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
寬闊的白玉廣場上。
約莫有三四十個年輕的小太監彼此捉對廝殺,對練拳腳。
呼哈之聲,連綿不絕,讓人有種置身禁軍大營的錯覺。
“練得有模有樣。”
趙穆立在暖閣上方,臉上流露讚許之色。
雲漱玉的辦事能力毋庸置疑,選人眼光也頗為不錯。
這些小太監服用虎狼丹,修煉天罡童子功。
短短幾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各個氣力悠長,龍精虎猛,完全不輸給凡境五重的築基武者。
原本都說,十年錘形,十年淬體。
放在趙穆這裡,就變成了三日煉體,五日築基。
效果之快,令人震驚。
“這些人當中,劉進和穀大勇的進境最快。”
“距離真氣外放,發出百步神拳的凡境六重也不遠了。”
趙穆目光犀利,隻是粗略掃過,便大概判斷出每個人的武道境界。
他用天子望氣術辨認根骨,發現最早一批的八個人資質都不錯。
後麵的幾批稍微差點,不過也沒什麼妨礙。
在趙穆的設想中,天罡童子功隻是起步。
等到體魄足夠強壯,還有黑天書的煉神之法,古陵逝煙的《洗脈雙卷》。
運氣夠好,說不定能養出幾個先天大宗師。
“閹人本是先天之中缺少一點純陽。”
雲漱玉雙手捧著金盞,呈上瓊漿美酒,笑著說道:
“可殿下所傳授的那門《天罡童子功》,卻是把還未破身的那一口純陽之氣提煉出來。”
“練至大成,陰陽並濟,金剛不壞,稱得上極為精妙。”
“世人都說,太監修煉武道,終其一生隻能停留在凡境八重,難以突破先天大宗師。”
“殿下卻能打破常規,想前人未想,做前人未做之事,武學造詣實在令人佩服。”
趙穆接過金盞,飲了一口瓊漿美酒,沒有把這番奉承話放在心上。
他隻是依靠各界功法,神妙丹藥。
有虎狼丹洗髓伐骨,強壯體魄。
天罡童子功練出內力,蛻變真氣。
再加上每日大內供應珍貴油膏塗抹全身,連續服用補益氣血的藥膳。
這幫小太監能有如此迅速的進步,也在情理之中。
“皇城大內坐擁許多資源,培養高手其實並不算難。”
“隻是說凡境七、八重以上,就要看功法、根骨和自身毅力等方麵,並非人人都可成就。”
趙穆心念轉動,不由想到六大聖地。
一座王朝有億萬黎民之供養,就已經豪奢無比。
那些聖地,怕是更有過之。
“紫霄宮,須彌山和上陰學宮傳承萬載,天下萬民供養於它們。”
“簡直難以想象,能夠積累下來多少的金錢財富,武學秘笈和天材地寶?”
趙穆心中情緒複雜。
大周立國兩百餘年,各州郡縣的百姓,連個人溫飽尚且都很艱難。
最底層的百姓辛勤勞作,所得十之八九都被地主富戶所拿走。
後者再被世家門閥,當地官員盤剝索取。
如此一來,層層往上。
說到底,最後還是歸於六大聖地。
“難怪他們要操縱王朝氣數,每過數百年一個輪回。”
“把一切推倒重來,借此保證聖地長久穩固。”
趙穆收攏思緒。
這些天,他不止是待在東宮享受生活,等著登基大典,還要批閱中書省呈上來的奏章。
對於大周王朝的境況,也算是有了清晰的了解。
論疆域之廣,大周位於神州四國之首,占據天下二十六州。
其下郡縣成千數萬,基本都靠地方自己管理。
世家門閥,望族寒門。
利益關係盤根交錯,複雜無比。
加之沒有科舉,選官全靠德名品評。
注重家世、行狀和品級。
故而,民間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之說。
“古往今來也不是沒有人想要改變,隻可惜阻力太大,難以實施。”
趙穆感慨道。
“都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可要治沉屙需得下猛藥。”
此時,他才算有些明白。
為何武安侯一心想要掃蕩世家門閥,再造日月乾坤。
萬載之枷鎖,壓在王朝、蒼生之身。
實在是苦不堪言。
“革鼎!變法!”
趙穆思緒浮動,對於元皇所創出的《皇天聖典》,又有嶄新的領悟。
皇天在上,一視同仁。
革故鼎新,改朝換代。
心有所悟,他所凝聚而出的三十六重至上天穹,也隨之產生變化。
仿佛融入皇天之道,模糊不清的天穹忽而凝實。
金光萬道滾紅霓,瑞氣千條噴紫霧。
堂皇正大,煊赫浩蕩。
甚至有一座若隱若現的高大門戶,矗立其中,鎮壓虛空。
“殿下的武功當真深不可測。”
雖然類似的話,雲漱玉已經說過許多次了。
可每每看到十皇子顯露手段,她依然會生出這樣的感慨。
“我們與殿下同樣都是練武,可感覺不是一回事。”
雲漱玉內心之中,已經把趙穆當成傳說中的謫仙,與生俱來便有神通。
否則無法解釋,那些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上乘武功。
趙穆閉目沉思,三十六重天穹層層演化。
囊括四方八極,無所不包,無所不容。
此等異象,立即震動皇城大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