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節 風波(二)_大明之朔風疾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之朔風疾 > 第233節 風波(二)

第233節 風波(二)(1 / 1)

大明之朔風疾!

大堂內又沉默了,豐州官員出身低微,就是明白問題出在朝廷,也不知該如何處置,金聲和宋統殷對視了一眼,兩人都向對方點點頭。

“本官去找過劉公公,他沒出來見我,但他的管家告訴我四個字‘事在宣府’,我想應該與沈棨私款建奴有關,”金聲的聲音很低,歎了口氣繼續說道,“罷了,本官為任一方,卻沒給豐州的老百姓做些事,反正這個官也不想當了,豁出去上書朝廷,把沈棨那廝做的醜事揭出來。”

“沈棨膽敢私款建奴,其背後必有人主使,除周延儒外還有何人?老夫也要給朝中好友寫信告知此事,溫體仁知道了絕不會放過他。”宋統殷也說道。

“我們手裡還有個宣府撫夷總兵王國忠,此人奉命去宣府邊外野狐嶺金軍大營和議,他出來作證便是鐵證如山。”李槐一下子覺得輕鬆了許多。

大堂內活躍起來,大家商議起如何反擊周延儒,正在這時,吳先進來在李榆耳邊說了幾句,李榆苦笑一聲對眾人說“又有人逃難來了”。不一會兒,兩個布衣打扮的家夥驚慌失措地進了大堂,走得太急還差點撞在一起,那副失魂落魄的樣子引得大家一陣哄笑——太仆寺主事大老王、大同撫夷總兵王牧民到了。

“大統領,朝廷把宣府、大同兩鎮的撫夷總兵職缺都撤了,官府還查抄了我藏著的五千斤私鹽,幸虧我跑得快,要不就再也見不到兄弟你了。”王牧民見到李榆就哭訴,還慶幸自己先找好了飯碗,這才沒被趕到大街上要飯。

“嚇死我了,朝廷這回動真的啦,要不是有人通風報信,說不準我已經在大牢裡了,大侄子,老叔成了朝廷緝拿的要犯,隻好逃到你這裡避難了。”大老王氣急敗壞講了京師的情況,朝廷突然發神經,清查起參與向豐州和遼東走私的官員,大老王身上劣跡斑斑,根本經不住查,見勢不妙立即帶上一家老小出逃,到大同又遇上剛丟了差事的王牧民,兩人都認為目前風聲太緊,關內是躲不住了,靠著以前的同夥幫忙,一起攜家出關投奔豐州。

有人和他一樣倒黴,範永鬥就幸災樂禍,嬉笑著說道“王主事、王總兵,我早提醒過你們明國的官不好當,你們不願聽,這下好了,安心做生意吧。”

“範永鬥,都是你惹的禍,大明的貪官有的是,首輔自己就是個大貪官,他為什麼不抓彆人,單找我的麻煩?還不是因為你在沈陽搶彆人的生意,人家都找到周延儒的門上,要收拾你們這幫豐州商人,把我也牽扯進去了,”大老王怒不可遏地嗬斥範永鬥,隨後轉臉對李榆說道,“大侄子,朝廷裡的事我都知道,派人悄悄告訴我了,周延儒是有意把宣大的局攪亂,好保住他的同黨,還有老範在沈陽打著你的招牌,與建奴貴胄勾結欺負其他商販,他們和周延儒要聯手困死你,把你在遼東的生意趕出局。”

“老範,你是不是在沈陽和碩托、齋桑古有過來往?”李榆冷冷地問道,範永鬥去沈陽前請他介紹過一些金國的老關係,其中愛鬨事的也就這倆人,估計孟克也介紹了一些小混混,範永鬥麵紅耳赤地點點頭,李榆怒喝道,“你自己惹的事,自己去擺平!”

