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技術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對於此,李毅安並不懷疑,畢竟,曆史早就證明了這一點。
或許對於中東采油國來說,他們可以靠來為所欲為,但是如果以鋰電池為核心的電動汽車能夠在這場石油危機中走進千家萬戶,那麼,未來電動汽車就會和汽車分庭抗禮。
這種分庭抗禮不僅會打擊美國的石油美元基礎,而且還會帶來一個龐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就像SEA現在擁有2700萬輛汽車,每年消耗七千萬噸石油,英國擁有1500萬輛汽車,他們每年消耗4000萬噸石油,法德兩國差不多也是這個基數。
如果有一半的車輛因為油價高漲,換成電動汽車,那麼對石油對家庭生活的影響就會被大大降低,就會從生活的必須品,變成普通商品,如果沒有了“必需品”的信仰,那麼還有石油霸權嗎?
在回官邸的時候,李毅安的嘴角輕揚。
其實,哪怕是在去年,在傑森帶來那個信息的時候,他就想象過構建“石油雙彙體係”,就是把南元或者大洋英鎊納入其中。
可是現在呢?
麵對決心吃獨食的美國,能做的確實不多。
打不過就加入,是一個選擇。
打不過就破壞,那也是一個選擇。
對於SEA來說,這無疑是雙贏一方麵SEA擁有超過4億噸年產量的海外油田,在石油危機中,漲價基本上等於左手倒右手。
而另一方麵,電動汽車領域的三電係統——電動機、電池以及電控係統,SEA是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利用石油危機,推廣電動汽車,從製造業上獲取高額利潤,不比石油香嗎?
而且,在電動汽車上,SEA不僅有技術上的壟斷優勢,而且還掌握著世界大多數鋰礦。
兩者相加,不搞新能源車,合適嗎?
既然美國想抓住石油,那就給他們來個釜底抽薪吧。
想到這,李毅安臉上的笑容變得越發的燦爛起來,他就這樣看著車窗外,心裡自言自語道:
“技術,最關鍵的還是要有技術,有了技術,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啊!”
……
有時候,現實就是如此,但是有了先進的技術,並不一定可以為所欲為,但是有了先進的技術,而且還是行業的先行者,卻可以通過製定標準來為所欲為。
就像在航空領域,SEA航空管理局早在十八年前,就製定了噴氣式客機的各種標準,並且不斷完善,而這一標準因其現代性,被美國的AFF采用,並且被世界各國認同。
而這些航空標準的原始製定者,正是南洋航空工業公司。它甚至可以影響AFF的標準。
比如FAA的“60分鐘規定”——要求雙發飛機在單發失效的情況下,能夠在60分鐘內飛抵最近的備降機場。這項規定是為了確保飛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在發動機失效時無法及時降落而製定的。
為符合規定,雙發動機飛機在長距離航線上往往不得不繞道而行,也不能執行一些沿途備降機場不足的航線。
而為了研製新一代飛機,南洋航空工業根據發動機技術的進步,以及幾十年來的實際經驗為基礎提出修改建議。
隨後SEA航空管理局首先采用這一建議,去年FAA修訂ETOPS規定,把雙發延程運行限製時間延長到180分鐘,但必須達到更嚴格的要求。ETOPS180令世界95%麵積都能夠執行雙發延程飛行的航班。
隨後歐洲聯合航空機構、國際民航組織和其他國家的航空部門均跟隨這套規定。
這正是做為標準製定者的優勢所在。
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
其實,一流的企業是全都要,不做選擇題的,既要製造標準,還要做品牌,更要做好產品。產品不好,光有標準又有什麼意義?
這一點,在南洋航空工業公司的身上,再明顯不過,作為世界上唯一能夠與波音分庭抗禮的航空製造企業。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它建造了太多的成功的機型,從開創噴氣時代的C717到大型噴氣客機C707,再到被稱為“史上最優越雙發飛機”的C727——它充分借鑒了波音的B437的成功設計同時也取長補短:采用了更寬的客艙尺寸以增加乘坐舒適性;它開創了客機運用電傳的先河;它是第一款放寬靜穩定度設計的客機;它還創新地引入了飛行包線保護,得益於電傳的設計,還在C727上引入了側杆操縱,並延續至今,而它的駕駛艙設計是如此的優秀,以至於現在在研製C737的時候,仍然沿用了它的設計。
“C727太成功了……”
作為一名飛機工程師,林躍楚十年前研究生畢業後,就進了航空工業公司,不過他並沒有參與C727的研製,但是卻見證了它的輝煌。
“它的設計實在太過優秀,幾乎完美平衡了經濟性、舒適性和通用性,最終成為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客機。如今,我們在德國漢堡和美國莫比爾都建立了C727的總裝線,它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南航工的搖錢樹。”
“可是它太小了,它是一款單通道雙發中短程150座級客機,隻是一款成功的支線飛機而已……”
杜澤雲指著眼前的這架大型的寬體飛機,說道:
“所以,我們才研製了C737——世界上第一款雙發雙通道寬體飛機。”
這是世界上第一款雙發寬體客機,也是第一款兩人製的大型客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架裝配翼梢小翼的客機,還是第一款具備風切變告警功能的客機。它開創了客機使用複合材料的先河,其機翼是所有亞音速商業飛機中最符合空氣動力學的。
作為一架300座的飛機,在這個年代,再大膽的設計師也會給它安上三台發動機。然而,極具創新和進取精神的南航工的設計師堅持了雙發的理念,當然,這也是得益於BMW新研製的大型渦扇發動機。有了它,它才不至於成為一隻不會飛的鐵鳥。
“空客公司的A300,也是雙發寬體客機……”
林躍楚適時的提醒道。
“他們好像也是在今年試飛吧。”
空客公司是法國、德國以及英國聯合成立的商務飛機製造企業,隻不過其從成立以來就伴隨著磕磕絆絆。
“他們的飛機也許會成為我們的競爭對手。”
“誰知道呢?”
杜澤雲用頗為輕鬆的語氣說道:
“他們或許會試飛,但也許僅僅隻停留在試飛階段。彆忘了,英國已經退出了這個項目。”
因為超音速飛機又是公認的“民航的未來”。如何把有限的雞蛋投入恰當的籃子裡,就成了英法兩國政府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隨著英國羅羅公司宣布將不再考慮專門為A300項目研製發動機後,英國政府也宣布退出該項目,並不再對該項目提供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