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勝利,僅僅隻是現場目擊,他們就摧毀了至少五十架飛機。
而此時巴軍的雷達終於發現了入侵者,但是為時已晚。蚊蚋戰鬥機憑借驚人的低空機動性,在防空炮火中穿梭。一架獵人戰鬥轟炸機被高射炮擊中,拖著濃煙墜向荒野,但其餘戰機繼續以轟炸著。
薩戈達機場的幻影III戰鬥機整齊地排列在跑道上,還沒來得及起飛就被火箭彈撕成碎片。
而印度空軍的“堪培拉”輕型轟炸機扔下的炸彈將燃油庫引爆了,烈焰吞噬了半個機場。
這天清晨,巴國空軍完全是就是待宰的羔羊。
在以優勢的空中力量打擊西巴腹地和克什米爾內的軍事目標的同時,在西巴方向,印軍投入的兵力主要用於牽製巴軍,根據薩姆·馬內克肖的計劃,印度將采取“西防東攻”以奪占東巴為最終目標的計劃。而在東巴方向上,印軍集中絕對優勢兵力,計劃在三個星期內迅速拿下東巴。
印軍計劃在絕對優勢的空軍和海軍支援下,陸軍部隊從西麵、西北、北麵、東麵四個方向同時對東巴實施合圍,奪取重要的交通樞紐,以切斷東巴的內部聯係。利用向心突擊,肢解圍殲,一舉攻占東巴首府達卡。
戰爭,在這一天,如印度最初的計劃中一樣實施了。
在戰爭打響之前,印度在東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個軍部、7個師,空軍12個中隊,作戰飛機200架、海軍艦艇26艘,約17萬人;巴國在東巴方向僅僅隻有兵力共4個步兵師,空軍兩個中隊,作戰飛機17架,約9萬人。
雙方的實力懸殊,再加上巴國在東巴人心儘時,戰爭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東巴戰場,印陸軍在海、空軍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從東、西、北3個方向,對東巴實施“多路向心突擊”。
這一天清晨,蘇製130毫米加農炮的炮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十幾萬印軍兵分三路突破了東巴邊境,猛烈的炮火甚至讓巴軍懷疑起了人生。而坦克集團攻擊的波浪式攻擊也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印度軍隊一直接受蘇軍顧問的指導訓練下,經過了“土邦戰爭”的磨練之後,印軍基本上已經掌握了蘇式的大縱深作戰戰術,再加上蘇聯提供的坦克、裝甲車以及火炮,以及蘇軍顧問團製定的計劃。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的印軍就像是蘇軍的亞種,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如此。
在戰爭爆發的第一天,巴軍在東巴的防禦就崩潰了。僅僅隻有十幾架飛機的巴軍,當天就失去了製空權,隻能任由印軍用轟炸機轟炸他們的防線,獵人轟炸機不斷的呼嘯而至將炸彈扔在巴軍的防線上,巴軍好不容易組織的防線,在堪培拉轟炸機投下了數百噸炸彈的轟炸下,立即土崩瓦解。
僅僅兩天後,曾經耀武揚威的巴軍就成了喪家之犬。他們的卡車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拋錨,士兵們丟下步槍,脫下軍裝,拚命往達卡方向逃竄——逃往巴軍控製的區域。
但是他們所需要麵對的並不僅僅隻有印軍,還有前來複仇的孟加拉人,他們或是拿著槍,或是拿著刀,甚至揮舞著拳頭,他們就這樣從四麵八方殺來了。
“他們在那裡!“一聲尖銳的呼喊從稻田裡傳來。
下一秒,燃燒瓶從甘蔗地裡飛出,砸中了一輛軍用卡車。
“轟!”
火焰瞬間吞噬了車體,裡麵的巴軍士兵慘叫著滾出來,還沒等他們撲滅身上的火,鋤頭、砍刀、長矛就從四麵八方刺了過來。
幾個小時後,當地村民把他們的屍體吊在了村口的大樹上,他們用砍刀在那些人的哭喊聲中將其肢解,甚至拖著屍體,在街頭歡呼著。
人們歡呼著呐喊著,發泄著多年來的不滿和幾個月來失去親人的仇恨。
血鑄的仇恨必須要用血才能彌補,這一天,到處都是複雜的人們。
印度軍隊的T55坦克碾過東巴的鄉村公路時,迎接他們的不是抵抗,而是歡呼。
衣衫襤褸的農民從茅草屋裡跑出來,揮舞著臨時縫製的孟加拉國旗,孩子們爬上坦克,把花環掛在炮管上,雖然他們的信仰不同人,但是這些在巴軍屠刀下幸存的孟加拉人,卻是發自內心的歡迎著來自異國的軍隊。
在很多人看來,印度軍隊甚至就是他們的解放者,把他們從屠刀下拯救出來的解放者。
也正因如此,遍地都是“帶路黨”,曾經的鄉村郵差,現在帶著印軍特種部隊繞到巴軍防線背後,甚至就連同東巴警察局的警長,都偷偷打開軍械庫,把步槍分給遊擊隊,而他們自己也加入了遊擊隊。
一隊巴軍士兵試圖乘船渡河逃跑。但是他們剛靠岸,就被漁民伏擊了。這些漁民用的甚至不是槍,而是漁網——他們把巴軍士兵纏住,然後按進河邊的淤泥裡,一個接一個淹死在泥水中。
在吉大港,曾經協助巴軍鎮壓民眾的親巴準軍事組織拉紮克民兵成員躲進了貧民窟裡,可是第二天,他們的腦袋就被掛在了菜市場的肉攤鉤子上,旁邊用孟加拉語寫著:“叛徒的代價”。
而與此同時,東巴警察的集體叛變,更是讓東巴的局勢雪上加霜,有時候一整個警察分局的警員突然會調轉槍口。他們先是假意配合巴軍護送補給車隊,然後在半路上引爆了埋在路邊的自製炸彈,接著用步槍射殺幸存的巴軍士兵。
“我們受夠了,”
一名警察對印度記者說道:
“他們讓我們逮捕自己的鄰居,然後看著他們被刺刀捅死……現在,該輪到他們嘗嘗子彈了。”
憤怒早就在東巴各地積聚著,現在印度軍隊不過隻是恰到好處的出現在戰場上,他們不是在打仗,他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或者說,是火星,一下點燃了東巴的乾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