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崢嶸歲月!
三人去趙姨兒那找人借了兩輛三輪,一架板車,這些東西現在好借,隻要不是人家天天吃飯的家夥事兒,無非是個麵子問題。
本想自己載著老二拖著板車,讓他有機會就鍛煉一下,奈何三輪自行車,在小楊那邊屬於高端大件。
這貨不會騎三輪,隻能是陳冀生載著小楊拖著板車,一路奔廢料場而去。
至於老二老三,彆說三輪了、獨輪也成,每年除了自己家的白菜、燒柴,還得幫趙姨兒,處理居委會的鰥寡孤獨以及困難戶的白菜、燒柴。
所以奮勇衝鋒雖說好打架,但在居委會也有不少的擁躉,名聲不好但也絕對不是下三濫。
外溢的精力晨跑消耗不完,陳冀生騎車的時候,就加了點力,拐彎的時候,板車都開始漂移了。
要不是小楊臂力足夠,下盤穩定,兩人差點就讓板車給帶溝裡了。
到了廢料場的院子,北新橋老劉的三輪大軍已經走了,這個正好,兩不碰頭。
儘著兩輛三輪裝比較沉的器械,空的地方裝上搖椅、八仙桌,以及木料、品相實在不入眼的條凳。
將三人的車子摞的滿滿當當,給小楊的板車套了大繩拴在三輪上,陳冀生才打發三人離開。
他們走了陳冀生還得忙活,將前院倉庫的家具收了,稍微打掃一下淩亂的地麵。
又到後院倉庫看了一下,家具廠那邊應該還沒弄完,現做的東西總是有時限的。
收拾完了廢料場的院子,陳冀生依舊去軋鋼廠報道,昨天一車間的事情,還有後續,頭尾也要做全麵。
因為在廢料場那邊耽誤了時間,今天進廠已經九點多了,門衛那邊又有所改進,大門裡麵設了一道檢查崗。
以前廠子裡的廢料、小件,甚至於自己做的一些大件,基本是隨便拿。
偷偷摸摸的有、光明正大的也有,還有就是李懷德之前說的捎帶手的。
門崗多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些時候還得上去幫忙,或者跟著去卸車。
軍工項目落戶,自然有保衛程序,軋鋼廠之前做過類似的,李懷德自然也是熟門熟路。
除了門衛這邊加強了力度,廠子的工程科也沒閒著,院牆上也在架設鐵絲網。
因為是軋鋼廠的緣故,鐵絲網的架設也體現了軋鋼廠的特色。
用的不是普通的斜麵單層,而是倒人字型的雙層鐵絲網,進出都有障礙,一般監獄都沒有這樣的配置。
進了廠區,直接往廠部辦公樓走,對於李懷德在後勤方麵的本事,陳冀生也做了認可。
不僅是門衛加了檢查崗,廠區也在恢複、重建內部的檢查崗,不僅是項目那邊,而是全廠都做了分區。
每個分區都設有或簡易,或永久的檢查崗,人員雖說還沒到位,但標示牌、檢查章程、抬杆,已經布置到位了。
這麼快的速度,也在變相反應著軋鋼廠的主業不振,鐵管的抬杆,鐵板的標示牌,都需要車間去做的。
幾千人的廠區,檢查崗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二三十個,一兩天的時間做好,閒著的工人想必不少。
到了廠部,這次陳冀生沒去找李懷德,而是去了老楊辦公室,正事需要找正主。
昨天讓李懷德去,隻是給一大爺顯示一下力度,捎帶讓李懷德體味一下參與廠子一線工作的滋味。
處理車間的問題,李懷德隻是治標的人物,想要治本根子還是在老楊身上。
對老楊,陳冀生也不是太隨便,進門的時候,敲了兩下才推門進去,有些詫異的老楊正在看著文件。
“陳乾事,有事兒?”
摘下臉上的老花鏡,雖說眼不怎麼花,但領導們都時興這樣,帶著花鏡看一些數據類的文件,也不容易有疏漏。
將花鏡壓在文件上,看著坐在沙發上的年輕小夥子,麵對也就跟自己孩子差不多大的陳冀生,老楊卻在不斷的做著心理建設。
海軍技術尖兵、無所不能的戰友依靠、年輕有為的青年一代,紅色特務。
紅色特務不是紅色特工,這是老楊最終的心理建設結果,這個神秘且恐怖的稱號,才符合麵前的這個年輕人。
本以為隻是很隨意的一次問答,可摔門的那一刻,老楊就失去了對軋鋼廠的掌控。
這是他怎麼也想不到的結果,想到老領導至今讓他有些戰栗的電話,想到老鐘麵無表情的樣子。
一切的源頭跟中心,都是這個看上去有些英俊、陽光的黑小子,鄰家男孩的樣子下麵,卻是一隻擇人欲噬的下山猛虎。
“昨天下午一車間的事情,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