“我還不是想為豐州多賺點錢,人家魯商、浙商還有南直隸的商人貨物有海運,陸路也有關寧軍幫忙,我們幾千裡路把貨運過去,不下點黑手爭得過人家嗎?”範永鬥很不服氣叫道。

“其實也不能全怪老範,朝廷有意在歸化開鎮,不把榆子趕走誰敢來?”大老王突然為範永鬥說起好話。

“行了,都彆吵了,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我們都必須反擊,”李槐擺擺手,沉思一會兒說道,“不過,動用軍隊影響太大,後果難以預料,這次可能還非得老範出馬了。”

範永鬥臉一下子就白了,杜文煥很不滿意地瞟了他一眼“怕什麼,你手裡不是還有商軍嗎,再征調一千精銳的山西兵給你,對付大同鎮那幫熊兵夠用了。”

“提塘司、宣教司也全力配合你,這次是出兵找官府討說法,又不是真要去打仗。”李槐在一邊打氣,大老王馬上自告奮勇要入關。

都是些什麼東西,奸商、逃犯,現在又來了兩個貪官,豐州真是藏汙納垢,婁子敬其實一點也沒抓錯——宋統殷心裡搖頭,嘴上挖苦道“出兵以什麼理由?難道說是為了販賣私貨、爭搶生意嗎?”

“豐州信奉自由、平等、仁愛,絕不為一己之私動乾戈,貨殖互通本當自由,聖上受奸黨蒙蔽始有今日,故興兵是為了清君側、除奸黨、保護自由貿易。”一直沉默的李富貴說話了,大老王、範永鬥一夥臉上樂開了花。

“記住,你們是向官府討說法,隻反奸黨、貪官,不反皇上、朝廷,。”鄂爾泰也開口了。

天蒙蒙亮,得勝口外突然來了一大幫拿刀持矛的人,大喊大叫要過關口,催著守堡明軍開門放行。邊牆上的明軍嚇了一跳,難道邊外的豐州人要搶關了?提心吊膽擠到牆邊一看,下麵的人很多還認識,這挺好!都是老熟人,動起手來也不會有性命之憂。

“劉老大,你們真造反啦?那可不能讓你們過去,上官有令嚴守邊牆,謹防你們鬨事,我看你們到彆處過關吧,大家是自己人,彆讓我們兄弟為難行嗎?”守堡的把總探頭探腦向下喊。

“胡說,誰造反了,把我們的大旗弄過來,”商軍的小頭目一揮手,一麵旗幡被抬上前,上麵從上往下三行字,左邊寫著“反貪除奸”、右邊寫著“精忠報國”,中間五個大字“忠義救國軍”,比較有意思的是,旗幡下還有個人恭恭敬敬地捧著大明太祖皇帝的牌位,小頭目得意洋洋地說,“二黑,看清楚了吧,我們是反貪除奸、精忠報國的忠義救國軍,最忠於皇上了。”

“那你們還拿刀槍咋咋呼呼,成心消遣我們呀,守備大人也被你們嚇跑了。”那個叫二黑的把總很不滿意地嘟囔。

“你以為我們沒事找事呀,我們是去找巡撫大人討說法,豐州人辛辛苦苦為大明守邊,官府不但不給糧餉,連生意都不讓我們做,還罵我們都是漢奸,成心不讓我們活了,知道嶽爺爺是怎麼死的嗎?是被奸臣害死的……,”小頭目覺得自己的話太多,臉一翻指著正聽得聚精會神的二黑叫道,“你開不開門?我可要動手了,這裡我太熟了,西邊那處邊牆還是年初你幫我拆的。”

“老劉,你彆急呀,讓我好歹放會兒銃炮嘛,”二黑把手一揮,城上的明軍一邊敲鑼,一邊胡亂打起銃炮,劉老大幾個人也順著繩子爬上邊牆,一夥人抽起煙來——這種情景同時也在殺虎口上演,長期的走私買賣早將守邊明軍和豐州人連成一體,邊牆關口不僅是豐州人的生命線,也是守邊明軍賴以養家糊口的依靠,豐州的生意沒了,大家一起都得挨餓。

抽完一袋煙,明軍嘻嘻哈哈下了邊牆,打開了堡門,然後裝模作樣當起俘虜,二黑隨口說了一句“劉老大,你們入關是去殺人嗎?大明的奸黨貪官多得是,人少了可不行。”

“誰說我們去殺人,殺人是朝廷的事,我們隻管抓人抄家。”

“你怎麼不早說呢,不行,我們也要入夥,”二黑一把抓住劉老大,對手下的兄弟大喊道,“弟兄們,我們跟忠義救國軍乾了,抄那幫龜孫子的家,把欠我們的軍餉討回來。”

