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節 背叛_大明之朔風疾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6節 背叛(1 / 1)

大明之朔風疾!

“彆聽這兩人胡說,他們懂個屁!”尤世威拍著李榆的肩膀說道,“榆子,你聽我的,出兵的事能拖就拖,拖不了就躲,我總覺得建夷也差不多該出關了,到時候西北五鎮加上你我的人馬找機會揍建夷一頓,咱們照樣有軍功。”

李榆點點頭,心裡卻在暗罵,要不是你們這幫家夥太無能,金軍還能呆到現在,不過金軍也確實該滾蛋了。

永平,撤軍的詔令在二月底終於下達,歸心似箭的金軍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能打的仗都打完了,山海關、薊州兩處的明軍主力龜縮不出,而金軍也無心戀戰,雙方相安無事、和平共處;能搶的財物也搶夠了,金軍的口袋塞得鼓鼓囊囊,大家盼望著早日與家人分享收獲,這裡不是他們的家,他們該回去種自己的莊稼、放牧自己的牛羊了。

天聰汗如今躊躇滿誌,他主張的入關策略被證明是正確的,貌似強大的明國實際上不堪一擊,金軍不但獲得了大量急需的財物,而且數萬人就食明國關內,度過了今年青黃不接的艱難時節,他因此威望大增,而大貝勒代善、三貝勒莽古爾泰卻成了大家的笑柄,這兩個家夥現在老實多了。唯一讓天聰汗丟臉的就是李榆這件事,這被他視為子侄、嗬護教誨的小子居然敢對金國拿著刀張牙舞爪,而且與他最恨的劉興祚攪在了一起,看到代善、莽古爾泰幸災樂禍的表情,他就恨不得馬上把李榆抓來用鞭子好好抽一頓。

阿濟格這次又跳出來了,這個子好像就喜歡和李榆過不去,大罵李榆忘恩負義,叫喊著要去殺了李榆,莽古爾泰則在一邊煽風點火,挖苦阿濟格不是李榆的對手,因為李榆是雄才大略的大汗一手教出來的,你老十二比得上大汗嗎?這其實才是阿濟格的心病,阿濟格氣得滿臉通紅、嗷嗷直叫,馬上要去和李榆拚命,天聰汗一怒之下把他們都趕了出去。

阿濟格一鬨,天聰汗反而冷靜下來,李榆為什麼出兵偷襲金軍,這點大家都心照不宣,擁有了數萬部眾的豐州,實際上已經和察哈爾一樣成了金國發展道路上絆腳石,金國決不能允許草原上任何一支強大力量的存在,不管李榆願不願意,他想保住豐州,就必須千方百計地削弱金國,而他也一樣,為實現金國的霸業,就必須肢解、削弱草原上的蒙古各部,他們都沒有彆的選擇,隻能分出個勝負,讓天聰汗哭笑不得的是李榆帶兵打仗的本事卻是他教的——老貝勒們對他那一套皇太極兵法瞧不上眼,小貝勒們給他個麵子聽完就忘,豪格甚至會聽著睡著了,其他人不讀書根本聽不明白,隻有李榆帶著一臉的崇拜認真聽講,所以他反而學得最紮實。

他應該隱藏在薊州一帶,和大股明軍混在一起最安全,我教過他打仗必先隱藏自己,還要學會交朋友;他一定會派出大量斥候在駐地周圍日夜不停地搜索敵情,永平附近肯定也有他的斥候,這些也是我教的;快速行軍、長途奔襲,他明明是用了我的招術嘛,從幾千裡外的土默特地方跑來偷襲我;保持高度機動性,漂浮不定、避實擊虛,一擊而中,不中則退,這些招術他都學過,我如果出兵打薊州,他一定溜得比誰都快,我卻不得不與薊州十萬明軍死拚。

天聰汗摸索著李榆的思路,越分析越失望,至少這次他拿李榆還真沒辦法,這家夥跑到離老窩幾千裡外打仗,無論怎麼打他的地盤都安然無恙,而且這家夥還太滑,一會兒關外一會兒關內,行蹤詭秘不定,很難捕捉到他,天聰汗歎了口氣,算了,還是先撤軍吧,察哈爾和明國東江鎮一定正盯著遼東,不能給他們可趁之機,以後找機會把察哈爾和豐州一塊端了,看這小子還能跑哪去。

