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節_大明之朔風疾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63節(1 / 1)

大明之朔風疾!

九月末,東部行台協理軍務阿薩裡帶領三千騎兵與東征大軍相遇,兩軍會合後一起退向多倫諾爾,這時,步兵前協、步兵左協、銃炮右協也急速趕來,多倫諾爾頓時大軍雲集。南、北兩路清軍也在烏拉哈達以西會合,尾隨豐州軍到邊境附近,但雙方沒有發生衝突,清軍停留三天便撤軍——雙方其實都不想撕破臉,許多事還是要在談判桌上解決。

李榆鬆了一口氣,也下令自己的各路大軍返回駐地,然後與薛顯光一起急速趕往獨石口——阿薩裡帶來一個壞消息,劉興祚本月中旬病情惡化,隨後臥床不起,人也經常陷入昏迷。

李榆一路狂奔到達獨石口,在東部行台官衙前下馬小跑進了後宅。臥房裡一片悲戚,劉興祚的夫人和孩子已從歸化趕來,正趴在床前低聲抽泣,鄧若水神父握著劉興祚的手低聲祈禱,抬頭發現李榆進來,急忙把他拉到門外。

“多默斯不行了,他醒來時一直呼喚你的名字,大概想見你一麵,去陪陪他吧!”鄧若水低頭說道,李榆的淚水奪眶而出,沈陽的好友中庫爾纏、英格被殺,達海、薩哈廉死的不明不白,現在唯一陪伴他的兄長也要走了,他覺得一股熱浪湧上來,猛地衝到院子裡捂住臉痛哭,不知過了多久,鄧若水又到了他的身邊,“伯爵殿下,要鎮靜,所有的人都會得到主的召喚,多默斯是好人,一定會進天堂的,您應該為他祈禱。”

李榆回到臥房,坐在床前握住劉興祚冰冷乾枯的手,低聲跟著鄧若水祈禱,淚水卻不住滴落在劉興祚的手上,這隻手突然動了一下,過了好一會,劉興祚睜開了眼,蒼白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大哥,我回來了,我會一直陪著你,等你病好了,我們一起回歸化,以後不打仗了,我還要陪你回開原老家,你也陪我回烏拉山好嗎?”李榆向劉興祚低語道。

劉興祚微微搖頭,眼睛不停眨著,鄧若水悄悄提醒“多默斯有不放心的事”,李榆想了想抱起旁邊的劉承祖說道“大哥的兒子就是我的兒子,他喜歡李晉,就讓他們小哥倆在一起吧,今後我的家業也有他一份。”

劉興祚還是搖頭,李榆又想了一會,指著在一邊捂臉抽泣的薛顯光說道“俊山是大哥信任的人,我也信任他,以後豐州的東大門就交給他了。”

薛顯光再也忍不住了,跑出屋子放聲大哭,劉興祚點點頭,但還是不停眨眼,李榆猜了幾次不中有些疑惑,劉興祚突然激動起來,胸脯不斷起伏,聚集起全身力氣喊道“入關——湖廣”,然後又昏死過去。

當天深夜,豐州創建者之一、總領東部行台軍政事務、副統領劉興祚去世,鄧若水神父為他主持了葬禮,李榆、趙吉、薛顯光、常書、阿薩裡、土巴為他抬棺,數萬漢、蒙、滿百姓自發趕來為他送葬,同一天,豐州各地也舉行了公祭——劉興祚鎮守豐州東大門十年,整兵備武、改善民生,受到各族百姓的擁護,最堅固的邊牆乃是人心,豐州東部邊疆在他手中已變成牢不可破的鐵閘。

李榆總覺得大哥還沒有走,在墓前搭起營帳,堅持要留下陪大哥,並把幾件要緊事寫了封信托趙吉、常書帶給總統府——信中說騎兵前協右營繳械投降絕非豐州軍的恥辱,而是一次“光榮投降”,如果追究責任由他承擔,並且要求追授德渾安都督僉事銜,加四等巴圖魯世勳;另外,建議薛顯光以東部行台統領身份總領軍政事務,同時加都督僉事銜;最後,他痛斥冷口關誘殺豐州輔兵的行為如同李成梁誘殺速把亥、方谘昆誘殺貴英恰一樣卑鄙無恥,要求總統府與朝廷交涉撫恤死者家眷、嚴懲肇事官員。

