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朱家夼的朱順燈_軒轅新明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軒轅新明錄 > 第三十八章 朱家夼的朱順燈

第三十八章 朱家夼的朱順燈(1 / 1)

軒轅新明錄!

馮錫範的奏報內容很簡單,但事情卻有些複雜。

大半年來,馮錫範在山東剿撫並重,對流竄各地的盜匪加以治理,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整個山東境內的盜匪基本平息,連帶附近河南和北直隸保定布政使司轄區的盜匪數量也迅速下降。

前不久,在平息盜匪的途中,馮錫範親自帶兵到達登州府萊陽縣,在郊外某處剿滅了一股山賊土匪,斬殺了匪首,被裹挾為匪的百姓都釋放回家。被釋放的百姓中有個人請求拜見,說有機密事項告知,馮錫範一時興起,便單獨接見了這個人。

這個人自稱姓朱,叫作朱順燈,是萊陽縣朱家夼人,祖上是明懿文太子朱標第三子朱允熥。靖難之時,朱允熥有幼子朱載坤被太監王忠帶出宮廷,隱匿民間,最後在王忠老家萊陽縣落戶,長大成人,開枝散葉,如今朱家夼有朱姓人家幾十戶。在前明時,為了躲避官府調查,朱順燈的先人都跟著王忠姓王,清朝入關之後,不再擔心受到迫害,所以族人都複了朱姓。

馮錫範在密折中說,這個朱順燈還拿出了當年朱載坤身上佩戴的金鎖和如意為證,如意仍在朱順燈手上,金鎖隨密折寄來供軍機處勘詳。自己暫時未將此事告訴任何人,也叮囑朱順燈不要和其他人再說起。

毛淵明看完這份密折,大為驚訝,尋思良久,問常鎮業“那依你看,此事是真是假?我們應該怎麼處置。”

“真假難辨。”常鎮業搖頭說道,“這幾年冒認朱氏子孫的人不少,我們後來以皇帝的名義頒了詔書,說凡在清朝治下為民的大明宗室一律不再承認,冒認的人才漸漸少了。”

“但這個好像又不太像是冒認。”毛淵明皺著眉頭,一邊努力思考,一邊說道,“但凡冒認大明宗室的,必然是冒認某王府某支,都是選名氣大的。朱標一支在靖難之後,已經絕嗣,距今已有近三百年,若不是深知其中掌故的人,很難冒認。”

常鎮業看了看毛淵明,笑著說道“那你是想把這一村子人給認下來?”

毛淵明連忙搖了搖頭“認下來肯定也不行,都說了’凡在清朝治下為民的大明宗室一律不再承認’,怎麼能又認下來呢?”

“嗯嗯,我也是這個意思。”常鎮業說完,擺了擺手,又繼續說道,“不過,冒認彆的王爺後裔和冒認朱標後人的性質還不一樣。冒認宗室,無非是想圖個富貴,申飭之後趕走就是了。冒認朱標後裔,怎麼也有點影響現在的皇室正統地位。雖然就算朱標自己活過來,天下也不會交給他,但總得小心處理,不能讓天下人以為朱標一係還有人在。”

“說得也是。”毛淵明負著手,在屋子裡轉了幾圈,說道,“這個朱順燈也是不知死活。他要是不跟馮錫範說這些,回家安安心心做個百姓,也就平安無事。他現在想要圖富貴,還不知道這可能給我們帶來的麻煩,還不如……”

“不如什麼?”

“不如讓馮錫範將他全村人都抓起來,就當成盜匪餘孽,秘密處決了拉倒。”經過長時間的軍事鬥爭,穿越者們對古代戰爭的殘酷性越來越適應,屠城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乾過,因此麵對這幾十戶人家的事情,毛淵明毫不猶豫地想到了殺人滅口。

常鎮業想了想,緩緩說道“也不是不行。不過,你說朱順燈和他的村民們,到底是不是朱標的後代?”

