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 偷襲_大明之朔風疾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0節 偷襲(1 / 1)

大明之朔風疾!

白顯誌的判斷沒錯,白格一夥人進了遷安城就和鮑承先翻臉了,鮑承先把他們關在城外送死不說,他們被李榆放回來時,又以天黑恐怕有詐為由堅決不開城門,白格等人在城外又冷又困熬了一夜,好不容易等到天亮,鮑承先又讓他們在城下排隊挨個查問辨認,快到中午的時候,才放他們進城。白格等人又氣又恨,先是圍著鮑承先臭罵,後來乾脆掄拳頭打,他們真的傷心啊,在李榆那邊都沒受委屈,回來了卻受到冷遇,這分明是鮑承先這些漢官新貴欺負他們老諸申嘛。

留在城裡的人心裡都明白,鮑承先做的沒有錯,事情緊急當然要首先保住城池不失,但他們和白格同是諸申,誰會願意為一個投降的漢官得罪人?甚至心裡還巴不得鮑承先倒黴,這家夥原先是明軍的一個副將,廣寧大戰後走投無路才投降大金,老汗大方繼續讓他當副將,老汗駕崩後,這家夥行情更是見漲,大汗很器重他,聽說還有意選他進文館當差。對於大汗重用提拔漢官,老諸申們心裡還是有想法的,諸申拚死拚活地乾,撈個備禦、遊擊也難呀,這些漢官一來就當大官,而且因為他們讀過書,更容易得到提拔重用,想到這些大家心裡就不舒服,當然也不會給鮑承先說句公道話。

白格等人把鮑承先揍得鼻青臉腫,這還不算完,白格又要鮑承先為他們掏贖身費,鮑承先嚇了一跳,庫房裡確實有繳獲的好幾千兩銀子,但這筆錢都上了賬不能亂花,再說白格等人都回來了,還要什麼贖身費?鮑承先死活不答應,他的職位比白格高,沒他點頭同意,白格也拿不到錢。

“這個狗官不懂我們的規矩,我們諸申被放回來哪有不贖身的?人回來了更得把答應的錢給人家送去,就是大汗來了也是這個理。”白格怒罵道,他歪歪扭扭寫了個文書,叫人按著鮑承先蓋下手印,又把鮑承先的印綬搶來蓋上印,手續完備後馬上叫人去拿銀子。

“你們都看清楚了,是鮑副將親自批了兩千兩銀子給我們贖身,可不是我們逼他乾的,鮑副將現在也懂我們諸申的規矩了。”白格得意洋洋對在場的眾人說道,大家嘻嘻哈哈都說老鮑的腦子也開竅了。

鮑承先挨了打,知道在遷安城這裡惹不起白格這種人,脫身之後就立即出城,奔往永平去告白格的狀,不過濟爾哈朗這時卻不在永平,就是在也顧不上他這點破事——建昌營出大事了。

李榆放走被俘的白格一夥後,立即趕赴建昌營,這是金軍進出關的要道,防守自然嚴密,李榆沒有奢望奪下建昌營,但趁著金兵還沒反應過來,放把火的興趣還是有的。建昌營離遷安城不遠,豐州軍天亮前就趕到了,金軍顯然早有戒備,根本無機可趁,豐州軍也沒發瘋去攻城,而是在城下耀武揚威、破口大罵,守城金軍置之不理,看戲一樣看著他們在城下氣急敗壞,白顯誌調集幾十隻三眼銃對著城上亂打,城上的大小炮也打下來還擊,反把明軍自己嚇跑了。

鬨到中午,李榆覺得差不多了,準備拍屁股走人,劉興祚在城邊恐嚇守城的原明降兵時卻有了意外收獲,建昌營的降兵全是馬光遠的部下,劉興祚和馬光遠一起打青山營時,認識了建昌營好幾個軍官,這些家夥現在都在城上,劉興祚指名道姓威脅要去官府告發他們,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你當了叛逆可以一走了之,但留在關內的家人肯定要倒大黴了,劉興祚的話把他們嚇住了,有兩個軍官趁著八旗兵不在的時候,順著繩子下了城牆,找到劉興祚討價還價,他們當然不願意當叛逆,但他們也不願意再乾明軍了,他們告訴劉興祚,城裡隻有少得可憐的兩百金兵,隻要他們幫忙拿下建昌營一點也不難,但有個條件,城內儲存了不少準備運往關外的財物,如果豐州軍願意給他們分一些財物做回家的盤纏,那大家就合夥乾。