鄧若水不會放過與豐州頭號人物單獨在一起的機會,自願留下和李榆一起守墓,李榆求之不得,他也想向這位學問淵博的西教傳教士求教,倆人朝夕相伴,很快就成為無話不談的密友。

鄧若水到豐州以來,大力鼓吹三級新式教諭,即在百戶所一級設立小學,教授識字、算數、美德,千戶所一級設立初級中學,教授數論、邏輯、倫理、詩文,而府衛一級則設立高級中學實施分科教育,可設經濟、政務、水利、礦冶、農牧、工器、經史等科目,他還提出設立師範學堂培養教諭人才的構想。總理府被這個宏偉計劃驚得目瞪口呆,踢皮球一樣把他推到總統府,李富貴很感興趣,馬上批準在政務學堂增加師範科,還建議三級教諭都開設《公民》課,然後給鄧若水一個參議頭銜,打發他去找各府衛,地方自治當然也包括教諭嘛。鄧若水有恒心,一邊傳教一邊推銷他的新式教諭,不過總是碰一鼻子灰,最富的歸化府、包克圖府也隻同意設立新式小學,其他衛所基本無動於衷。

“這些年各府衛都有錢了,但他們舍得花錢做生意,就是不願意為孩子們花錢。”鄧若水很委屈地抱怨。

“他們目光短淺,做生意有賠有賺,但花錢教孩子讀書穩賺不賠,”李榆對鄧若水表示支持,但又很為難地說道,“各府衛情況不一,總統府也不好插手,神父,您需要我做什麼?”

“開大學,艾儒略神父在《西學凡》中已有所闡述,大學不僅傳授知識、交流學問,還能帶動一方學風,歐羅巴就是這樣做的,其所開大學盛況空前,規模可達萬人,伯爵殿下,您如果開所大學,推廣新式教諭必定事半功倍。”

“這需要很多錢吧?”李榆有些心虛。

“當然需要很多錢,在歐羅巴開設大學,官方的錢遠遠不夠,必須依靠教會、君主和貴族的捐助,殿下是我所見過的最偉大、最開明的統治者,也應該捐助一所大學,這所大學不僅可以讓您的公民受到良好的教育,還會使您名垂青史,”鄧若水看到李榆的臉開始發白,心裡一陣竊喜,趁熱打鐵繼續說道,“您還應該設立科學院,把各科最優秀的人才集中在一起探討學問,他們一定會創造出奇跡,這些都需要人才,您的運氣真好,耶穌教會可以幫助您,把豐州最聰明的年輕人送到歐羅巴學習吧,他們最多十年就可學成歸來,那時您的大學和科學院將是全亞細亞的榮耀。”

李榆聽得心驚肉跳,過了好一陣才紅著臉說“鄧神父,我沒有錢,設立科學院和派人去歐羅巴學習兩件事好辦,我可以寫封信給總理府,開大學的事還須慢慢籌劃。”

“伯爵殿下清廉,當然拿不出錢,可您的兩位夫人很有錢啊。”鄧若水莞爾一笑說道。

李榆有五千多畝地,每月四十來兩的俸祿似乎也不少,在豐州僅次於鄂爾泰、李富貴、劉之綸和杜文煥名列老五,但做慣了濫好人花錢的地方也多,想開大學簡直是笑話,隻有打老婆的主意了,可他連烏蘭、巫浪哈姐倆到底掙了多少錢也不清楚,怎麼才能騙到手呢?

