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娥沒有抬頭,隻問道身後宮人“人來的如何?”
“段昭儀未至,其餘人已至全,恭候於側殿。”宮人講道。
高寶德聽罷怒笑,一拍案席。
“好個段昭儀,段表妹。”
李祖娥還未動怒,就見高寶德已經怒極,無奈搖頭。
“你氣性這般大做甚。”
“阿娘受辱,我如何不氣?”高寶德也不困了,隻想連連拍案。
抬頭見李祖娥仍是一副端容不失的樣子,高寶德歎了一口氣。
段昭儀是婁太後甥女。
皇太後婁昭君長姊,婁信相,嫁與故大司馬武威昭景王段榮。段昭儀是他們的女兒。
段榮早些年,追隨高歡起兵,在高歡攻打鄴城時,負責籌備物資。
在高歡擊敗爾朱氏之後,段榮治理地方,仁愛寬恕,頗受高歡信重,成為大齊第一貴胄。
段昭儀,為武威王段榮之女。出身顯貴,容貌姣好,才藝動人。
高洋初即位時,有高德政在內的許多大臣,勸誡高洋立段榮女段氏為皇後。
畢竟段氏姿色才藝不俗,最重要的是,段氏是武威王段榮之女。
武威王段榮,是追隨高歡的開國功臣,甚得物情人心。高洋初臨大寶,威權不足,還需拉攏武威舊部。
可高洋卻一口否定,強硬立結發妻李氏為後。
但為安撫段氏,冊段氏為昭儀,位僅在皇後之下。
高洋行此事,確有自己的考量不假,但李祖娥直到現在,還是很感念夫君當年立自己為後。
所以李祖娥,對段昭儀飛揚跋扈,不敬自己,留有寬容。
她既為皇後,便會立得起來,對段昭儀不懷怨懟,一視同仁。
段昭儀平日便甚少拜會皇後,今日年節初一,說不來就是不來。
她定然是自己繞過皇後,先行至北宮,去婁太後那裡了。
不愧是婁太後姊甥女。
高寶德嘲諷,她們還都是一貫的作風。
“你還小,不諳世事,不必為母後憂慮甚重。”
李祖娥見高寶德久久不平,於是放下手上冊子,起身上前,對她說道“走罷,該是去皇太後那裡了。”
高寶德頷首點頭,也一並與李祖娥緩身出殿。
轉身來至側殿。
側殿之上的諸嬪禦,不同於段昭儀,她們早就來此,皆乖順地坐於席上,靜等皇後。
皇後行出,眾人昭信宮偏殿候坐,見皇後至,立即同一起身禮拜。
“妾等問皇後躬安、問長公主榮安。”
“本宮安。”
是李祖娥喚她們起身。
高寶德把玩手指,懶得理她們。
“今日且隻去北宮拜見皇太後,禁中並無瑣事,望諸子謙恭受禮,莫在皇太後殿前失儀。”
“若有他事,年後再議,誰都不可以冗事擾皇太後。”
待行至最前坐定,李祖娥端容尊禮,微微頷首,告誡諸禦。
她本身不是個愛揉搓人的性子,對高洋嬪禦,也儘量寬禮待之。
諸妾即使各懷心思,但都不敢如段昭儀那般,明麵上忤逆皇後。
此為逆君,是大不敬。
她們可沒有段昭儀的權重出身,也沒有段昭儀那跋扈輕權的性子和底氣。
高寶德感覺無趣,隻憊懶地坐於席上,見眾人起身避席,對皇後禮拜道“妾等謹遵皇後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