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絮如淵!
李露月道“以晚輩看來,前輩隻有三處可以去。”
孫傳庭眼前一亮,問道“哪三處?”
李露月道“第一、向北去投奔滿清。”孫傳庭點點頭說道“還有呢?”李露月道“第二則是西去,去找李自成。”孫傳庭笑道“高迎祥就是我抓的,他們不殺我我已經是萬幸了。”
李露月道“若是一年前萬萬不可去,不過現在李岩投奔了李自成,便去得了。”
孫傳庭不置可否,道“那第三個地方呢?”李露月說道“第三個地方就是西去哈薩克部。”孫傳庭道“為何不是蒙古部?”
李露月道“蒙古諸部與滿清交好,隻有準格爾部不服,但巴圖爾琿台吉為人自負,不喜漢人,孫督師去那裡就是送死。”
孫傳庭道“我還有個去處,李姑娘以為如何?”李露月道“孫督師請講。”
孫傳庭道“倚樓聽風雨出身白蓮教,現在手下還有上萬叛軍。隻不過和李自成不同,群龍無首,難以成事。”
李露月搖搖頭道“倚樓聽風雨早已被楊真打得四分五裂,最近聽說江湖各派準備圍攻它,若不是楊真意外身死,能保住自身恐怕都有困難。”又笑道“孫督師遠離江湖,竟然對江湖隻是還如此了解,恐怕不隻是因為愛子愛女喜好習武吧。”
孫傳庭笑笑,反問道“李姑娘以為倚樓聽風雨不可以成事?”李露月道“現在還不足以成事。”
孫傳庭道“李姑娘說的是。江湖中人比武鬥毆或為所長,行軍打仗卻並不擅長。當年他們從白蓮教出走,經過百餘年的發展,早就成了徹徹底底的江湖人。”
李露月道“江湖中人,多是苦於朝廷的各種規矩才遠離朝廷走入江湖,所以江湖中人少說數十萬,朝廷中人卻從未正眼瞧過。”這句話的意思是“江湖中人隻是一團散沙,根本不足為慮。”
孫傳庭道“不過亂世之時,不少人對朝廷失望便投身江湖,也有成氣候者。”這句話的意思是“亂世出豪俠,江湖也會極大地影響朝廷。”
李露月搖搖頭道“江湖終歸是為朝廷所用,看似自由,實則愚昧至極。”這句話的意思是“所謂影響並非江湖本身影響,而是需要有遠見之人的有意引導。”
孫傳庭麵帶微笑,輕撫胡須道“何以見得?”
李露月正色道“其實江湖中人並非純粹好勇鬥狠之徒,隻是他們所求非朝廷所願。”孫傳庭問道“其何所求?”李露月道“多數江湖中人,所求者乃自由,換而言之,即無朝廷管束的天下大同。”孫傳庭略微遲疑,微微點頭。
李露月繼續道“然為此目標,江湖中逐漸形成了各種江湖規矩,一派以德為本,認為大家雖遠離朝廷,不受朝廷束縛,但德不可缺,欲習武先修德。而另一派認為既然要遠離朝廷,自是不受任何約束,需忠於內心,武力即唯一的道理!這才在江湖上分成了正邪兩派。然同樣在正派,各人所認為之德亦不相同,有的以為道法自然,有的認為儉以養德,有的以為德才兼備,結果又形成了各種門派林立。而邪派中人則各選一處,各霸一方,最終形成現在江湖這種門派林立之狀。”
孫傳庭點點頭,說道“李姑娘年紀輕輕,對於江湖之事,見解頗為獨到。”李露月道“雕蟲小技而已,曆代朝廷早已看透此事,所以對於江湖之事皆是聽之任之,必要時還加以利用。”
孫傳庭年須微笑,說道“以李姑娘之見,若我要整頓倚樓聽風雨,當如何行事?”
李露月說道“幾乎不可能。”孫傳庭道“長夜漫漫,無心睡眠,說說如何?”
李露月看孫傳庭執意要問,隻好道“首先,要成為倚樓聽風雨的樓主,孫督師戰場馳騁自不在話下,但這江湖中人,還是以武力為尊。”
孫傳庭點點頭。
李露月繼續道“成為倚樓聽風雨樓主之後,還得先整頓教務,約束部下。倚樓聽風雨脫身於白蓮教,當年太祖、成祖剿滅白蓮教時,有少量白蓮教徒無處躲藏,最終投奔了倚樓聽風雨。但倚樓聽風雨並未重視這波人,十年前前樓主樓裂空戰敗後,更是逐漸脫離倚樓聽風雨,成了流寇。要想有些氣候,必須整頓這些流寇,這……這和李自成不同,沒個十年八年是不可能完成的。到時候這天下說不定已經不是大明的了。”
孫傳庭道“李姑娘所言極是。其實孫傳庭早已做了決定,生為大明人,死是大明鬼。既然如此,無論如何惡劣,也要砥礪而行。用諸葛武侯的話說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李露月肅然起敬,深深一躬道“小女子年輕識淺,大言炎炎,請孫督師見諒。”孫傳庭笑道“李姑娘不畏艱難,深入府中,孫傳庭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