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陳摶傳_家族修仙,從一枚銅錢開始說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二十四章 陳摶傳(1 / 2)

家族修仙,從一枚銅錢開始說起!

屏幕接著演繹下一個故事。

還是一個專門的名人傳。

陳摶,彆號扶搖子,是毫洲真源人。

他五歲時還不會說話,人稱“啞孩兒”。

一天,他在水邊遊戲,遇到一個青衣婦人,自稱毛女。

毛女將陳傳抱到山中,喂了幾口瓊漿玉液(一說乳汁),陳傳從此心竅開爽,開口說話。

毛女又將一本書投入他的懷內,並贈詩一首“藥苗不滿笥,又更上危顛。回首歸去路,相將入翠煙”。

陳摶本不會說話,這天回到家中突然念出這四句詩來,父母大吃一驚,忙問從哪聽來的,陳摶說是毛女所教,並取出書來,原來是本《周易》。

陳摶好讀易經,手不釋卷。

他一生修道,編寫了導養、還丹為主要內容的《指玄篇》八十一章,並致力於導養之道。

他近一步發展了道教修煉之法,創作出《無極圖》等一係列圖式,以“順以生人”,“逆以還丹”的理論體係來探究生命的起源,尋找延年益壽之方,因此被後世道教徒尊奉為“陳摶老祖”。

陳摶通曉了八卦大意,從此無書不看,飄飄然有出世之誌。

十八歲那年,父母雙亡,他於是拋散家財隱居山中。

後來夢見毛女傳授他煉形歸氣、煉氣歸神、煉神返虛的大法,便遵命奉行。

士大夫們不遠千裡慕名而來,陳摶卻側身而臥,不予理會。

眾人見他鼾聲如雷,都紛紛歎息而去。

後唐明宗皇帝聽說了他的高名,禦筆親書派使者持詔征他出山。

陳摶不違抗聖旨,隻得來到洛陽謁見天子。

見了天子,陳摶卻不拜,滿朝文武大驚失色,明宗卻不怪,感歎說“高士是不用長禮來對待的”。

就將他送到禮賢賓館,釋心照料。

陳摶一無所用,早晚隻在蒲團上打坐而已。

明宗三番五次駕幸禮賢賓館,有時恰好逢他睡臥,也不感驚動他,就回去了。

明宗心理知道他是一個異人,對他愈加敬重,想讓他擔任要職,陳摶根本不答應。

丞相馮道向明宗建議說“眼下正值風雪交加之際,陳摶獨座蒲團,必然寒冷。”

“陛下可派一使者,帶上一壇佳釀,再選美女三人送他佐酒暖足。他如喝了酒,要了美女,不愁他不接受官爵!”

明宗點頭稱是,從宮中選出妙齡少女三人,和美酒送去,”望先生萬勿推辭。”

陳摶欣然收下,開杯暢飲,對送來的美女,也不推辭。

明宗見了龍顏大潤。

第二天派馮前去加封官爵,但隻見三位美女在房中,早以不見陳摶蹤影。

馮問“陳摶先生哪去了?”

美女說“陳先生喝完酒倒頭便睡,五更時才醒,他說我們一夜辛苦,無物相贈,於是就提詩一首,讓我們回複天子,然後就飄然出門而去。”

馮隻好領三個美女回朝見駕。

明宗一看,那詩寫的是“雪為肌體玉為腮,多謝君王送得來。處士不興巫峽夢,空煩神女下陽台”。

明宗讀了詩,歎息不已,派人四處尋訪,毫無消息。

陳摶離開京都,一直走到均洲武當山隱居下來。

一天,有五位老叟來問他周易八卦大義,陳摶便傳授他們聽。

因見他們顏麵如玉,便求教導養之方。

五位老叟把蟄伏法傳給了他。

原來蟄伏法是模仿龜蛇一類動物入冬即蟄伏不食的方法,陳摶得了這種方法,就能辟穀了,有時一睡就幾個月不起。

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一天,五老對陳摶說“我們是日月池中的五條龍,受先生講誨之益,願送先生一個好地方。”

於是令陳傳閉上眼睛,將他夾在翼下,飛升而行。

陳摶隻覺得兩腳騰空,耳邊風聲呼呼,頃刻間腳跟著地,睜眼一看,不見了五老,自己落在西嶽華山的九石岩上,陳摶就此隱居下來。

華山道士見他的住處沒有鍋爐,非常奇怪,暗地裡觀察,見他終日無所事事,惟有鼾睡而已。

有一次,道士幾個月沒見著他,以為他搬到彆處去了,來到柴房搬柴,卻見他睡在柴草底下。

又有一次,有個樵夫在山下割草,見山凹裡有一具屍骸,塵埃有一寸高。

樵夫心中憐憫,準備挖個坑埋起來。

拖起來時,卻認得陳摶先生,樵夫說“好個陳傳先生,不知為什麼死在這裡?”

隻見陳摶把腰一伸,睜開雙眼,說“正睡的快活,為什麼把我攪醒了?”

