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新明錄!
眾人在提督衙門大堂坐定,項紹寬才問道“你是真的要殺李鋑麼?”
“是。”許緯辰點了點頭,“塞白理是漢軍旗人中最惡劣的那一類,已經死心塌地為清虜效命了,沒有爭取的餘地。”
“是啊,有些人想法,我們很難理解,那些死忠於滿人的漢人,少不得殺一儆百,以儆效尤。”許緯辰剛說完,溫如嵩便表示支持,這也讓在場的穿越者們感到有些意外,畢竟溫如嵩過往的發言,不是反對,就是號召彆人反對。
項紹寬聽完,又問劉國軒“劉都督,你的意思呢?”
“清虜殘暴,殺人難以計數,塞白理既是匪酋,其家人一並有罪,理應處死。”劉國軒麵無表情地答道。
“好,那就處死這一家人。”項紹寬見劉國軒也讚成,便下了決心。
“還有,那個朱萬化我也帶來了,一並處斬吧。”許緯辰又說道。
“對啊,這人也是個死硬派,我在定海的時候就想斬了他。”項紹寬忙了一天一夜,發現自己居然已經把朱萬化給忘了。
“不過呢,殺人也不能隨便殺,要充分榨取剩餘價值,把利益最大化。”
許緯辰這話,劉國軒照例是聽不懂,繼續默然不語,在場的其他人都笑了出聲。
“那你打算怎麼樣?”溫如嵩問道,“把這幾個人淩遲了?”
許緯辰搖搖頭說道“這倒不用,砍頭就行了。不過我們要準備一份文書,曆數這些人的罪狀,公之於眾,讓大家知道我們抗擊清虜恢複大明的決心,以此提振士氣聚攏人心。”
“說得對,那應該怎麼寫?”
“我們去年在東寧開會時,討論過如何處置清廷漢人官員的事,不過當時多是研究如何處置文臣,對武將沒有涉及。”許緯辰說著看了一眼眾人,“武將不像文官,其中多數人並不在乎身後之名,子孫也沒有讀書出仕的可能,對他們的懲罰要直接一些。文稿中不如就寫,這些人追隨清虜,屠殺中原百姓,死有餘辜,然後定個規矩,塞白理是一品大員,家人一並問斬,朱萬化不到一品,本人處斬,家人流放,以後也照此辦理。”
“流放去哪裡?”
“這個好辦,送回雞籠。”呂憲華說道,“送到島上就肯定跑不了,還能充實當地人口。”
項紹寬馬上表示同意“有道理,就這麼定了。既然是法辦,就由政令室處理吧。”
許緯辰點頭答應“行,細節上我還要研究一下。”
“對了,有件事情我想提醒大家。”孫廣越見李鋑的事情討論結束了,便站起來說道,“寧波府鄞縣是人才彙聚之地,我記得有很多人才住在這裡。”
“哦?你說說看。”
“明史實際上的總纂官萬斯同,大家總聽說過吧?”
“這個我知道。”說話的是常鎮業,之前一直協助許緯辰處理整編鄭軍之事,對整肅軍紀和後勤供應都頗有心得,本身又是銀行高管,因此陸希星總是和許緯辰要求把常鎮業從政令室劃歸後勤室,許緯辰當然不會同意,最後不了了之,所以究竟算哪一邊,他自己都不知道。
常鎮業緩緩說道“開明史館,康熙欽命的總裁徐元文延請萬斯同入史局,萬斯同以布衣參史局,不署銜,不受俸,’不居纂修之名,隱操總裁之柄’。”
“清人已開始修明史了?”劉國軒聽得有些雲裡霧裡,好奇地問道。
“呃……”常鎮業也發現自己說得太露骨了,沒有注意到劉國軒在場,隻能用話找補,“清人已有此意,尚未付諸施行。”
“總之,萬斯同,還有他的兄長斯年、斯選、斯大都是一時俊傑,總應該都請出來吧。”孫廣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