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金浪作為這批貨的‘貨主’,也跟著從帝都來南京。看著巍峨如山的萬噸自由輪停靠碼頭,他既欣喜又感歎,“陳部長,你們得抓緊時間培訓和擴編人員了。”
陳部長咧嘴大笑,“肯定的,我們打算從乾部和軍隊中抽調一批勞模進行強化學習,在上海和帝都各建一座燃煤電廠。”
蕭金浪咧咧嘴,還是提醒道“一批隻怕不夠。因為接下來每個月都會有十艘遠洋船隊會從美國出發,第二支船隊其實已經上路了。
今年全年,將會有至少十台三十萬千瓦以上的燃煤發電機組運抵。也就是說你們可以規劃十二座中型電廠,需要招募好幾萬名懂電力技術的工人。”
十二座?
陳部長原本挺開心的,已經把建設兩座大型燃煤發電廠當做今後兩年的工作重點。那曉得周青峰這個家夥在美國壓根不是撿破爛,簡直就是搶劫。
“你們怎麼能弄到十二套三十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陳部長覺著這種設備價值千金,能買到一套就非常了不起。
可蕭金浪這批人一口氣弄來十二套,還都是配套極其完整的電力設備。這能力過於強大,完全是給新中國送上十二粒十全大補丸。
老蕭嗬嗬歎了聲,大概猜到周青峰乾了什麼——那缺德小子絕對是把美國人在二戰期間搞的戰備庫存給洗劫了。
戰爭期間,美國不惜工本的把工業生產能力發揮到極致,不單單造了一大堆軍事裝備,同樣也包括大量工業設施。
但沒人能像轟炸德國日本一樣進攻美國本土。這些工業設施就排不上用場,隻能轉做戰備庫存。
以周青峰的職位,低價弄走這些戰備庫存是輕而易舉。隻是現在國內不單缺設備,更缺合格的工人。
蕭金浪已經提醒總理要加快工業人口的培訓,必要時從國外吸收受過高等教育的華人華裔歸國,又或者送一批人去蘇聯和東德留學,乃至外聘一批社會主義陣營的技術人員。
總之不要怕欠債,先把工業建設起來比什麼都重要。以後還債也不用可憐巴巴的從農民身上弄糧食,工業品價值比農產品高得多。
特彆是蘇聯輕重工業畸形,生產些家電和紡織品都能很輕易賣出去。對於中國這樣的農業國而言,用糧食還債實在太虧了。
陳部長不清楚蕭金浪背後的想法,他隻震驚於自己即將要麵對的十二套燃煤發電機組,一時間腦子嗡嗡響。
“十二套,怎麼可能有十二套?這得花多少錢啊?”
“不花錢,這都是我們贈送的。國內隻管拿去用就好,儘快讓設備造福人民,就是對我們所有努力最大的回報。
我們不但弄來了發電設備,還有一座大型修船廠,兩座年產五十萬噸的鋼鐵冶煉和型材加工設備,兩套礦山開采設備,以及幾萬部車輛和機床。
這些東西都將在今明兩年從海上運過來。這些產業至少能支撐三百萬的工業人口,讓我們的國力在五年後增加三四倍,甚至更多。”
這聽起來過於神奇,但新中國底子太差,稍微在工業上有些投資,初期增長都是爆發式的。郭部長覺著不可能,但有周青峰在,這絕對可能。
現在可是美、蘇、東德,幾個工業國在聯合‘伺候’國內的建設。隻要膽子夠大,超越式發展是完全沒問題。
陳部長已經沒空聽蕭金浪後麵的話,振奮之餘急著跟隨行人員討論,要把之前的電廠建設項目通通推翻。
燃料工業部的乾部相信會有十二套三十萬千瓦發電設備在今年內運抵。如果設備到了卻沒人用,這就是黨員乾部的巨大失職。
辦工人夜校,建電力中專,動員城市的知識分子,聘用外籍技師,各種土洋結合的辦法紛紛冒出來,想法更周到更有可行性。
蕭金浪忍不住帶著點高高在上的態度,想表述一番自己的功勞。可看到郭部長爆發的工作勁頭,他便停止了虛榮的自我炫耀。
來建國初也大半年了,‘聖光’的十幾號人深入到這個世界的方方麵麵。蕭金浪更是看到了土共強大的組織能力。
主席說過,“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
這句話一點沒錯,新中國的發展對此做了最好的證明。比如國民黨三十幾年也沒修好的成渝鐵路,共產黨掌權後兩年就修好了。
沒有‘聖光’這批人,也不會改變這個事實。
“唉,慚愧。我又有什麼資格在老前輩麵前得意?”蕭金浪也算當過大官的人,此刻心裡默默自嘲,“跟他們在一起,很自然的會爆發出強大的活力和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