李榆聽劉興祚一講,當著那兩個軍官一口答應,反正又不是我們的錢,隻要願意入夥出力,大家一起平分錢財,建昌營的軍官大喜,一溜煙就回去。後麵的事就簡單了,城上一陣大亂後,幾顆辮子兵的人頭被丟了下來,接著從城上放下繩索、梯子,張傳捷率部攀城而入,會合城內反正明軍,與城外豐州軍裡應外合奪下南門堡和南門甕城,守城的金軍參將顯然對此有所準備,毫不猶豫放棄對全城的爭奪,把金軍全部撤進北門堡和北門甕城,準備死守待援,不過豐州軍沒給他麵子,儘管他做好了殊死一搏的各種準備,但對方根本不理他們,隻顧得在城內收刮財物,鬨到天黑後,豐州軍以及那些降兵就溜之大吉,守城金軍連射一箭的機會都沒有撈到。

到了半夜,濟爾哈朗帶著援軍急匆匆地趕到,進了城一看就氣急敗壞,大罵李榆是“額魯鬼子”,這夥人不是打算攻城略地的,而是勾結城內降兵一起來搶劫的,金軍陸續運到建昌營的財物不少,但除了事先轉移到北門甕城的一部分外,其他財物全部被搶劫一空。

濟爾哈朗聽到建昌營被襲的消息時,被嚇了一大跳,白格的雜兵全軍覆沒雖然令人震驚,但他還是能接受的,建昌營卻是萬萬不能有失的,這是回老家的路啊!濟爾哈朗冒著永平被山海關明軍偷襲的風險,帶著手中的一百來個鑲藍旗白甲巴雅喇兵和留在永平的最後一點精銳——六百多精騎,以最快的速度到了建昌營,沒有看到李榆的影子,卻看到一片被洗劫的景象,他有了一種被玩弄了的感覺。

濟爾哈朗問清楚豐州軍撤離的方向,下令立即追擊,他這回下了狠心要教訓一下額魯鬼子。天亮時,金軍在遷安附近終於撲捉到了豐州軍的蹤跡,濟爾哈朗鬆了一口氣,命令金軍跟上去,隨時準備發起攻擊。

李榆在建昌營的收獲並不大,不是財物不夠多,而是繳獲的現銀太少了,與建昌營的降兵一分,豐州軍的士兵每人隻得到三兩多銀子,糧食也不敢多拿,士兵每人補夠三頭米,也就是一個月的行糧後,也隻有罷手,倒是那幫降兵撈夠了,見什麼都要,每個人都扛了一個鼓鼓囊囊的袋,到後來建昌營裡的老百姓也趁機往家裡搬東西,天色暗下來後,李榆實在等不及了,叫人用鞭子抽打才把這幫財迷都趕走,但這樣一來時間也耽擱了。

斥候報告金軍追兵趕上來了,劉興祚得意地說,這把火放得猛,金軍這回絕對急眼了,白顯誌有點信心爆棚,他認為追上來的金兵人數並不多,可以設法打一下,李榆和劉興祚對視一眼卻不住地苦笑。

“這回來的可不是雜兵,看到那麵大纛了嗎?那是鑲藍旗的大纛,隻有鑲藍旗的旗主阿敏,或者濟爾哈朗這種和碩貝勒級彆的人才有這種大纛,一定是濟爾哈朗親自來了,我們未必能打得過這七八百精銳,”李榆搖了搖頭,向西一指說道,“我們加速向西撤,尤帥、王帥他們應該靠過來了,仗不能光我們打,這些大帥們也該活動一下筋骨了。”

