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
李非很快就想清楚了肅宗為什麼這麼做。
靈州地處大漠邊緣,西靠黃河,是朔方節度使的治所所在地,也曾經是大唐的軍事重鎮。自李適之叛唐以來,靈州地界便曆經紛爭,百廢待興。安祿山舉旗之後,史思明部也曾染指靈州,後來回紇又出了假冒唐使一事,以至和大唐出現裂痕,到現在回紇二十萬兵馬還一直陳兵邊境。
所以,即便史思明歸降,靈州依然是個凶險之地。在李非看來,肅宗讓李非遷任靈州刺史,不會是腦門一熱的舉動,而是有他自己的打算。就是為了借自己之力,穩定朔方隴右北庭,同時,靈州又在史思明所轄地域的邊緣,也是肅宗為了向史思明表明自己的態度,算是對史思明歸降的投桃報李。
“右相,您這一去靈州,那我這些火器該如何處置?”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屈海心中萬分焦急。李非也沒想到肅宗會突然對自己下手,事前跟本沒有任何心理準備,思慮過後問屈海道:
“你現在總共冶造了多少火器?所有的算在一起。”
“至昨日累計,火槍六百三十九把,手雷四千枚,火銃槍一百二十一把,但還沒有讓士兵操練,都放在衛尉寺的武庫署。”
“好,在我走之前,你把火槍造到一千把,手雷過五千,火銃槍我未曾見識威力,到二百便可。還有那些巧匠,我去靈州也要全部帶走,一個不留。你兵部需單列出一個軍製,我已經想好了名字,就叫‘火器營’,對外依舊秘而不宣。”
“那你離開長安,我該如何?”
“我會讓李泌舉薦你任兵部尚書,韋堅也不會阻攔,你就常駐長安,不斷向靈州提供火器冶造所需便可,有什麼事,書信往來。”
此時屈海卻突然說道:
“右相,恕我直言,你一去靈州,恐怕此生再難回到中原,世事無常,不如乾脆先去蒲州,和郭子儀商討一下。”
“何意?”李非心頭猛然揪了一下。
“右相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胡鬨,此事以後休要再提。聖上現在並沒有要殺我的意思,隻是為了穩住史思明,讓他攻打洛陽。我們此時再挑起紛爭,必遭萬人唾罵。你千萬不要隨性行事,明白嗎?就按我說的來做!”
屈海歎了口氣,不再言語。
接著,李非直接給李泌又去了一封信,信中說守下長安屈海功不可沒,柳渾已是彌留之際,當讓屈海提任兵部尚書,此去靈州,自己會儘快恢複靈州城防,鼓勵農耕,也會趁此機會調查假冒唐使一案,重新和回紇交好,以防再生事端。至於右相之位,李非讓李泌想辦法自薦,不可落入旁人之手。
一切安排妥當,李非離開長安之前,郭子儀也專門從蒲州返回,三人在李非府中再次聚首,行送彆宴。
郭子儀因為肅宗讓史思明攻打洛陽正憤懣不已,酒過三巡之後,便顯得有些口無遮攔。
“我不明白聖上為何讓史思明攻打洛陽,那史思明奸猾無比,一個叛將而已,倘若真的洛陽被他拿下,我大唐將士的臉麵何存!?”
“將軍不必動怒,聖上的意思也是看看史思明攻打洛陽是不是使出了全力,所以此舉也是試探史思明是否真心歸順。”
“安祿山一死,叛軍士氣必然低落,哪怕是我和他合兵一處,勝算也大一些不是?”
“我曾經向聖上提過,讓你統領兵權攻打洛陽,但聖上不以為意,這樣也好,那就看看史思明究竟能不能拿下洛陽,現在漕運斷絕,國庫不能為繼,史思明說他自籌軍資,聖上自然樂意。”
“自籌!?還不是通過擄掠我大唐的子民所得?再者,守下長安,右相您殫精竭慮,到了最後卻被貶為靈州刺史,在下是實在是想不明白。”
“刺史也好,遠離長安,我自己可以相機而動,手裡也有屈侍郎的火器營做底。”
李非剛說完,一旁一直沉默的屈海突然來了一句:
“將在外,君命可有所不受,也算是一點好處吧。”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沒說什麼,舉杯相碰,一飲而儘。
一直到天光放亮,三人這才散去。
幾天過後,李非收拾完畢,屈海提前將長安所有的火器和應用之物備了二十餘輛馬車,還有那些能工巧匠集結成隊,在城外等候。又挑選了一千將士作為李非的近衛護送,李非攜家眷百餘人離開相府,準備向靈州進發。
城中百姓都已經得知消息,幾乎是傾巢出動,集結在朱雀大道兩旁,注視著車隊緩緩向前。
李非透過車窗看著外麵駐足的百姓,突然人群中有人舉起一張文卷,上麵寫了八個大字:
“護國柱石,龍躋仙福”
++++++++++++++
下輩子
張農穀聽完愣了一下問道:
“怎麼,這是夢見自己的上輩子了?嗬嗬嗬嗬”
李飛知道,在張農穀看來,自己這番話可能隻是個玩笑,或許聽上去甚至有點幼稚,為了掩飾尷尬,急忙岔開話題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