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那色胚子出來了。”青兒低聲喊道。
白林湊到窗前,仔細觀察。劉牧與綠鶯拱手告彆,滿麵出風,意氣風發,毫無異樣。
白林一拍扇子,道“成了,顧大哥,你立刻派人去監視縣衙和劉府,但凡有人馬調動,立刻發信號。”
顧順清應了一聲,轉身離去。
“青兒,我們走,再會一會青州四公子。”
昨日,白林與四位省城紈絝約好,今早在綠意小閣小聚,並有詩一首,與他們品評。品評詩詞是一件雅事,須有美酒,佳人,琴瑟和鳴,方能體現出文人本色。
四位紈絝自然心馳神往,《過陽穀·送綠鶯姑娘》早已傳遍天下,能與如此大才結交。紈絝們感覺很受用,很有趣,感覺自己也是才子了,離改名青州四大才子不遠矣。
俗話說,缺什麼補什麼,男人為何要吃腰子?宋江為什麼要坑盧俊義上山?作者為什麼總愛看動作片?那都是一樣的。
這些紈絝雖然耀武揚威,但在官場這個圈子裡,那就是妥妥的敗家子外加無望青年。尤其知府王博真的小兒子王半春,就等著逮個機會跟家長邀功,而這就是機會。
白林調查過,王博真師從當朝禮部尚書左隱,而左隱則是大儒楊蒲的門徒加義子。
白林有絕對的自信,楊蒲一定會對他的詩作動心,留下一首千古名作是每個文學大家的終極夢想,哪怕隻有一首。到時隻要自己遞上去一首無名詩作為投名狀,搭上關係,然後就苟在這陽穀縣,吃香喝辣,今生足矣。
劉府。
頭發花白的劉立中坐在書案前,身體後傾,靠在椅子上,閉著眼睛,似是在冥想。
一個同樣頭發花白老者躬身立在案邊,滿臉褶子,沒什麼胡子,牙齒有些許泛黃。
這主仆二人便是劉立中和康師爺,書房中有些暮氣沉沉,就如同案上的那株不知名的靈草,幾乎凋落,隻剩枝丫。
良久,劉立中開口“牧兒呢?”
康師爺回道“剛回來,正在書房玩鬨。”
劉立中睜開眼睛,哼了一聲“玩鬨,就知道玩鬨。白家的事,辦的如何了?”
康師爺回道“已經辦妥了,就差和州府兵器司交接文書。”
劉立中問“不就是一來一回的事嗎?怎麼還沒有辦好?”
康師爺道“老爺,都靈江的橋斷了,匠人們正在搶修。”
劉立中皺眉,問“你就不能安排人擺渡過江?”
康師爺低聲道“秋季水勢凶猛,唯一渡江的大船,幾日前也不知怎麼的漏了水,也在修。”
劉立中突然皺眉,良久,似是想到了什麼,道“庫房裡有多少兵器?”
康師爺回答“長矛一千餘,樸刀八百餘,還有弓五百餘。”
劉立中突地站起來,怒道“如此多的兵器,有些燙手啊,趕緊想辦法運到州府,多抓些民夫,越快越好。”
康師爺猛地抬頭,似是明白了什麼,應了一聲,招呼了幾個家丁急匆匆趕往都靈江渡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