豐州軍隨後全體換馬,加速向西撤退,李榆其實還是害怕,金國的四大貝勒,還有濟爾哈朗、阿巴泰這些宿將在他心中餘威仍在,如果是金國年輕一代的將領,他的態度很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但李榆沒想到的是,他害怕濟爾哈朗,濟爾哈朗其實也怕他,追趕到了灤河邊,濟爾哈朗就冷靜下來了,額魯這家夥太滑,追上去未必占得了便宜,現在手中這點人是永平最後的精銳,要被這個鬼子坑了,永平怎麼辦?濟爾哈朗越想越害怕,下令停止前進立即回師永平,額魯還有遵化的明軍還是等薩哈廉、阿巴泰回來再說吧。

濟爾哈朗撤了,李榆還不敢大意,直到斥候報告濟爾哈朗走遠了,他才鬆了一口氣,悄悄地派人到遷安查探有什麼異常,傍晚時分斥候帶著白格的人回來了,來人把兩千兩贖身銀子如數交給李榆,不過那人也轉告了白格的話,勸李榆不要妄想打遷安,他白格雖然野戰不是李榆的對手,但守城還是很有一套的,李榆笑嗬嗬地打發走了來人,其實他根本就沒有攻城的打算。

尤世威等人總算來了,在灤河以西三十裡紮下大營,這幫軍頭見到李榆就解釋,不是他們的行動太慢,而是三屯營的老楊,也就是楊肇基做事拖拖拉拉,還和他們討價還價,所以才耽擱了一些時間,他們對李榆很滿意,李榆殲滅白格雜兵後,又派人送回去一百八十多顆首級,這筆分紅馬上就被他們收入囊中,不過他們還是講良心的,分給李榆的最多,有五十顆啊。

楊肇基也入夥了,三百多家丁全部帶到,而且還帶來了山東參將劉澤清的五百精銳,楊肇基身材高大、須發皆白,說起話來精神十足,一把就將李榆拖過來上下打量,不住點頭說道“不錯,個頭比本鎮都高,像是個當兵的料,聽說你仗打得不錯,這幾個家夥都沾了你的光,你放心,本鎮打了一輩子仗,不會占你這個娃娃便宜的,好好乾吧,本鎮虧待不了你。”

西北諸將馬上就不滿了,榆子是我們的人,輪得到你打官腔嗎,吳自勉出來打圓場,老楊就是這脾氣,見到有出息的年輕人就喜歡,他也是在西北乾過的,算得上李副將的長輩。大家說笑一陣坐下,楊肇基開口就問什麼時候打遷安,大家馬上就閉上了嘴,楊肇基打量了眾將一番,把目光盯向李榆。

“我的人是騎兵,沒法子攻城,再說我的人離家久了,朝廷又沒給我們發過軍餉,人馬拉不上去啊。”李榆趕緊把話先說死。

“騎兵確實沒法攻城,我們也不能白糟蹋人不是,劉參將的兵在三屯營養精蓄銳久了,就把這副擔子擔起來吧,我們肯定會幫你一把。”尤世威馬上把矛頭指向楊肇基身邊的劉澤清。

劉澤清嚇了一跳,連忙擺手道“我的山東兵也沒發軍餉,戰力還不如西北邊軍,攻城的事還是能者多勞吧。”

眾人相互推脫一陣,楊肇基火了“你們不是拖我來打遷安嗎,到了地方你們又不乾了,是不是在薊州混煩了,又打算在遷安城下繼續混日子。”

“誰說一定要打遷安了,我們是準備在此迎戰建夷,你大概是耳朵沒聽清楚。”楊肇基的話太刻薄了,王世欽馬上就反駁。

楊肇基更火了“那建夷在哪裡?我怎麼沒看見,你們有閒逛的時間,還不如先拿下遵化,要不遵化由我來打。”

憑什麼呀?西北諸將當然不會放棄嘴邊的肉,眼看眾人又要吵起來了,李榆馬上站起來說了偷襲建昌營的事,然後鄭重地說道“金軍這回苦頭吃大了,一定會找我們報回來,我們還是準備迎敵吧,我有一種預感,金軍馬上就要到了。”

