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朔風疾!
老胡跑來通風報信的同時,烏蘭哈達的信使也正向老哈河急奔——張世安奉命去京師監視朝廷舉動,鬆錦兵敗的消息才保密了幾天就漏出風聲,他當然明白這對深入敵境的豐州軍意味著什麼,立即向東廠討了封通關文書,帶上兩個隨從,每人攜三匹馬、兩枝馬銃從喜峰口出關,馬不停蹄跑了五天,趕到烏蘭哈達報告鬆錦大戰的確切消息。
常書氣得麵色發白,他手裡還捏著剛收到的朝廷詔書,裡麵說鬆錦大戰正酣,兩軍相持不下,朝廷願發糧餉助歸化伯得千秋大功——朝廷吃了東虜的敗仗,反過來就對他們這些北虜下黑手,不打了,回豐州之後再算賬。常書當機立斷,馬上向李榆、薛顯光、德渾安各部發出退兵急令,同時命令張世安、範二喜率領商軍押送俘獲的蒙古貴人先撤,烏蘭哈達城甩給清國官辦商行。
這時,冷口關卻出事了,豐州輔兵和守關明軍動手打起來——都是糧食惹的禍,豐州人以為他們為明國流血打仗,朝廷不給軍餉就很不講道理,再不給飯吃簡直傷天害理,而明國官吏認為給北虜飯吃是糟蹋大明百姓的血汗,如數撥付更不可能,懂不懂規矩呀,給官軍的糧餉也最多六成啊,你有皇上的詔書也得按規矩辦,五cd不給,一半還得換成牲口吃的黑豆——官吏滿懷對蠻夷的厭惡,毫不猶豫就把大明百姓的血汗揣進自己的口袋,隻給豐州軍陸續撥付二萬多石米豆,然後關上城門不理不睬,楊廷麟、劉文忠出麵要糧,還被遵化巡撫教訓,你們到底是大明臣子還是蠻夷?是替大明說話還是替蠻夷說話?
豐州輔兵氣不過,跑到關前理論,冷口關守備煩了,命令官兵出關驅趕這些討厭的雜役,可沒想到豐州全民皆兵,輔兵打仗都不怕還怕打架,抄起家夥就打傷十幾個官兵。官兵挨了打,態度馬上緩和,對輔兵說城裡還有些糧,你們自己來拿吧,一名察哈爾千戶帶了百把人進關運糧,結果被明軍堵在甕城裡全部射殺。
豐州輔兵憤怒了,拖出抬銃、皮革炮和關上守軍對射,同時製作雲梯準備攻城,坐鎮關前輔兵營的張立位不但不製止衝突,自己也紅著眼指揮攻城,楊廷麟、劉文忠知道大事不妙,趕緊跑到喀喇城找薛顯光——他倆不走恐怕要挨打。
薛顯光聽了楊廷麟、劉文忠的講述,嚇得坐起來,退兵在即卻鬨出這麼個事,幸虧朱日嘎去布置糧台,否則會更亂。
“張立位怎麼搞的,這種時候不及時撤兵,反而去生事。”薛顯光一邊說著,一邊收拾起盔甲。
“老薛,這次是明國人欺負我們,怪不了張立位,你帶人先撤,我去一趟冷口關。”德渾安在一邊插話道,他在大淩河穀把突然冒出來的喀喇沁兵狠揍一頓,殺了三百來人,剩下的逃之夭夭,接到常書的撤兵命令,剛趕到喀喇城與薛顯光會合。
“你會把事鬨得更大,還是我去吧,喀喇城有兩千輔兵,你帶他們一起撤吧。”薛顯光拍了拍德渾安的肩膀,兩人長期在東部行台共事,已經算是老朋友了。
德渾安想了想說“你到冷口關馬上就撤,我在喀喇城多留兩天。”
薛顯光走後,輔兵開始從喀喇城撤退,楊廷麟、劉文忠也跟著隊伍走了,不過有六七百輔兵聽說可能有仗打,激動得渾身發抖,堅持要和營兵一起留下,這幫家夥出來就是想撈軍功的,戰馬、武器都帶齊了,而且還得意地抬出十幾根皮革炮的炮管——這種炮管又便宜又輕便,用皮革蘸上樹脂纏繞起來就能打仗,豐州每個村都備有,有些村還能自己打造,皮革炮雖然不經用,但臨時打一仗夠用了。
