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節 榆林(二)_大明之朔風疾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之朔風疾 > 第155節 榆林(二)

第155節 榆林(二)(1 / 2)

大明之朔風疾!

李榆這次回家本來隻帶了莫日格、陳二柱和劉石頭三個,孟克聽說後厚著臉皮也跟來了,而且說李榆的家就是他的家,他也要回家看看,這家夥現在正在院子裡活蹦爛跳,懷裡已經揣滿了紅棗、核桃之類的東西,一邊吃一邊往幾個大姑娘身邊湊,莫日格則跟幾個蒙古軍戶聊起家常,不過這幾個軍戶已經入關歸附好幾代了,說蒙古話的水平與莫日格說漢話的水平差不多,幾個人一會說蒙古話一會說漢話,陳二柱、劉石頭嘻嘻哈哈在一邊當起了通譯,大家聊得挺起勁。

李榆很委屈,豐州就侯世傑幾個榆林人,他到哪找人啊,馬大伯這時開口了“老秦,榆子是見過皇上的人,懂得道理比我們多,你彆胡亂怪他,不過,榆子,你當大官了,不能不管你在榆林的兄弟,這次就把我家大小子帶走吧,這些年鬨饑荒,皇上和朝廷不管我們西北人了,娃們當兵還養活不了自己,就讓他跟在你身邊混個前程吧。”

“道理我也懂,咱榆林城的蒙古人、還有你們回回多得是,大家不一樣成一家人了嗎,我就是見到建奴就恨,”秦大叔摸了摸自己殘廢了的腿,指著李榆說道,“你身邊必須要有榆林子弟,打起仗來還是家鄉人靠得住,我家的小子也跟著你了,你不想要也不行!”

“要,都要,大年和虎子都是和榆子從小一塊玩的,哪能不要呢!”李槐馬上替李榆答應下來。

女人們把飯菜端上來了,油糕、餄烙、蕎麵疙瘩、油豆腐還有燉羊肉、雜碎湯擺了一桌子,大嫂給李榆那碗蕎麵疙瘩上澆上羊肉,看著李榆津津有味地吃著,眼淚又下來了,說娘在的時候,榆子就喜歡吃娘做的蕎麵疙瘩,李槐趕緊把大嫂勸走了。

熱鬨一天下來,夜裡李榆、李槐哥倆睡在一個熱炕上,李槐歎著氣說,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去趟寧寨,李家那三十畝地都在寧寨,和杜家的地靠得挺近,娘心裡就掛念著自家這塊活命田,一直住在寧寨鄉下,死了也埋在那裡,李彪、李楊父子倆的衣冠墓也在那裡,真該去他們墳前拜祭一番,可惜現在到處鬨流賊,今年神一元、神一魁哥倆、王左掛等大小賊先後騷擾寧寨,這些賊降而複叛、叛而複降,那裡還是不太平。

李槐躺下感歎地說道“杜帥深謀遠慮,猜到神一元哥倆肯定有異心,把家眷接到榆林,順便把咱們大嫂母子倆也接來了,現在兵荒馬亂的,咱大、咱娘還有大哥的墳一時半會恐怕去不了,他們要是知道你活著回來了,心裡會有多高興啊!”

李榆沒有說話,今天他有了一種家的感覺,他喜歡榆林的鄉親,這裡毫無疑問就是他長大的地方,是應該到父母墳前磕幾個頭,他又想到了烏拉山,那裡是自己重新開始生命的地方,庫魯大叔、烏岱大叔和納婭大嬸也應該是他的親人,還有庫庫和屯的綽爾濟喇嘛、達布大叔……,李榆腦子裡正在胡思亂想,李槐又開口了。

“馬大伯的兒子馬大年、秦大叔的兒子秦虎,你一定要收下,大年和虎子都是當過千總的人,在榆林軍中也算出類拔萃的年輕軍官,他們和你從小就在一起長大,你不能不管他們。”

“我當然想要他們,可豐州比關內更苦,軍餉也沒法保證,人家也得願意來呀!”

李槐壓低聲音輕聲說道“不來也不行了,他們奉命去京畿勤王,兵到了黃河邊就嘩變了,他倆害怕吃罪也逃了,現在還躲著不敢回家,你不收留他們,那就隻好投賊了,像他們這種事在榆林多得很,以後有的是人要找你,榆子,他們都是家鄉人,隊伍嘩變不是他們的錯,你現在有官有地盤,家鄉人的事你必須管。”

李榆睡在炕上想了一會兒,一翻身起來說道“二哥,你去告訴鄉親們,隻要不怕去豐州受苦,願意來的我都要,我有碗飯吃就絕不會讓他們餓著。”

“這才像榆林人,我們到那兒都抱成一團,其實杜帥和我提過幾次這事了,你在豐州身邊怎麼能沒有家鄉子弟!”李槐欣慰地笑了。

李槐趁著李榆在家裡住的幾天,拉著李榆到處串門,親朋好友、街坊鄰居都得走到,順便送點東西過去——榆林人的日子也不好過,包括李家也是如此,李榆回家和大夥吃的幾頓飯,吃的用的也是大夥一塊湊出來的,李榆把自己積攢下來的錢全拿出來了,給大嫂、二嫂留一些,剩下的全買了口糧和平常過日子的東西,每家每戶送一份。