其實薩哈廉、阿巴泰帶領金軍已經在趕往遷安的路上了,金軍已在灤州城下大獲全勝,隻不過勝得哭笑不得,還不如說是明軍自行潰敗。孫承宗總算熬到金軍主力出關回師,他必須要出手了,薊州、山海關兩個大營的主力悉數開往灤州,他一手栽培起來的兩大名將馬世龍、祖大壽也登場亮相,以泰山壓頂之勢取彈丸之地,本以為能一戰成功,但明軍自己卻出問題了,士兵在軍營裡有軍官盯著,還能老實聽話,一出大營就亂套了,被臨時編入軍中添補空額的新兵找到機會就逃跑,而老兵則要求把壓在軍官那裡的壓餉還給他們,一路亂哄哄地到了灤州城下,卻組織不起像樣的攻勢,軍官和他們的家丁自然不願意去打頭陣,士兵們也沒傻到去送死,明軍亂象讓城上的金兵心裡有底了,老汗的庶子湯古代大出風頭,幾次帶人出城迎戰,把明軍打得落花流水,明軍在城下無心戀戰、度日如年,等他們發現連吃的飯都沒有時,乾脆一哄而散,軍官們也不敢硬攔,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士兵儘量帶回原來的營地,灤州之圍土崩瓦解了。

薩哈廉、阿巴泰像做賊一樣,悄悄趕到灤州附近,等著明軍攻城吃了苦頭後,再發起致命一擊,但他們左等右等都沒見到明軍有攻城的跡象,反而等到了灤州解圍的消息,圖爾格、納穆泰還派人很得意地說,灤州城有他們就行了,下次就用不著永平派援兵了。

薩哈廉、阿巴泰白跑一趟,隻好往回走,這時永平的信到了,濟爾哈朗在信中說遵化的明軍把手伸向了遷安和建昌營一帶,帶頭的就是那個鬼子額魯,讓他們立即殺向遷安,爭取一戰擊潰額魯這夥人,然後再殺到遵化,解決遵化的雜牌明軍,於是薩哈廉、阿巴泰又趕往遷安,過了灤河後他們與明軍相遇,雙方都盯住了對方,相隔二十裡紮營對峙,金軍是人困馬乏必須休整,而明軍則是有點怯戰。

明軍的大營氣氛緊張,三千金兵不是小數目,明軍在野戰中好像還沒有擊敗一千以上金兵的戰例,大家都有些心虛,連愛說大話的楊肇基也話少了,不過來的大帥們都是成名的宿將,逃跑的話誰也不敢說出口。這時,劉之綸從遵化跑來了,他在遵化幾乎無事可做,該挖的壕溝已經挖完了,他的義勇無力攻城破敵,而金兵也無力出城迎戰,雙方倒也相安無事,劉之綸也絕不會閒著,厚著臉皮從附近府縣討要了一批糧草,急急忙忙送過來。

劉之綸一來就要求大家出戰迎敵,明軍這邊有六千五百人,其中能戰鐵騎有一千五百人,大帥們的家丁有一千五百人,西北邊軍和山東兵也有三千五百人,我們人數兩倍於敵,精銳之士也不弱於敵,為何怯而不戰,他還給大家出了些誘敵深入、十麵埋伏之類的妙計,大家懶得理他,這些讀書人就是自以為是,以明軍目前的素質,正正經經打還能拚一下,玩詭計首先就會把自己玩垮了。

大家沉默不語,各自想著自己的心事,尤世威拍了下自己的大腿,咬著牙說道“打吧,要不我們跑來乾什麼?拚贏了什麼功勞都有了,拚輸了這幾十年也算活夠了,這回我們主動壓上去打,老子不想和過去一樣等著挨打了。”

“這話我愛聽,咱們這些人沒少受朝廷的恩典,該報效朝廷的時候就得豁的出去。”楊肇基對尤世威的表態很滿意。

“拚了,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老子這回打頭陣。”王世欽叫起來,接著吳自勉、尤世祿、王承恩、楊麒、楊嘉謨也揮著拳頭表示要拚命。


最新小说: 太虛天驕傳 嫁帝師,一胎兩寶,渣男哭紅了眼 主公,刀下留人 禦賜監察使 烈焰灼心 勇闖秦始皇墓 複讀一年,你攢了7個前女友? 開局:簽到帝經,我家族獨斷萬古 趁仙子們弱小,忽悠她們當道侶 帶著漫威回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