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鹽鐵專營_我在大明改稻為桑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在大明改稻為桑 > 第八十六章 鹽鐵專營

第八十六章 鹽鐵專營(1 / 1)

我在大明改稻為桑!

相比古典的門閥製度(貴族製度),科舉製度其實是一種進步,哪怕到了十九世紀,歐洲人都對這種打破出身,不拘一格的選人用人製度稱讚不已。

但為什麼從後世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到魯迅的《孔乙己》,都對科舉製度大加鞭撻呢?

主要是經過長期的衍變後,科舉考試越來越狹隘,非但不能選拔人才,反而限製了人才的自由發展,使得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極度單一,人人都以考取功名為榮,其它的社會事務反而無人問津!

就以朱厚熜所出的這道題為例,涉及了漢武帝時期提出“鹽鐵專營”的桑弘羊,中唐時期改革“榷鹽法”的劉晏,宋代推行“熙寧變法”的王安石。

一些考生竟然隻認得一個王安石,這還是因為王安石詩名遠揚的緣故。

還有些考生雖然知道這幾個人,但對他們乾了哪些事一無所知。

這真不是笑話,科舉製度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些走火入魔,除了考試涉及的四書五經等儒學經典,其它書籍一概不看,甚至達到了“書坊非舉業不刊,市肆非舉業不售,士子非舉業不覽”的地步。

另外,由於明代理學盛行的緣故,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和《五經傳注》備受推崇,是士子們的必看書籍,至於其它的儒學流派,抱歉,都是異端!

彆以為獨尊儒術了,儒家就高高在上了,儒家內部也卷得厲害!

徐階看到這道題目的第一感覺是超綱了,因為會試和殿試都有策論題,但為了區彆,會試的策論題主要還是問答題,絕然不會超脫書本上的內容,隻有殿試時才會出這種開放性的題目,這就好比原本要到最後一關才出現的大魔王,提前跑出來給了勇者致命一擊!

原題是“漢之桑弘羊,唐之劉晏,宋之王安石,皆一時之能臣,雖兵事不斷,國家取用終不乏,何也?”

問的是漢代的桑弘羊、唐代的劉晏、宋代的王安石都是治理國家的能臣,雖然經常打仗,為什麼國庫取用不竭呢?

一些考生想,既然是問能臣,那應該問的就是選人用人製度,於是一篇洋洋灑灑如何選拔人才的文章出爐了。

還有一些考生想,既然是問“國家取用終不乏”,那應該問的是財貨的取用問題,於是一篇朝廷如何開源節流的文章出爐了。

真的如此嗎?

徐階會心一笑,因為上個月《大明日報》的頭版刊發了一篇文章,題目叫作“鹽鐵專營是否會與民爭利?”他恰好看過。

裡麵就提到了桑弘羊、劉晏、王安石等人,他們的共通點都是強化朝廷對暴利行業的介入,攫取錢貨充盈國庫。

看似與民爭利,但其實爭的是一部分豪強的利益,反而減少了對窮苦百姓的加稅,之後的曆朝曆代也沿襲了鹽鐵專營製度。

這篇文章也不是局限在討論鹽鐵專營上,而是借此延伸擴展到其它的暴利行業,所以這道題目其實問的是,考生如何看待朝廷介入暴利行業,擴增稅源。

實難想象那些考官看到從人才選拔或開源節流角度入手的文章是何表情,但肯定很有趣!

就在會試最後一場舉行的時候,內閣值房裡,也正在舉行內閣閉門會議,內閣閣員中除了夏言在順天貢院監考外,其他的五人都到了,另外六部尚書也被特邀參加。

朱厚熜坐在禦座上,掃視一眼在場之人,指向東南方順天貢院所在的位置問道,“諸位愛卿,你們可知此次會試的最後一題是什麼?”

在場之人你看我,我看你,心想這我們怎麼可能知道。

張璁接下皇上的話題,拱手道,“臣等不知,請皇上明示!”

朱厚熜一揮手,立時就有一名小太監舉著張貼有考題的板子走了進來。

“漢之桑弘羊,唐之劉晏,宋之王安石,皆一時之能臣,雖兵事不斷,國家取用終不乏,何也?”有人小聲默讀道,內閣裡立時響起一片小聲的商議聲。

剛擔任內閣首輔的蔣冕,臉色如舊,似乎猜到了皇上會來這一出。

朱厚熜顯得很有興致,提議道,“既然士子們在考試,那咱們也以此為題進行辯論,看誰的論點最為恰當!”

“誰先來?”朱厚熜問道。

首輔蔣冕給一旁的武英殿大學士毛紀使了一個眼色,毛紀微微點頭,起身拱手道,“桑弘羊推行鹽鐵專營,掠奪民財,致使民生凋敝,天下戶口減半,以今人觀之,實乃弊政,至於王安石的熙寧變法,其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更是有百弊而無一利!”

毛紀短短幾句話,便把桑弘羊和王安石貶得一無是處。

張璁剛想站起來懟毛紀幾句,卻不想被戶部尚書孫交搶了先,他站起來拱手道,“毛閣老的話在下並不讚同,天下戶口減半與桑弘羊推行的鹽鐵專營並無關聯,皆因彼時漢孝武帝連年用兵匈奴,遂有“師出三十餘年,天下戶口減半”之語。況且我朝也施行了鹽鐵專營製度,若如毛閣老所言,豈不是也要天下戶口減半?”

“至於王安石的熙寧變法,其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弊病雖多,卻也不是百無是處,更何況還有均稅法、市易法、保甲法等利法!”孫交繼續道。

聽到孫交的這番話,首輔蔣冕的眼皮直跳,話說這老小子到底站在哪一麵,怎麼跑去幫彆人說話?莫非他要改換門庭?

其實孫交也不想起來說話,純粹是毛紀所說的太偏頗了,硬生生將天下戶口減半的原因歸咎在鹽鐵專營上。

蔣冕隻好起身拱手道,“聖人雲,治大國若烹小鮮,昔日漢高祖劉邦建號稱帝,天下凋敝,生民百不餘一,欲求四匹同色馬為車駕而不可得,公卿皆以牛車代步,遂行無為之道,與民休息,曆文景二帝,天下欣欣沛然,有盛世之兆。然漢孝武帝好大喜功,又慕長生之道,改祖宗之法,連興兵事,又遣方士煉藥,以致天下騷動,幾可謂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蔣冕說的話很不客氣,就差指著人罵了,在他看來,天才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沿襲祖宗之法就可以,為什麼要瞎折騰,這不是沒事找事?

坐在禦座上的朱厚熜神色不變,依舊穩坐泰山,並表示我要是生氣,就算我輸。

縱覽曆代之興亡,恰恰在於後繼者的不思進取和一昧沿襲舊製,不知變則通,通則活的道理!

當然,那些瞎折騰的亡國之君不在此列!


最新小说: 強製愛!在快穿世界和老板談戀愛 驚溟俠記 勢師 穿越七零,強撩科研大佬拐帶仨娃 戰國小大名 神醫下山:美女總裁非我不嫁 刺客與書生 逼我做妾?我掀了破落國公府 熟透 渣夫下跪也沒用,你小叔叫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