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風雲激蕩之中,每個國家都會根據自己的立場做出相應的決策與調整。
這一年,南亞次大陸注定將會吸引全世界的注意力。
從年初的“南亞核危機”到隨後的“東巴危機”,上千萬難民為逃避戰爭逃往印度,印度開始在印巴邊境集結軍隊,進行軍事演習。在隨後的幾個月中,戰爭的陰雲就籠罩著這片土地。
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於10月23日啟程開始對美、法、英、西德、比利時、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進行為期三周的訪問,以摸清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底牌。
為什麼沒有前往SEA,因為雙方的關係仍然處於“冰封期”。
而英迪拉的這次訪問,也被人視為——對巴國軍事行動前的摸底行動,伴隨著時光進入11月,幾乎所有人都在猜測——兩國誰會打響第一槍。
幾乎所有人都相信,戰爭必定會在這個冬天打響,因為在冬季,大雪會封住喜馬拉雅山口,這會阻止大國軍隊進攻印度。
所以,從時光進入11月起,南亞次大陸每天都在吸引著世界各國的注意力。到此為止,雙方的兵力部署基本完畢。
雖然大雪如期封住了喜馬拉雅山口,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早就完成集結摩拳擦掌準備介入東巴戰爭的印度軍隊仍然沒有動手。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突然,亞洲電視台上播放的東巴新聞,讓新德裡的印度高層興奮的差點沒載歌載舞的跳起來。
“天神保佑,我們贏了!”
英迪拉.甘地興奮的叫嚷著,儘管並不知道,為什麼亞洲電視台會拍攝並且把發生在東巴的暴行揭露給全世界,但是她知道,在這一刻,印度贏定了!
隨後,她就給印軍總參謀長薩姆·馬內克肖打去電話,在電話中,可以聽得出來,對方也非常興奮。
“好了,將軍,我認為我們的計劃可以開始了,你覺得呢?”
“是的,時機已經成熟了,全世界都會站在我們這一邊。”
12月3日,
這天淩晨。
印度西部邊境,焦特布爾空軍基地。
四十六架米格21和二十四架蚊蚋戰鬥機在跑線上低沉轟鳴,渦噴引擎噴出長長的尾焰。地勤人員快步穿梭,最後一次檢查“堪培拉”輕型轟炸機以及獵人戰鬥機轟炸機掛載的炸彈和57毫米火箭巢。飛行員們圍在戰術板前,聽著最後的任務簡報。
“目標:巴基斯坦的空軍基地、薩戈達機場、拉菲基。”
指揮官的手指重重敲在地圖上,看著飛行員們說道:
“低空突防,利用地形掩護,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接著,他的話音稍頓,然後說道:
“我希望你們明白,現在全印度都在渴望著我們的勝利,今年我們經曆了太多的挫折,但是現在,我們一定要贏!”
在夜幕的掩護,數十架戰機以樹梢高度呼嘯掠過印度西北部沙漠。米格21的三角翼在月光下泛著冷光,蚊蚋戰鬥機則像幽靈般緊貼地麵飛行,因為邊境地區的地形複雜,巴軍的雷達除了少部分是購買自西方的雷達之外,大都是大國援助,那些老式電子管雷達根本無法排除地麵雜波,自然也就無法捕捉它們的蹤跡。
“鷹群注意,十分鐘後進入巴領空。”
長機的無線電裡傳來冷靜的指令。
巴國邊境的防空雷達站毫無反應——印度人選擇了最危險的航線,從信德省的荒漠峽穀切入,那裡的地形崎嶇,雷達盲區眾多。
而此時,巴國空軍基地裡的巴軍基本上是一無所知的,他們大多數都在睡夢之中,即使在戰備中又怎麼樣?
人總歸還是在休息的。
淩晨4點21分,第一批炸彈落下。
巴軍的防空警報剛拉響的時候,跑道就已經被炸成火海。獵人戰鬥轟炸機發射的火箭彈精準命中停機坪上的F104、F86以及F6戰鬥機,燃油和彈藥連鎖爆炸,橘紅色的火球衝天而起。地勤人員尖叫著四散奔逃,高射炮手還沒就位,第二波攻擊已經來臨。
“目標摧毀!重複,目標摧毀!”
一時間,天空中的電波中,儘是飛行員興奮的尖叫聲,他們的嗓音因過於激動而微微發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