金軍有條不紊地進行撤軍準備,人馬、財物向永平一帶集結,不過也不能把人都撤光,永平、遵化、遷安、灤州四城到手了就不能輕易吐出去,受命主管永平的薩哈廉拜謁了金太祖、金世宗的陵墓後,受到金朝占據幽州而宋室求和贖城的啟發,提出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留駐部分兵馬以永平四城為根本對明國京師保持長期壓迫狀態,迫使他們接受我們的和議要求,達海積極表示讚同,金軍攻至京師城下時,達海受命攜帶書信與明廷談判,但明國閉門不應,還放箭趕他走,最後天聰汗無可奈何命達海修書兩封置於德勝門、安定門外,達海覺得受到侮辱,也想給明國一個難堪。

黃昏時分,薩哈廉、庫爾纏、達海三人登上永平城樓,極目遠眺,遠處山峰依稀可現,三個好朋友即將要分手了,薩哈廉與濟爾哈朗、阿巴泰留守永平,達海隨大軍回師沈陽,而庫爾纏卻被派去協助圖爾格、納穆泰守衛灤州。這段時間他們三個心裡就像壓了一塊石頭一樣難受,他們的好朋友劉興祚死而複活了,而且出現在明軍的行列,緊接著被他們寄予厚望的李榆也在失蹤數年後突然出現了,拿著刀向他們張牙舞爪,這兩個被視為最親密的人突然站在了敵對的陣營裡,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痛心?

薩哈廉輕輕撫摸著城牆,這座城是他與濟爾哈朗、阿巴泰一起攻克的,說是攻克其實還不如說是主動歸順,被選出來率先登城的諸申勇士阿山、葉臣等二十四人順著雲梯登上城牆,守衛的明軍和地方民壯立即崩潰,接著明國廢官白養粹、孟喬芳、楊文魁等攜百姓迎接金軍入城,這座堅固的明國府城就此輕鬆落入金軍之手,而他薩哈廉受命主管此城,即約束軍紀、禁止剃發、放歸民壯,從而獲得永平地方士紳的支持,永平的成功使他確信龐大的明國實際已經腐朽不堪、人心喪儘,他對大金的未來充滿了希望,然而劉興祚、李榆的背叛卻給他的心裡留下了陰影,他需要向朋友們訴說。

“這次我留在永平,想找機會見到愛塔和額魯,勸他們回來,我願意用性命擔保大汗不追究他們。”薩哈廉輕聲說道,但他很快又激動起來,“難道我們對他們不好嗎?他們為什麼要投靠明國?那個腐朽不堪的朝廷值得他們效忠嗎?這是背叛,這是忘恩負義,愛塔、額魯不是這樣的人,他們一定是一時糊塗。”

“我們也願意用性命擔保他們,但這沒用的,他們不會回來了,愛塔欺騙了大汗,大汗不會放過他,他已經沒有退路了,而且愛塔也是個倔脾氣,他會一直走下去,直到他死去,”庫爾纏痛苦地搖著頭,悲哀地說道,“愛塔少年時就投奔我們,與我們一起朝夕相處這麼多年,我們都清楚他想什麼,他對明國在遼東的恨之入骨,一心想建立一個包括漢人、蒙古人和我們諸申在內的所有遼人友好相處的國家,他把希望寄托在我們大金,但他最終失望了,是大金血淋淋的屠刀逼得他不得不選擇另外的道路,他絕不會真心投靠明國,他異想天開地認為可以利用明國實現他的理想,這條路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失敗,明國雖然腐朽,但精於內鬥的大明官員們,絕不會上他的當,反而會利用他作為內鬥的工具,大金和明國都不會容納他,他死定了!”