德渾安隨即向大淩河方向派出大批斥候,抓獲的喀喇沁人供認,錦州的仗打完了,大批清軍正向喀喇沁趕來,其中有好幾千八旗兵,但這幫家夥卻始終沒有出現,如果突然殺到冷口關下,那裡的五千輔兵就危險了。
連續兩天平安無事,第三天早上,還接到薛顯光的信,輔兵已經沿灤河後撤,請德渾安立即追趕他們。看來不會有事了,輔兵行軍慢,讓他們走遠一些吧,今天夜裡我再撤軍——德渾安鬆了一口,然而到了下午情況突變,斥候急報發現清軍。
“清兵大約萬人,人人有馬,還有幾尊行營炮,其中一半是八旗兵,其他都是蒙古人,正向西疾進,看大纛領兵的應該是武英郡王阿濟格。”斥候隊長是從正藍旗投奔來的老兵,把敵情講得非常清楚。
德渾安大吃一驚,連忙派人把副營官找來,一邊披盔甲一邊說“圖必達,你帶輔兵守城,再給常書、老薛送個信,叫他們快撤,我去把清軍吸引過來,阿濟格這個大麻子打仗還是有一手的。”
“我們隻有一千營兵,恐怕打不了這一仗。”圖必達搖著頭答道。
"gad2}hex{}“顧不了那麼多,先打了再說!”德渾安擺擺手,急匆匆地帶著右營出發了。
黃昏時,德渾安帶著隊伍逃回喀喇城,還很得意這趟沒白跑,乾掉幾十個八旗兵,順便打散一千多喀喇沁人。
“清軍用弓箭、馬銃打我們,卻沒想到我們還有不少這家夥,對著他們輪番齊射,大麻子吃了虧要報複,帶著清兵追來了。”德渾安舉著一杆步銃說道,步銃射程比馬銃遠得多,豐州騎兵也配備了一些,有人還自掏腰包買來備用,步銃和馬銃對射,德渾安當然占了便宜。
圖必達看著黑壓壓撲來的清軍有些發愣,微微搖頭道“我可提醒你啊,我們的火藥隻夠打三天。”
“放心吧,我隻打一天,明天夜裡就突圍。”德渾安滿不在乎。
清軍很快把喀喇城圍住,但火炮沒運到之前,顯然不會攻城,一幫八旗兵氣呼呼到城下理論,豐州賣給我們騎兵用的馬銃,自己的騎兵卻玩起步銃,這不是騙人嗎,把步銃都交出來,城上立刻響起一片“傻驢”、“笨熊”的哄笑聲——德渾安所部八成是滿人,有些人與城下的八旗兵還認識,雙方毫無忌憚地吵鬨成一片。
阿濟格這趟出來耍了心眼,猜測大淩河穀口肯定有豐州軍阻擊,便派一千喀喇沁人吸引對手,自己率領主力走偏路繞到原大寧衛附近,然後向西疾進,打算先與北路軍會合再尋找戰機,但德渾安這家夥突然冒出來,死纏爛打占他的便宜,阿濟格忍無可忍,帶著清軍追到這裡。
這種破土城不經打,明天就能把德渾安這幫叛逆解決了——阿濟格遠望喀喇城,心裡有些不屑一顧,一等梅勒章京白格悄悄湊過來,自告奮勇要去勸降。
“火炮運到了,先把他們打服再說。”阿濟格推開白格,命令炮手把四尊五百斤行營炮一字擺開,今夜一定要把城轟開,然後打著哈欠回去休息,這段時間不停地打仗,確實把他累壞了。
這一夜,清軍反複轟擊城牆,豐州軍聽之任之沒有反應,天亮時已打出個五六丈寬的斜坡,阿濟格美美睡了一覺,醒來後聽說效果不錯,馬上給固魯思齊布下令——城轟垮了,你的人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