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新宋當保安!
至於兵部尚書趙顯忠,蕭成覺得名如其人,忠誠是蕭成啟用此人的第一要務。
這個趙顯忠身份非常低微,可以說是起於微末,之所以能到如此高位位置,兵部尚書,一部之主,就是靠著蕭成一路提拔上來的。
自從南渡以來,也有許多草民裹挾著到蕭成的大夏國。
這個趙顯忠就是其中的代表。
這個人名字本來叫趙顯,是一個馬夫出身,當年南渡若非是因為一身力氣,加上任勞任怨,恐怕也坐不上南渡的船隻,避免了被契丹蠻族屠戮的下場。
到了呂宋島上,還是做起了老本行,給一個大戶人家做馬夫。
本來這個人可能這輩子就這樣了,作為一個馬夫一直到死。
但是直到一個哭馬案,讓蕭成知道了這個人。
原來那個大戶人家的主人墜馬而死,按照案件審判,是要將涉事的馬匹給處死的。
這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小且合理的案子。
不管是奴仆,而是貓狗這種寵物,若是弑主了,那結果就是一個死。
但是審判下來之後,那趙顯就日日來到公堂上啼哭,為那匹馬伸冤。
這個就是當時的哭馬案。
一般來說,都是給人來伸冤的,從來就沒有給馬伸冤的。
所以一時間,海京大街小巷都開始討論這個案子。
當時是蕭成的大夏國剛剛建立,為了維護王朝統治,對民眾還是非常寬泛的,從來沒有因言獲罪的情況。
對比起後世的大清帝國,那簡直好上太多了。
畢竟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就能聯想起對朝廷不滿,因而推論出要推翻清朝的結論來說,簡直是離了大譜,也因此這樣的王朝覆滅之後,基本上也沒有人同情了。
從曆史上來說,也沒有多少人最後給那王朝滅亡之後感到惋惜了。
倒是沒有這個王朝之後,整個國家在這個腐朽的軀殼上煥發新機,給了之後全新國家一個崛起的契機。
所以,對於清朝而言,蕭成隻是感覺滅亡太晚了。
若是能在太平天國運動,或者甲午戰爭的時候,徹底滅亡。
這樣的話,那片大地上的人民還能更快的實現翻身,過上好生活。
因為清朝這個國家,可謂是一個腐敗至極的國家,可謂是自上而下的整體性腐敗。
其他王朝到了末期,最起碼都會維持一個麵子。
但是清朝確實連臉都不要了,就差把搜刮民脂民膏掛在臉上了。
畢竟能發明出議罪銀這種製度,基本上和中世紀教會的贖罪卷,差不多了。
都是因為刻在曆史的恥辱柱上的,這種製度簡直就是開了曆史倒車的。
將整個國家,整個社會都拖入了萬劫不複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