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紀錄片啊……
全年都沒多少點擊,雖然一台是政治氛圍比較重,可紀錄片比起好聲音可差遠了。
“他們對孔方老師希望太高了。”陳靜安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對馬東來說道“哪兒能有正式節目能做的和綜藝一樣的?”
馬東來笑道“趙總監出品,必定是精品,你這是去報名?”
“對,我看了要求,攝影,文案,後期都缺人。”
當聽到是紀錄片的時候,有太多想一舉成名的人選擇了退縮。
紀錄片是個辛苦活兒。
需要全國各地跑,很多紀錄片還需要特定時間拍攝。
更不要說查找的資料,費心又費力。
典型的吃力不討好。
陳靜安走出房門的時候,友善地提醒了一下“你不去?”
他可是聽陳瑞鋒叔叔說過,這是給總台拍的“樣片。”
這種級彆的紀錄片,水準絕對不低!
就算是為了提升自己,也不能錯過。
“去吧你!我早就報了!”
半小時後,總監辦公室中,五人聚集。
掌鏡陳靜安,播音馬東來,後期王玉寧,後勤田友山,文案趙強。
“各位就是各自小組的組長了。”
趙梓駱看著資料,都是些老人,兩位副台長都打招呼特地關照過。
他不介意帶這些人學學技術。
這些人都是組長,下屬三至五人。
看完大家的資料,他滿意的點了點頭。讓助手將策劃案發下去。
“在看之前,我先說一句。”
“這個項目,雖然是紀錄片,但照樣可以轟動全國!”
陳靜安愕然抬頭。其他人也是。
不信。
這是第一反應。
紀錄片論起曆史來,得有幾百年。
可這幾百年裡,誰能叫出一部紀錄片的全名?
然而,心中又莫名地期待起來。
這可是趙總監啊……
“先看看,再談感想。”
陳靜安翻開了策劃書。
“舌尖上的華國?”
剛看了兩眼,他就愣了“美食紀錄片?”
阿這……
他情不自禁抬起頭來,恰好看到其他人同樣不敢相信的目光。
看到眾人欲言又止的眼神,趙梓駱笑道“暢所欲言,沒那麼多規矩。”
馬東來忍不住道“總監,紀錄片本身就是電視類型中的小眾。”
“美食紀錄片更是小眾中的小眾!”
“放在省一台播出,會不會……”
會不會沒人看啊?
他不敢說。
趙梓駱也不解釋“先看完。”
帶著濃濃的疑惑,陳靜安繼續看了下去。
可看著看著,他就發現不一樣了。
他是掌鏡,對於鏡頭感非常敏感。
“這部紀錄片,是直接拍美食的?拍怎麼吃?拍美食的完整風貌?”
他有些不敢相信。
儘管美食紀錄片是小眾中的小眾,可還是有的。
陳靜安看過幾部。
可那幾部,全都是拍攝美食身後的文化!
比如湯圓。
會拍攝湯圓形成的時代,文化背景。
卻極少拍怎麼吃湯圓……不,這麼說吧,越是勾人食欲的畫麵——比如黑芝麻沙粒一般從湯圓裡流出來,這種畫麵就幾乎不會有。
因為不雅。
比如一道炒菜,不會拍攝怎麼炒,隻會拍攝炒好了——而且是擺盤完美之後是什麼模樣。
因為如果是隨便炒的,看起來就不夠高大上。
這是思維誤區。
一台是為政治服務,政治的東西注定不能太平民化,自然而然地就帶著高大上的屬性。
所以,很多電視工作者,都會把東西拍得富麗堂皇。
可這部紀錄片卻完全不同!
拍的就是怎麼吃!
拍的就是怎麼做!
怎麼接地氣怎麼來!
十分鐘,房間裡鴉雀無聲。
等看完之後,所有人都到抽一口涼氣,腦海中隻有四個字。
離經叛道!
可是……當自己想象那個畫麵,卻又極有興趣!
“總監。”馬東來終於忍不住開口“這和抖音上那些美食博主沒區彆吧?”
還沒說完,王玉寧就搖頭“有區彆!”
“抖音博主是凸顯個人,而我們凸顯的是拍攝對象。”
“並且拍攝方式,是完全按照紀錄片來的!”
熱熱鬨鬨討論了一個小時。
大家都覺得,這個立意不好說。
他們根本無法判斷這個項目的優劣!
但是,誰都沒有拒絕!
“那好。”趙梓駱起身道“老田,你現在開始準備,需要什麼直接找後勤部門要。”
“周一,我們啟程前往第一站青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