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老大還要在重複的說上一遍,看來老大果真如自己所猜想,試探父皇是一種目的,應該還有更深一層的目的。
朱文寶有些猶豫了,要不要聽下去?
“太子明鑒,臣特意查閱了,這幾年京都府尹的案件和政務,發現有幾起冤假錯案,值得引人深思。”
隨後,左都禦史詹徽將京都府尹原田涉及案件一一羅列出來。
大明曆665年,京都有王氏商行私自販鹽……實則為冤枉。
大明曆665年,京都……
……
隨著幾個案件的陳述。
太子朱文奎嘴角掛起了弧度,點了點頭。
他內心明白,左都禦史詹徽不會無視放低,詹徽既然主動提到冤假錯案,那背後必然有其他關聯,有其他的重大發現。
朱文寶同樣也想到了,老大第二層目的應該就是冤假錯案的背後的人。
那首先可以排除是父皇了。
如果真是父皇,老大完全拿下京都府尹以此試探父皇就夠了,根本不需要再找出這背後指使。
因為,這不就是等於揭露父皇的短嗎,給父皇添堵。以老大穩重的性子,不會乾這種畫蛇添足的事。
想著,就聽詹徽的聲音。
“臣發現,所有的冤假錯案背後都牽連出一名叫王鐵的人。”
“……王鐵是鹽運司主事王佳的遠房堂親,在王佳府上任管家一職,平日裡穿金戴銀,為人多豪橫……”
“刑部……”
鹽運司!!!
這一刻。
朱文寶腦海中已經形成了風暴!
朱文寶已經來不及思考,老大為何要重複一遍。
他現在想的更多的是,鹽運司三個字!
鹽運司。父皇在位期間大明盛世到來,尤其是近十年年父皇逐漸對鹽進行了改革。
實行開中折色製,就是商人不用再到北部邊疆用糧食換鹽引。
前頭講過,當時是為了減輕朝廷負擔,糧食由商人供應邊疆衛,後來大明國力強盛,欣欣向榮,涉及鹽的鹽引率先取消。
改為了在內地直接到鹽運司用銀兩換取鹽引。
而商專賣製也是在鹽引基礎上,由鹽專商直接與灶戶進行交易,即官府不再向灶戶收鹽,改由商人則直接向灶戶購鹽。
自此,國家將收鹽、運銷之權全部交給商人,這是食鹽產、銷製度的重大變化。
不過因為鹽鐵乃是暴利,所以父皇又為了防止一家獨大,特意指出了幾家皇商,並且收取高額的稅收。
且每家皇商每年鹽的多少都是定時定量,富餘的鹽再由朝廷統一收購。
現在,朱文寶已經忍不住想要拔腿就走。
朱文寶更是忍不住心中狂罵。“狗日的詹徽,好好的太子婚是你不用心操持,天天琢磨一些歪門邪道。”
京都府尹,鹽運司,皇商。
那背後是不是還要牽扯出戶部?因為鹽運司歸戶部直轄,戶部尚書是顧呈祥是……
再加上對老大的認識,老大是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定是雷霆一擊。
鹽在改製也是國有!私自販鹽,輕則抄家……
誰能想到老大和詹徽所圖甚大,不僅拿下京都府尹以此試探父皇的意思,更能一舉重創戶部,牽製老二的黨羽甚至是直接斬斷。
直到此刻,朱文寶再也坐不住了,他既後悔自己為何要來東宮,還碰到了詹徽!
又很慶幸自己剛剛沒有選擇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