正在絞儘腦汁之際,蘇泰突然出現在麵前,李榆心中一喜,蘇泰一直和烏蘭、巫浪哈合夥賺錢,一定知道其中的底細,然而蘇泰一開口就大事不好——家裡起內訌了。

“我怎麼辦?”蘇泰紅著眼圈問——二妞來了,還帶來了小額魯,她無法在李家呆下去了,找到兒子孔果爾一起向李榆問個究竟。

蘇泰是葉赫人,心地善良、聰明美麗,對自己也是一片癡心,但她畢竟是察哈爾汗的遺孀,娶了她豐州文武官吏會怎麼想?各族百姓會如何反應?李榆不敢冒這個險,捂著頭沉默很久才低聲說了句“對不起”。

“那好,我帶兒子回金蓮川。”蘇泰嗚咽著扭頭就走。

“姑父,你就娶我媽吧!”孔果爾愣頭愣腦說道。

“長輩的事你不懂,”李榆苦笑著擺擺手,然後嚴肅地說道,“孔果爾額哲,你長大了,我把察哈爾還給你,帶上先祖的蘇魯錠去開創一番事業吧。”

孔果爾猶豫了一下,揮舞著拳頭說道“姑父,您放心吧,我一定會重振察哈爾,您把察貴給我吧,阿達海弟弟長大了也一定來察哈爾啊。”

李榆點點頭,大步向前走去,土巴躲在不遠處的一棵大樹下一直偷偷張望,這時隻好站出來行禮,李榆一把揪住他的衣領低聲嗬道“土巴,我知道你在中間做了手腳,聽清楚了,保護好蘇泰、孔果爾,否則我饒不了你。”

蘇泰走了,李榆突然又覺得心裡空了一塊,胡思亂想之際大雪已下起來,這時清國新任通商大使到了,還帶來大清皇帝的信——大清皇帝譴責了豐州的侵略行為,表示明年一定會派使者到歸化算這筆賬,但現在豐州必須賣給他一批糧食,而且要儘快送到,錢無所謂,他有的是,另外,派禮部理事官布賽接任大清國駐豐州通商大使,原通商大使巴揚哈另有任用,豐州駐大清國通商大使範二喜也必須換,這家夥太能鬨了。

“遼東連續兩年大旱,今年總算盼來雨水,可青壯去錦州打仗把地荒了,我們糧食本來就不夠,又添了幾萬俘虜要吃飯,入冬以後肯定要餓死不少人,巴圖魯,您一定要幫幫我們。”新任通商大使布賽三十多歲顯得有些文弱,一臉急切地懇求道。

李榆點點頭問道“布賽,你年紀輕輕就當了禮部的大官,應該是讀過書吧?聽你的口音似乎是鎮北關外的人。”

“巴圖魯,我也是烏拉人啊,烏拉滅族後隨長輩一起編入鑲紅旗,以前不過是窮旗丁,天聰八年考中舉人才做了官,您不知道我們,但我們都知道您是烏拉人的英雄。”布賽有些激動地答道。

“烏拉人考中舉人是開天辟地的事啊,你才是烏拉人的英雄,”李榆興奮地站起來,拉著布賽的手說道,“我手裡也沒糧,但可以寫封信給豐州商會,大清朝廷隻要肯出錢,他們準有辦法儘快把糧食送到遼東。”

李榆寫完信,立即安排人送布賽去歸化,布賽拿著信剛要走,李榆突然又叫住他“布賽,你給皇上去封信,就說豐州要開設一所舉世聞名的大學,誰出的錢多誰就可以命名,這可是揚名萬世的好機會呀,可惜我沒有錢隻好讓給他,隻要肯出二十萬兩白銀,叫大清大學也好,叫崇德大學也好,隨他的便。”

豐州今年運氣好,開春後下了幾場雨,各府衛抗旱滅蝗也抓得緊,糧食產量破天荒地達到三百萬石,十月初從哈密又傳來好消息,道爾吉種的棉花畝產超百斤,豐州人徹底陶醉了——手中鐵騎依舊強悍,如今又有了糧食、鐵器和棉花,上天簡直太眷顧豐州了。

山西情況喜憂參半,今年全麵推行新政,事權與稅權同時下放地方,各地議會行動起來,組織百姓自治自救,隨著罷黜加派減免稅賦、降低地租鼓勵耕作、廢兩改鈔自由交易、遷移流民西域墾荒、以及以工代賑等措施的推出,老百姓總算緩過一口氣——山西今年無災荒。與此同時,各地豪紳把持地方、欺壓良善以及州府之間以鄰為壑、爭利諉過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忠於明廷的頑固勢力因此大罵新政禍亂山西,而留用的朝廷官員過慣了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的日子,如今卻被議會盯著給地方做事,乾不好還要挨罵減俸,甚至解雇回家,金飯碗變成泥飯碗自然也怨恨新政,兩股勢力勾結在一起興風作浪,實施新政舉步維艱。