薩哈廉臉色蒼白,庫爾纏說的沒錯,劉興祚已經把路走絕了,他們都曾受教於龔正陸師傅,改俗易製、脅明自立是他們的共同想法,但現實是殘酷的,遼東天災不斷,明國拒絕和議,這條路要行不通了,薩哈廉等人的思想越來越傾向天聰汗固本改製、伐明求存的策略,而劉興祚也作出利用明國的力量顛覆大金重建一個遼人國家的選擇,雙方已經是死敵了,但李榆怎麼和劉興祚走到一起了,在薩哈廉的印象中,李榆最大的願望就是找個安穩的地方種地、打獵,他為什麼要背叛,大金可沒招惹他呀,他也有想法了?

“薩哈廉,額魯可不是愛塔,他沒那麼多心眼,他連背叛都算不上,因為他從來就沒認可過大金,也沒把自己當金國人,他還以為他是烏拉人,他對明國也一樣,朝廷、皇帝對他就是個屁,”庫爾纏指了指達海說,“達海去過他那些烏拉老鄉呆的奉集堡北屯子,他一說你就明白了。”

達海苦笑著說“額魯哪是做大事的料,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有口飯吃,能過上太平日子——他那幫烏拉老鄉被我們趕進山裡,窮得叮當響,大夥隻有抱成一團求條生路,沒有主子也沒有奴才,有活一起乾有飯一起吃,他們不欺負彆人,也絕不受彆人欺負,額魯這可憐孩子腦子壞了,這就成了他記著的活法,我們大金國這一套他根本接收不了,他認的是自己的朋友、鄉親,大金國在他眼裡還不如一鬥米,我敢說他那塊土默特地方,肯定跟他在烏拉山差不多,誰都得乾活吃飯,誰也彆想欺負誰,貝勒、貝子這些作主子的肯定沒有,官製恐怕也是一塌糊塗,額魯自己也是撈了個吃苦受累的罪受。”

“我和達海把這個弟子看透了,他才不會管你是什麼大金還是大明,誰對他好,他會感恩戴德,誰要是可憐,他會伸手幫一把,隻要是他的朋友、鄉親,他都會護著,這回他先動手打我們,也是我們大金已經威脅到他那幫部眾了,這個道理他不懂,但他那裡肯定有人會告訴他,你就跟他親口講過山林部落和草原部落必須倒下一個,另一個才能活得好。”庫爾纏講道。

薩哈廉哭笑不得“你們說的好像我是始作俑者,我們和他打仗是有點怪怪的,跟與明國打仗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正黃旗的穆成格說他覺得像是我們部落之間火並,激不起拚命的勁,他那一套活法,我聽起來也喜歡啊,可完全是胡搞,沒有主子、沒有官製,老百姓就是一片散沙,這世上也隻有額魯這種腦子壞了的人才會乾這種事。”

庫爾纏揮手道“所以他最終會走向敗亡,大汗也明白這一點,所以根本不急著打他,也許還盼著他走投無路的時候自己回來,大汗最希望大概就是先打他一頓,再抱著他哭一場。”

達海搖著頭說“額魯不會回來的,他認我們這些金國的師長、朋友,但絕不認大金國,對明國大概也一樣,也許他最好的歸宿就是找個人跡罕至的地方種地、打獵,額魯和愛塔這對苦命人真可憐啊!我還想把額魯培養成巴克什呢。”

三人一直談到天完全黑了,薩哈廉提醒庫爾纏以後說話要注意,他四處為劉興祚說好話已經讓大汗非常不滿了——天聰汗即位後擴充了老汗留下的文館,達海受命掌管編譯經典史籍,庫爾纏掌管政務文書記錄,這次調他這個掌管文書的巴克什去灤州就有懲戒的意思,庫爾纏滿不在乎地答應了。

三月二日,天聰汗率大軍自建昌營冷口關出邊牆,回師沈陽,蒙古各部同時出關,各回各家。永平降官孟喬芳、楊文魁,延綏降將王世選、以及在京師被俘的總兵麻登雲、黑雲龍一同隨軍到沈陽,而永平降官白養粹、張養初等繼續留在了永平。

劉之綸巡查大營後剛剛睡下,李榆風風火火就衝進他的寢帳,丁啟明想攔卻被推到一邊,劉之綸隻好趕緊起身披衣服,李榆無法無天的惡習太多,他已經習慣了,朝臣們說他是北虜或漢夷,至少在這點上沒說錯。

