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無論相貌身材還是氣質,她都差的太遠。
人家璿姐這麼打扮依然美的冒泡,自己打扮成這樣P上兩個小時也變不成校花。
王盼盼正感歎自己什麼時候才能有點女人味,這時張有為敲開西側辦公室的門。
“管樂組早會。”
一個短暫的會議過後。
“大家回去都試一試,有什麼問題及時群裡反饋。”
散會的路上,每一名管樂老師手裡都多了一支新樂器。
樂器的牌子叫雷普特,聽起來很有貼牌樂器的味道。
會議上賀一鳴強調這是本次音樂會讚助商的樂器品牌,而且不出意外未來昱東校區要主推這個品牌的樂器了。
隨著加課的學生們陸續到來,昱東忙碌的上午開始了,
九點整,李安在教室裡等來了遲俞母子二人。
針對遲俞昨天在小組排練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今天這堂課他著重訓練了對方的節奏。
節奏是由長短與強弱拍位所構成的運動形式,是音樂的靈魂與脈搏。
同時也是大多數琴童學習音樂道路上的巨大阻力。
據不完全統計,一千個琴童裡麵大約有七百人掌握不好節奏。
而這七百個孩子所存在問題大體隻有一種。
掌控不好音符的時值。
以遲俞為例,用接水打比方。
將一個全音符的時值比作一個空瓶,正確的演奏需要將這個瓶子注滿水,即在演奏中彈滿四拍。
遲俞的問題是習慣性把水接到三分之二甚至還不到的一半的時候就把水龍頭給擰住。
這就使得演奏出來的音符長短缺斤少兩,從而導致處於動態中的節奏變得紊亂,最終讓音樂向著不可名狀的方向發展。
在我的祖國重奏中,遲俞擔負著相當部分的此類片段,他的錯誤演奏行為會讓整個音樂的和聲走向出現不平衡。
就像三足立鼎,缺一足便鼎塌。
而造成此種問題的因素又較為繁多。
通過對遲俞堂課的觀察,李安發現遲俞在他的嚴加盯防和節拍器的雙重壓迫下,是能夠做到將水接滿而不溢出的。
由此他大致判定為孩子的問題是由於之前在學琴的過程中自身馬馬虎虎,老師也疏於管教,並非天賦問題。
就這麼的,一個小時的課堂訓練結束時,遲俞的大部分問題已經得到有效解決。
孩子的進步當媽在一旁肉眼可見。
用她的話說,孩子彈得比昨天晚上她在家聽到的像樣多了。
“辛苦了李老師。”
李安老師擦了擦鬢角上的汗水,“您客氣,小遲實際很聰明。”
聽到這話遲俞媽媽忍不住樂了起來,不管對方這話有幾分真假,但田宇就從來沒和她這麼客套過。
不僅如此田宇給她的感覺就是對自己的孩子不夠重視,一點都不像李老師這麼熱情。
遲俞媽媽心裡一比對,再加上田宇那邊病休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結束,萬一到時候再耽誤孩子的學琴進度怎麼辦。
她左右心一橫決定給孩子換老師。
“李老師,乾脆以後讓遲俞跟著您學吧。”
遲俞媽媽看李安說道。
李安看了眼遲俞,發現孩子表情沒什麼變化。
接著又看向遲俞媽媽輕描淡寫道,“我這邊沒問題,不過這裡建議您還是回去和孩子商量一下再做決定,中途換老師對孩子學琴是件大事。”
多的他沒有再深入。
“如果你們決定好了直接和學校申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