“這怎麼知道?現在又沒有dna測序技術,哪怕要滴血驗親,也沒地方去弄朱標的血啊。”

“我也知道沒辦法驗證真假,可萬一這些人真的是朱標的後代呢?”常鎮業笑著說道,“我倒不是舍不得這十幾戶人家,隻是萬一他們就是朱標僅存的後裔,能活到今天也不容易,朱棣和清朝都沒有弄死的人,被我們給弄死了……”

“呃……”毛淵明沒想到常鎮業是從這個角度想問題,也不由得一愣,接著笑了起來,說道,“那你說,怎麼辦好。”

“嗯……這個朱順燈好死不死,自曝身份,還送來信物要求驗證。正像你所說,屬於不知死活了。我看不如這樣,讓馮錫範先去告訴朱順燈,朝廷要驗證他們是否真是朱標後裔,將全村人誆騙上路,送往南京,交給老許。我們再寫一封信,提前送到老許手裡,告訴他事情的來龍去脈,請他酌情處理。”

毛淵明聽完一皺眉,問道“那你覺得老許會怎麼處理?”

“我們能想到的,老許也能想到,他應該不會處死這些人,但肯定有辦法解決。”

“也行吧,反正這事情不要鬨到京城來是最好。”毛淵明無奈地歎了口氣,“對了,說到老許,他最近有信來麼?他的縣政改革試點搞得怎麼樣了?”

“誒,你還說對了,老許昨天有信送到,說是縣政改革試點在浙江基本算是成功,可以向南直隸、江西和福建三處地方推廣了。”

“哦?具體怎麼說?”

“當初在南京開會的時候,老許提出來,要進行縣政改革,一開始先在浙江試點。”

“這個我知道啊,開會的時候我也在。”毛淵明略微回憶了一下,說道,“當時老許、誠丘、書同他們都說,明代一縣之中,隻有知縣、縣丞、主簿和典史四個官,而且大部分縣並不足額配製,全國一千一百多個縣,隻有三百多個縣設有縣丞,一百多個縣設有主簿,而典史則設裁不定,朝令夕改。這其實是對縣級政務一種放任的態度,也造就了明清兩代皇權不下縣的狀態。我們想要提高施政的效率,就非改革不可。”

“對,所以老許提出,要充實一個縣的官員,把事情管起來。按照他的方案,縣丞和主簿每個縣都要配備,縣丞為正八品,單獨開衙,專司農桑水利,主簿為正九品,在知縣衙中辦公,負責文書往來,掌管賬目、胥吏等事務,相當於縣政府秘書長。另外,每個縣都增設統計局,負責登記戶籍、記錄物候天象、采集水文資料,設正九品統計一人,中統、軍統副統計各一人,各司其職。典史原本是不入流的文職小官,掌管緝捕、稽查獄囚,老許猶豫不決是否要保留,正好項紹寬說,有大批下級軍官需要轉業安置,所以最後決定予以裁撤,同時在縣裡增設縣尉一職,為正八品,單獨開衙,掌握一縣治安、訓練、緝捕等事,下設書記官和武庫大使,分彆是正從九品,負責兵籍登記、文書往來和軍械管理等事務。”

“咦,我記得當時有個爭議,說縣尉不過是正八品,而軍中的連長、連副是七品的職銜,未必肯接受八品縣尉的職位。”毛淵明又想起來一個問題。

“是的,所以說要試點,看看那些轉業軍官們的態度如何。”常鎮業點了點頭,“老許在來信中說,試點的效果非常不錯。一來軍人地位本來就低,不要說連長了,就算是營長,見到科舉出身的知縣也要下拜行禮,所以當個八品縣尉,居於知縣之下並無什麼問題;二來,在軍中,連長算是個屁大的官,帶兵打仗很累,還要流血犧牲,轉任縣尉之後,卻成了一縣之中的’三老爺’,威風凜凜,俸祿雖然比在軍中時少一些,但卻可以從老百姓那裡刮油水,反而更滋潤。”

“啊?新製度剛開始實施就已經開始刮地皮了?那日後還了得?”

“哈哈哈哈,刮地皮是我說的。其實暫時來說,不需要刮地皮的。試點的另一個特色正是提高官員薪俸,正八品的縣尉,年俸一百二十兩,比之前的三十六兩高出一大截,我相信暫時是不用貪了。”


最新小说: 權力巔峰:從市委大秘開始 修仙充值一千億,天才都是我小弟 在火影教書,係統說我是綱手學生 鬥羅:楊家老祖,提破魂槍出山 我們法師是這樣的 奸臣重生後將死對頭拿下了 三角洲:我雞哥,開局監禁麥曉雯 SSS級神醫下山 重生提前一年囤貨,逃荒吃香喝辣 隋唐:從護隋到萬界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