天大亮時,忠義救國軍進入得勝堡,範永鬥、大老王一夥趾高氣揚竄進來,卻找不到地方撈錢——邊堡的官吏早就被他們拉下水,以參將府為首的大小官衙都打出了黑鷹旗,一夥夥明軍也舉著剛畫出來的“忠義救國軍”大旗鬨著要入夥,方谘昆因為資格老,當過新平堡參將,還被推舉為首領,都是同夥不好翻臉,堡內的幾處官庫成了下手的目標。得勝堡僅有的一點國有資產分光後,大家覺得再沒有油水了,又亂哄哄地向大同湧去,滿柱、侯世傑隨即帶兵進入堡內,為這幫打劫的家夥守住退路。

有巴克的四百騎兵保護,劉遷、王東強的一千精銳山西悍卒撐腰,忠義救國軍一路幾乎順風順水,婁子敬指派鄉紳領著民壯在沿途設了不少路卡,民壯們見到官軍嚇得扭頭就跑,有些鄉間的讀書人膽子大,站出來大罵漢奸賣國。方谘昆被罵火了,老子們殺東虜成了漢奸,你們讀了幾本破書耍耍嘴皮就成了忠良,馬上下令給這些人每人發根木棍,送到邊牆上站崗,而且還威脅他們,如果出了差錯一律軍法從事。大明忠良們哭哭啼啼被押送走了,方谘昆還很得意——大統領府嚴令不得入關擾民,但給吃飽了撐得沒事找事的家夥找點活乾總沒錯吧,反正他們想當忠良嘛,這也是成全他們。

大同鎮聞訊,迅速派兵攔截,不過官軍弄明白怎麼回事後,不但不動手彈壓,反而同流合汙——人家是忠義救國軍嘛,還捧著太祖皇帝的牌位,一看就不是造反的,替皇上反貪除奸,還順便討回大半年的軍餉,這是好事呀!當兵的要去反貪除奸、精忠報國,當官的也沒法管,索性拍屁股走人,任由當兵的去折騰吧。忠義救國軍像滾雪球一樣越聚越多,殺虎口入關的另一路人馬也趕來會合,上萬人浩浩蕩蕩到了大同城下,舉著太祖皇帝的牌位要找巡撫大人討說法。

張廷拱哪裡敢露麵,下令關閉城門堅守不出,自己跑去找監視太監劉文忠商量如何應對,但劉文忠一腳又把球踢給他,大同鎮的兵都歸你管,咱家插不上手,還是你自己擺平吧。接著城裡的兵也鬨起來,要求補發他們的欠餉,否則就不上城牆。張廷拱躲進巡撫衙門又氣又恨,把總兵王國清找來痛罵一頓,命他出城安撫亂兵,王國清也發了狠,伸手向巡撫大人要軍餉,不給錢堅決不出城。兩人大吵了一架,最後都把婁子敬恨上了,這家夥不去惹事也不會鬨到今天的地步,出城撫軍應該他去。

婁子敬倒是沒有推脫,大義凜然出了城,沒多久他的家丁就跑回來了,說是他家老爺到了對方的中軍大帳,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人家就說有人告他貪墨公帑、收受賄賂、濫殺無辜、誣陷官員,被收押審查,家丁還神秘兮兮地說,對方那裡好像還有錦衣衛的人,他家老爺肯定攤到大事了。

張廷拱、王國清的臉一下子煞白,錦衣衛的人也出現,局麵更難收拾了,兩人頓時覺得渾身癱軟無力。

入夜,大同鎮中軍前營,都司徐錦憲背著手在公事房裡來回踱步,桌案旁坐著一個書生打扮的中年人,正目不轉睛地盯著他,過了一會兒,書生顯得不耐煩了,起身走到徐錦憲的身後。

“徐老弟,張傳捷是和你一塊從軍的兄弟,現在當了參將,連劉遷、王東強也升了遊擊,人家是守邊殺敵的大英雄,而你呢,沒錢沒家世,給你個都司也就到頭了,還受這個鳥氣乾什麼?遊擊大人已經躲起來了,現在全營兄弟都在看著你,再不當機立斷,一旦出現嘩變,你就準備坐牢吃官司吧!”