“你還知道回來,這幾天你又躲到哪裡了?”劉之綸對李榆也是一肚子火,這家夥死活就是拖著不出兵,而且躲著不見他。

“大人,我們出兵吧,拿下遵化給您老出口氣,您彆害怕,我約了不少人來幫忙。”

“你隻要敢打,是死是活我都奉陪,”到底是誰害怕,明明是你自己在躲呀,劉之綸的火一下就起來了,“馬上召集諸將,這回休要再拖了。”

李榆拉著眼神不太好的劉之綸摸著黑到了豐州軍的中軍大帳,帳內燈火通明,諸將實際上已經全到了,劉之綸甚至發現尤世威、尤世祿兄弟倆和他們那夥西北將領居然也在,他明白了李榆是和這夥人事先串通好了,他大概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劉之綸狠狠地瞪了李榆一眼,李榆的臉一紅扶著劉之綸坐到主將的座椅上,帳內所有將領一起向劉之綸行下屬禮,請兵部侍郎大人帶領他們出兵殺敵、報效朝廷,尤世威還向劉之綸解釋,他們早就看不慣邱禾嘉、馬世龍兩個窩囊廢了,過去他們出言不遜、拒不出兵,是因為不相信這兩個人,但他們畢竟忠於大明、忠於皇上,看到東虜在大明國土上肆虐,心裡難受啊!他們現在打聽清楚了,劉大人號稱“劉聖人”,剛正清廉、體貼士卒,而且熟知兵事、有勇有謀,這樣好的上官到哪兒找去?所以他們決定跳槽了,跟隨侍郎大人上陣殺敵。

劉之綸半信半疑看著尤世威一夥軍頭,不過他們願意上陣殺敵畢竟是好事,劉之綸相信隻要上奏朝廷他們出兵攻打金軍,皇上一定會很高興,這些西北軍頭的跳槽行為也會被看成慷慨壯烈的忠勇之舉。其實這次西北軍頭是真的想打了,他們有拉幫結派、相互拆台的大明官場惡習,但骨子裡還有西北人的血性,張承胤、杜鬆、賀世賢、尤世功、羅一貫,……,這些西北悍將把熱血灑在了遼東,激勵著下一代的西北人建功立業,當然前提條件是他們看著不順眼的人滾開。

金軍開始撤軍時,李榆就已經察覺,但他害怕四貝勒玩詭計,加大了查探力度,孟克、阿薩裡帶一隊騎兵各攜三匹馬,潛越邊牆到了塞外監視敵情——金軍兵力嚴重不足,大段邊牆無人看守,隻要能找到小路把馬帶過去,少量人馬翻越邊牆非常輕鬆。

金軍一出冷口關就被盯上了,孟克、阿薩裡裝扮成喀喇沁人,混在蒙古人中跟了金軍兩天後,確認金軍主力確實走了,這才回薊州報告,李榆、劉興祚馬上商量起對策,根據劉興祚收集到的情報,金軍兵力嚴重不足,遵化有察喀喇、範文程的八百來人駐防,遷安的守軍更少,隻有白格、鮑承先的五百人,這兩座城池兵力單薄,守城的軍官中白格、範文程都是李榆的熟人,另外兩人李榆不熟悉,據劉興祚講察喀喇是沈陽城裡的愣頭青,鮑承先以前是明軍的副將,廣寧大戰後投降金軍,劉興祚估計這四個人加在一塊也不是李榆的對手,但金軍在永平的兵力雄厚,有大約五千人馬,留守的濟爾哈朗、阿巴泰都是久經沙場的悍將,而薩哈廉是他們的老朋友,足智多謀更難對付。李榆和劉興祚都認為打遵化的戰機出現了,但他們的兵力太弱,不足以攻取城池和應對永平援軍,所以必須尋求外援。


最新小说: 拽萌孤女硬闖軍區找爸爸 穿古俏寡修仙記 諸天從神雕娶妻赤練仙子開始 一片黑 柯南之另一個我 重生礦奴,卻成為人類救世主? 十年夢裡封妖,不想當人了 鬥轉江湖 聖靈天下 老太重生擺爛育兒,反得母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