李暄、李曜這倆侄子成天纏著李榆,李暄快十五了,跟哈達裡年歲相仿,長得個子很高,就是有點瘦,他爹死得早娘又管不住他,在寧寨鄉下成天跟著一幫軍戶家的孩子打鬨,書不好好讀卻把騎馬、射箭學得不錯,李榆覺得這小子以後可能像自己,沒事就教他幾手絕活,可把這小子樂壞了,鬨著要跟三叔去打仗,李曜則不同,要文靜得多,李槐自己是舉人,當然不會放鬆兒子讀書,十三歲的李曜天天被母親關在屋裡讀書,好不容易三叔回來了,這才有機會放縱幾天,人玩野了就不想回去讀書,也要跟三叔一起走。

李榆和大嫂、二嫂商量過,既然家裡日子不好過,那就一塊去豐州,好歹一家人在一起,不過兩個嫂子都不同意,大嫂惦記著寧寨那塊地,二嫂舍不得榆林這套宅院,李榆隻好作罷,安慰兩個孩子,等長大了再來接他們,李榆許諾送他們每人一匹馬、一副弓箭,這才讓兩個孩子破涕為笑。

李榆在家裡住到第三天,杜宏泰跑來拉著哥倆就去杜府,杜府離李家不遠,李榆回家當天就去看望過杜文煥,杜府給李榆的影響就是冷清,李槐告訴他,杜帥對西北形勢很悲觀,寧寨老宅的家人接到榆林沒多久,就送到南直隸昆山老家了,榆林的家中隻有一個小妾和幾個老家人,再有就是他的家丁衛隊了。

李榆哥倆被帶到杜府的後宅,那裡已經有好幾個人等候了,而且除了正和杜文煥說話的一個中年男子,其他的人都認識——現任榆林總兵王承恩、退職回家的前寧夏總兵尤世祿、前山海關南總兵王世欽,還有一個李榆見了就怕的人——向他放高利貸的大奸商孫庭耀。

杜文煥招手叫李榆過來,指著身邊的男子介紹“前宣府總兵侯世祿,侯帥,你在滿桂手下的時候一定聽說過,也是你的長輩。”

“多謝你收留了世傑,他來看我的時候說,以後跟定你了,我就把他交給你了,”侯世祿說了族弟侯世傑的事,又微笑地說道,“老滿運氣好,有你這樣的部下替他的大同軍撐臉,我老侯不行,打敗仗吃了官司,被革職戍遣,丟人啊!”

“革職戍遣算個屁,不就是讓你老侯回家歇著嗎,人家老滿可把命交代在京師了,”尤世祿走過來推開侯世祿,抱著李榆的肩膀說道,“咱們榆子出息了,掛都督僉事銜的副將,離一鎮總兵隻有半步了,咱們這些人老了!榆子,遵永大戰時,我們哥幾個從三屯營跑到灤州,這事你可彆怪我們,我們也是沒辦法,劉之綸弄不來糧餉,再不走當兵的就嘩變了。”

李榆連忙說自己從沒怪過幾位老叔,反而是他沒打好仗,連累大夥沒沾上光,王承恩、王世欽連聲誇獎榆子這後生懂事,以後前途無量。越說越不像話了,杜文煥煩了,敲敲桌子讓他們都坐下。

“榆子,我和你這幾位老叔商量了一下,你是我們的人,豐州乃蠻夷之地太過艱險,你身邊沒有自己人不行,正好各府都有一些閒丁不好安置,我們想把他們都交給你,你放心,這些可都是精兵悍將,清一色的榆林子弟,你意下如何?”

李榆看了一眼李槐,站起身說道“晚輩當然願意,隻是我那裡太苦,軍餉也沒著落,我就怕苦了大家。”

“榆林現在不苦嗎,留在榆林就有軍餉嗎?”侯世祿笑了起來,接著嚴肅地說道,“西北局麵已是無可救藥,我們把人派給你也是有私心的,朝廷不管我們,西北人到了考慮後路的時候了,你是榆林子弟,你的豐州就是西北人的後路,你明白嗎?”

李榆頭皮有點發麻,尤世祿按著他坐下,輕聲說道“老實告訴你,西北將門為了西北人和朝廷明爭暗鬥幾代了,我們不信任朝廷,解決西北危機必須靠我們自己,可我們都老了,再也乾不動了!榆林年青一代中唯有你才能當此重任。”

“榆子,我們做了很多努力,想把此次民變控製住,可無濟於事,隻能寄希望於你了,但我們都會幫你的,老孫,把錢拿出來,”杜文煥對孫庭耀一招手,又冷笑著說,“洪承疇出手才給兩千兩銀子,還是小家子氣!”

“李副將,拿著這封信隻管到錢莊取錢,大同和太原都可以,可以提現銀一萬兩,”孫庭耀把信遞過來,李榆嚇得手往後縮,孫庭耀笑了,“副將大人不用擔心,這筆銀子不用還,為家鄉的人找條活路,出多少錢孫某也認了。”


最新小说: 關於男配變成男主這件事 惡毒女修太誘,四個絕色道侶搶 長生獵戶,從趕山開始 阿克薩大洪水 陰差陽錯,我成了少爺的貼身女仆 仙破天穹 泥土 半夜和女鬼搶影子,她紅溫了 開局茅屋:我的宗門全無敵 今天也在努力做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