樵夫大笑不已。

華陰縣令王逵,親自來到華山求見陳摶。

到了九石岩,見光光的一片石頭,絕無半間茅舍。

就問他“先生的住處到底在什麼地方?”

陳摶大笑,隨口吟道“蓬山高處是吾宮,出即淩虛跨曉風。因此不將金鎖閉,來時自有白雲封”。

王逵要為他伐木建庵,陳摶堅決推辭。

後來這四句詩傳到周世宗耳裡,知道陳摶是為高士,特地將他召來,問他國運長短。

陳摶又吟出四句詩好塊木頭,茂盛無賽。若要長久,添重寶蓋。

世宗皇帝姓柴,名榮,木頭茂盛,正合姓名,又有“長久”二字,以為是佳兆,卻不知趙太祖代周為帝,國號宋,“木”添蓋了一個“宋”字。

宋朝享國長久,陳摶已經預先知道了。

世宗要將極品的爵位授給陳傳,陳傳不願意接受,堅決請求回山。

陳橋兵變時,趙太祖披上黃袍,登上了帝位,先生正好乘驢到華陰縣,聽說了這件事,在驢背上拍掌大笑。

有人問到“先生笑個什麼?”先生道“你們這些百姓的福運來了!天下終於太平了。”

有一天,陳摶在長安酒店飲酒,遇到趙匡胤兄弟和趙普三人也在飲酒。

陳摶見趙普坐在二趙的上方,就一把將他拉到下席說“你不過是紫壇的一個小星兒,如何敢占在上位?”

趙匡胤於是就問先生前程之事,陳傳道“你們兄弟倆的星比他大的多!”

趙匡胤因此非常自負,後來平定了天下,屢次派人迎取陳摶入朝,陳摶不肯,於是賜號“希夷先生”。

後來宋太祖死了,太宗即位,念及酒店奇遇,又召陳傳相間,並說好不用他行臣子之禮。

陳摶才隨使者進京。太宗向他求教修養之道,陳傳說“天子是一國之王,如果白日升天,對百姓有什麼益處?如今君明臣良,勤勉政事,施惠給百姓,就會萬世流芳的。”

太宗點頭稱是,對他越加敬重。

不久,陳摶就向太宗告辭,說二十年後再來見聖顏,太宗知道留不住他,便由他而去。

端拱五年,太宗皇帝在位二十年,還沒立下太子,心急如焚,思忖“惟有陳傳最能預言人事禍福,隻有請他來決斷這見事才好。”

正想到這裡,內侍報告說陳摶求見。

太宗大驚,請他進宮,問道;“先生這次來有什麼指教?”

陳傳說“老夫知陛下胸中有疑,特來為陛下判斷。”

太宗大笑道“我就知道先生有預測的眼力,今天果然如此!我正為立太子一事而煩惱不堪,襄王元侃寬容慈愛,有帝王之度,但不知福分如何,還煩先生到襄府一看。”

陳摶領命,才到襄府門前就回來了。太宗問道“先生為何沒有進去就回來了?”

陳摶說“老夫已看過,襄府門前來回奔走的人都有將相之福,何必再見襄王呢?”

太宗於是打定主意,即日宣召,立襄王為太子,就是後來的真宗皇帝。

陳摶在京都,有住了一個月,依然回到九石岩。

這時穆伯長,種放等一百多人門人,都築室在華山之下,朝夕聽他講授《周易》。

惟有五龍蟄法,陳傳並未曾傳授。

一天,陳摶命門人在張超穀口的高岩上鑿一間石室。

石室鑿好後,陳摶同門人一起前往觀看,隻見雲煙如翠。

陳摶心想“這就是毛女所說的‘將相入翠煙”了。

說完,屈膝盤坐在地上,右手支頤,閉目而逝。

門人於是製作了石匣盛放他的屍體,並用幾丈長的鐵索瑣住,安放在石室內。

門人剛一離開,那塊岩石自己崩塌,立刻變成了絕壁,隻見五色祥雲,封住穀口,幾十天後才漸漸散去,後人於是把這個地方叫做希夷峽。

宋徽宗宣和年間,道士徐知常遊華山,見峽上有鐵索垂下,便攀緣而上,來到石室。

見匣蓋砌側,打開一看,惟有仙骨一具,香氣逼人。

徐知常整好石蓋,攀緣而下,並上奏微宗,微宗便派徐知常帶上禦香一炷,欲取仙骨供養在宮廷。

盤桓數月,仙骨無覓,再無所見。

至此故事結束。

陳摶老祖,曆史上確有其人。


最新小说: 蒼穹都市的超能力者 蓮花樓:心願係統為您服務 我的道侶全是天命大反派 召喚武俠:大秦雲王,鎮壓群雄 胎劫雙生 玄鼎淩仙途 七零年代:嬌軟知青談戀愛賺大錢 渣男換娶綠茶後糙漢軍官惜我如命 穿成七零極品小姑子,她搞事搞錢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