜線、選擇難度更大的反斜線,送出一記回頭球。
技驚四座!
儘管高文二次反應及時,但瓦林卡這一球居然切入底線大三角的偏僻區域,硬生生逃出高文的防守區域,準確無誤地砸入界內,火中取栗地拿下這一分。
“30:40”。
賽點,出現了。
全場,驚呼。
能力!
剛剛這一球,純粹就是能力球,沒有任何花哨也沒有任何技巧,硬橋硬馬的能力球,將瓦林卡本場比賽出神入化的進攻展現得淋漓儘致,明明已經沒有擊球空間,卻還是依靠能力、狀態以及手感殺出一條血路。
任何時候,任何球員,任何比賽,當看到如此擊球的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
鼓掌!
高文控製住身體,目送著網球鑽入死角,而後就高高舉起雙手,為瓦林卡送上了掌聲,嘴角的笑容也跟著上揚起來。
是的,伴隨著這一分的勝負走勢,高文即將麵臨賽點考驗。
是的,從第三盤到第四盤,瓦林卡已經殺瘋了,高文著實沒有太多機會。
但這並不影響高文享受比賽,並且真心實意地為瓦林卡神乎其神的表現鼓掌。
所以,正當人們以為,比賽不能更加精彩的時候,瓦林卡和高文又再次以無與倫比的表現引爆了現場。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