“張書記,我這一步跨出去就沒有回頭路了,上官肯定不會饒了我,我家世代大明軍戶,對朝廷忠心耿耿,讓我出關與韃靼、流賊為伍,以後還怎麼出去見人!”

“你還以為自己是大明軍戶,你家的地在哪裡?早被貪官吞沒了吧,你不過是個掙軍餉養家糊口的大頭兵而已,朝廷根本沒把你這種人當回事,否則也不會大半年不發軍餉,你就甘心一家人挨餓受凍!你說不願和韃靼、流賊在一起,可人家一腔熱血守衛疆土,把建奴打得大敗而逃,保護了山西數百萬百姓不受蹂躪,這才是保家衛國的好漢子,而你看看這個朝廷,官吏巧取豪奪、貪墨成性,百姓困苦不堪、無以聊生,軍中無糧無餉、兵亦為盜,大明沒有希望了,朝廷上下都是賊,與這些人為伍才丟人,可惜你這一身好武藝,不趁著年輕建功立業,卻窩窩囊囊混日子,我都替你著急啊!”

徐錦憲默默坐下,捂著頭思考著,過了好一會兒才站起來“我乾了,今夜醜時動手。”

中年書生笑了——張國基,大同應州人氏,秀才出身,曾受教於聞香教教主王森,參加過徐鴻儒在山東的起義,事敗後逃回老家,成功地混入大同總兵府當書記。王昉在豐州站住腳,沒忘記他這個老戰友,輾轉找到他,請他到豐州一敘,張國基在豐州很快就放棄了白蓮教,轉而效忠豐州,並且接受了大同提塘所幫辦的任命,實際上成了豐州駐大同第二號人物,頭號人物王牧民潛逃後,張國基急不可耐跳出來,策反他的應州同鄉徐錦憲,現在終於成功了。

急促的號聲打破了長夜的寂靜,明軍將士從營房跑出來,迅速到校軍場集合,徐錦憲、張國基全身披掛已在等候,望著一千二百名全副武裝的將士,徐錦憲緩緩開口了。

“前營的弟兄們,我知道你們都沒睡,一定披著盔甲抱著兵器在等著這個時候,這些年大夥都受苦了,當兵拿不到軍餉,連累一家老小挨餓受凍,這是什麼世道,守規矩的好人就該受窮嗎?我算想明白了,我們還不如達官貴人家的一條狗,狗還有根骨頭啃,我們流血賣命卻連飯都吃不飽,忠義救國軍就在城外,他們是什麼人,你們心裡都明白,但鬨場嘩變要不回幾個錢,官府秋後算賬還得賠上些兄弟的性命,所以我想帶你們走一條新路——出關投奔豐州軍。兄弟們,不能再窩窩囊囊活了,好男兒當誌在四方,為自己也為後人拚出個新活法,願意跟我走的站出來,不願意的各自回營房。”

“徐都司,我們信得過你,跟你乾了!”幾個老兵堅定地站出來,接著幾十個、上百個,最後全體將士一起向前。

“目標,北門,出發!”徐錦憲揮手大聲下令。

“打起大旗,挺起胸膛大步走,讓大同人都知道,我們就是豐州軍。”張國基高喊著,把幾麵黑鷹旗發給大家。

寅時三刻,北門樓上升起了黑鷹旗,大同鎮中軍前營全體反正。

範永鬥、方谘昆一夥被嚇了一跳,老天可以作證,他們隻是想嚇唬一下大同巡撫,絕對沒想過攻取大同城,這下麻煩了,事情可能要鬨大。範永鬥、方谘昆一邊約束同夥不得擅動,一邊派人快馬回蠻漢山報告——忠義救國軍眼看著城門向自己敞開,卻遲遲不敢進城。


最新小说: 關於男配變成男主這件事 惡毒女修太誘,四個絕色道侶搶 長生獵戶,從趕山開始 阿克薩大洪水 陰差陽錯,我成了少爺的貼身女仆 仙破天穹 泥土 半夜和女鬼搶影子,她紅溫了 開局茅屋:我的宗門全無敵 今天也在努力做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