六月中,一股土寇竄出呂梁山,匪首綽號“毛豬頭”,據說是落第秀才出身,後來改行賣豬肉賠了本,為躲債入山做賊。這家夥聰明,打出“扶明滅虜”的旗號,手下賊眾皆係紅布號稱“紅巾軍”,趁著地方混亂,出其不意奪取永寧州。清剿賊寇當然是官軍的事,但山西鎮的官軍號稱軍商,隻會做買賣不會打仗,軍商頭目王國梁、王忠拚湊出三四千人剿賊,結果一敗塗地。毛豬頭更加猖狂,喊出“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的口號,發誓要把豐州蠻夷趕出邊牆,反對新政的大明忠良對此大為讚許,明裡暗裡幫助,甚至有人甘心投靠,就連新任巡撫範誌完也注意到這個奇葩——原山西巡撫宋賢控製不住山西,於七月間免職還鄉。

範誌完對新政恨之入骨,絞儘腦汁想打擊豐州勢力,毛豬頭來得正是時候,便招安了這個家夥,還給了個遊擊官職,命他討伐各地叛逆士紳。毛豬頭有了名分,索性打著“扶明滅虜”的大旗,以永寧為老窩四處攻城略地,太原、汾州、遼州等地皆遭侵擾,每到一地必摧毀議會,殺戮、洗劫士紳,還拿出一些不值錢的財物收買百姓,賊眾迅速擴大到十萬人,大有席卷山西之勢,。

山西剿賊聯防總局心驚肉跳,這些賊如果得逞,他們豈不是裡通外國,請求豐州立即出兵剿賊,但豐州以主力東征為由拒不發兵,反而建議聯防總局征調各地民軍自行清剿。

張道浚氣不過找李槐理論,李槐卻告訴他一個驚人的消息,毛豬頭派人去過豐州乞降,承諾絕不侵擾豐州南下的商道、絕不搶劫豐州的商人、也絕不與豐州軍為敵,如果能封他塊地盤,還可以暗中投靠豐州。

“此人梟雄也,不可不除!但現在還不是時候,要引蛇出洞一網打儘,子玄兄可先剿一陣,打敗仗不要緊,讓那些各掃門前雪的土財主吃點苦頭也好,各地議會也確實該清理了。”李槐低聲說。

張道浚苦不堪言,山西改製之後,地方州府把自家錢糧、人丁都看得很緊,隻能占便宜不能吃虧,指望從地方征調人丁、錢糧太難,而山西百廢待興,聯防總局依賴的商稅收不到幾個子,隻養得起徐勝、何大忠的兩千民軍。敵眾我寡,張道浚自知不敵,便聯絡平陽、潞安、澤州三府聯防禦寇,這三地最富裕,士紳、富商中很多人長期在豐州經商,對豐州模式極為熟悉,照貓畫虎也遠強於其他各地,張道浚依靠這三地的支持,總算把土寇擋在石樓、靈石,至於其他州府就顧不上了。

不過,毛豬頭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十二月上,豐州總統府急令山西各州府民軍十日內趕到永寧,會合豐州軍一起剿賊,同時通告年初將在大同召開議事大會,不從命者取消參會資格。各地議事會的頭目不敢再耍滑頭,他們未必怕軍令,但就怕豐州不帶他們玩,迅速集結本地民軍,自帶武器口糧冒雪趕往永寧,山西官軍也坐不住了,拿起早已陌生的刀矛也向永寧跑——山西巡撫明顯有甩掉他們意思,不把這股土寇滅了,今後的飯碗都保不住。


最新小说: 武俠:重生張翠山,我硬剛五大派 疼我好不好 靈植師穿越荒年,帶著全家炫肉吃 關於男配變成男主這件事 惡毒女修太誘,四個絕色道侶搶 長生獵戶,從趕山開始 阿克薩大洪水 陰差陽錯,我成了少爺的貼身女仆 仙破天穹 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