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宗師!
舞台上的戲還在繼續演著,行完碰頭禮之後,二人便開始自報家門,說出此行出遊的目的。
得知對方也是要前往臨安求學的,二人不由一陣歡喜,各自表露了求學的誌向。
“胸無大誌羞出口,自幼種田滾山溝。隻因酷愛詩書禮,好心塾師勸我杭城把師求。
我隻想中個秀才回鄉走,教鄉童,愛聽那書聲朗朗樂悠悠,掙得學奉供老母,再添置十畝薄田兩頭牛。”
聽到梁山伯的誌向,祝英台和侍女銀心不由相視掩嘴笑了起來。
見二人發笑,沈月樓飾演的梁山伯忍不住問起了祝英台的誌向。
韓在芬一甩袖,鏗鏘唱道“有多少古賢才心中常激勵,慕他們才高誌遠建功奇。”
聽祝英台胸懷高遠,梁山伯頓時生了結拜之心。
於是,二人在柳蔭下搓土為爐,插柳為香,結拜成了異性兄弟。
“今日結拜成兄弟,同窗共讀兩相依。
勾勾手來發個誓,誰要是變心啦……,變成黃狗嘴啃泥。”
聽到梁山伯和祝英台如此兒戲的結拜誓詞,台下部分能聽懂華夏語的觀眾忍不住捧腹大笑起來。
變成黃狗嘴啃泥,哈哈哈。
這戲詞充滿了鄉野俚俗之語,唱腔也帶著泥土的芬芳,這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戲曲啊。
大幕緩緩落下,在舞台後方,沈月樓和韓在芬又開始了黃梅旦腔二重唱“兄弟情隨著日月長,如今已是桂花黃。未料師母出難題,這一對兄弟怎住一房?這一對兄弟怎住一房?”
這段交代劇情的旁白戲詞一唱,便表明梁山伯和祝英台來到臨安書院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書院裡學生越來越多,宿舍不夠,掌管宿舍分配權的師母便將關係十分要好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分到了一間房裡。
大幕一拉開,沈月樓飾演的梁山伯頓時一臉歡喜地看向韓在芬飾演的祝英台道“賢弟,今日你搬來與我同住,真是太好了。”
韓在芬輕瞥他一眼,一臉惆悵道“好麼事?”
“好向你請教,好求你指點哪。”
沈月樓一邊做著幫英台搬書箱的身段,一邊忍不住跟著樂聲輕快唱道“你作文好似那快馬追風多歡暢,我提筆卻似那老牛爬坡難上崗。從今後求你燈下多指點,也使我,芝麻冒點油來出點香。”
韓在芬微避著他些,輕聲唱道“他不知真情喜住一房,難壞了英台結愁腸。雖說他為人憨厚是兄長,為他為我還須把真身藏。”
看到梁山伯和祝英台一男一女同住一室的場景,台下觀眾不由對接下來的劇情有了一絲莫名的期待。
“也不知梁山伯什麼時候會發現祝英台的身份?”
“估計會很快,畢竟都住在一起了,有些細節想藏也藏不住。”
“沒想到反過來了,祝英台是優等生,而梁山伯竟然是個差生。”
“好羨慕你們啊,能聽懂華夏語,我就隻覺得他們長得好看,唱得好聽,具體在演什麼,我連蒙帶猜也能看出一些,完整的劇情,我根本拚湊不出來。”
……
自從與祝英台這個優等生住在一起,日日挑燈夜讀,虛心請教,梁山伯的成績也開始穩步提升。
一日,書院的考試成績發放下來,梁山伯難得地得了個中,而祝英台則還是上上。
“吆!又是上上!還請賢弟來幫我批文。”
說罷,沈月樓立刻將一張寫滿文字的稿紙交給韓在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