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話讓榮格也連連歎氣,他說道“我這兩天也受到監控。甚至有人闖進我家安裝竊聽器。
家裡的監控錄像拍下這一幕,可我報警也沒用。警察來看過,說會調查。可過兩天警局卻打電話來讓我配合fbi的調查。
我全家都被嚇的要死。因為竊聽器就裝在書房,可我竟然不敢去拆了它,隻能不再進去。這明明是我家,可我沒有任何安全感。”
身處困境的兩人本想相互安慰,結果聽了一堆消息反而心情更糟。朋友在手機裡直白表示“我們現在的通話或許都被監聽。”
這話算是徹底斷了榮格繼續聊下去的心思,他覺著自己確實沒法在洛杉磯待了,必須趕緊離開。唯一的選擇恐怕就是回大陸。
第二天,榮格到學校表示自己願意加入‘合作辦學’計劃,並希望儘快全家前往上海。在他想來,不管怎麼樣先避避風頭也沒錯。
‘加州理工’校方對此倒是特彆高興。他們目前等於‘賣豬仔’,賣一個出去就騰出一個教職崗位,既滿足fbi的要求,又讓其他教職人員有晉升的位置。
等到四月下旬,榮格全家辦好入境簽證,乘坐飛機前往中國上海。‘聖光大學’籌備組派人到虹橋機場接機。
從下飛機開始,榮格就發現——哇,一彆十幾年,上海真的不一樣了。雖說在網絡和新聞裡也看過,但現場體驗完全不同。
榮格兩個孩子是地道美國人,隻會說英語,漢語聽得懂但不會說。他們從落地就挺好奇,東看西看瞧個不停,私下低語,頭一句就是
哇,這裡好多中國人,比華人街還多。
接機人員非常熱情,一路幫忙介紹,還把當前學校籌備的狀況簡單說一說。
首先,自然是政府對此非常重視。不管是帝都部委還是地方政府,基本上能開綠燈的都簡化手續。
人員,資金,場地,規劃,這些從去年末就開始進行。
“學校建設周期至少要兩年,但‘聖光’決定借雞生蛋,先借用上海本地院校的校舍教學樓和設施,把架構先搭建起來。
今年七月,我們將開始對外宣傳,九月招生。主要是物理化學等基礎自然學科和計算機和高新材料等應用學科,初步招一百名博士,五百名碩士,五千名本科生。”
接機人員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說這話時滿麵紅光,自信又高興。榮格對他說出的數字極為驚訝,問道“五千名本科生,招這麼多?”
哈哈哈接機人員大笑,靦腆的撓撓頭,“最初做規劃時,學校籌備組隻打算第一年招個幾百人意思意思。而且集中在碩士博士上。
但總部那邊看了我們的計劃,直接在招生人數上加個零。這確實有點嚇人。
其實我們並不是完全從零開始辦學,而是選擇兼並一批上海當地的大中專學校乃至技校職校,在原校基礎上進行改造。
很多學校設施都是現成的,隻要把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整合好,兩年建立一所綜合性大學真的可以辦到。”
榮格聽著卻搖搖頭,他很清楚辦大學的難度,這不是光有基礎設施就夠的,還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聖光’有足夠的錢來辦校嗎?”
哈哈哈接機人員又是大笑,“‘聖光’可是做石油生意的,國家特批給了它進口美國石油的配額,光是這個配額就賺大錢了。
從今年起,中美很多貿易要經過‘聖光’。比如大豆和玉米,這又是非常賺錢的生意。此外‘聖光’經常能搞到些國內急需的貨,也是利潤極高。
最近‘聖光’打開了前往俄羅斯和中亞東歐的貿易線,大量出口機電產品,進口當地農產品和礦產。中歐班列的發車數量快速增長。
我們公司賺了錢就花,還拚命的花。可給人感覺是花的越多,賺的越多。連銀行都隔三差五就發貸款,動不動就幾十個億,全被花出去了。”
接機人員對自家集團極為自豪。在榮格心裡,這‘聖光’簡直就是背景深厚的超級集團。它涉足石油,糧食,物流,教育,半導體,擁有極其龐大的能量。
車輛一路開卻沒進上海市區。榮格在國內也有朋友,電話裡聯係一番,就問接機人員要去哪裡?
呃接機人員忽然不好意思,訕笑後語氣弱了幾分,“我們‘聖光大學’分好幾個校區,不同院係在不同地方。
考慮到市區內地盤太貴,所以幾個校區都比較遠。榮先生來自‘加州理工’的工程和應用學院,目前也被選入相關院係籌備組。
這‘聖光’工程和應用學院是全校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目前選的校址在”
接機人員掏出手機點開導航讓榮格自己看。榮教授瞄了眼,驚訝道“我們這是跑到嘉興了。”
“不不不,沒到嘉興,就在嘉興市下的嘉善縣邊上。還在上海市範圍內,也算黃浦江邊啊。主要是這裡地價便宜,方便日後擴建。”
榮格一愣,看看地圖,心中暗道“我好歹是讀過書的人,怎麼也是混到教授級彆。你這學校弄的兩邊不靠,還不如去嘉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