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開局一塊地!
騎著快馬的騎士在馬背上顛簸,一路狂飆。
騎士背插羽翎,一看便知是軍中信使,引得路邊的農夫紛紛投來敬畏的目光。
正是屈平派來向郢都報信的騎士。
對於前線的大勝和戰果,楚王當然早就知道了——但那些捷報隻是簡略的一兩句話,簡單闡述一下戰況和大軍所在的位置等關鍵信息。
而這次,傳信的騎士帶來的乃是功勞簿和戰爭的具體經過等一大堆文件。
這些東西要趕在大軍班師之前,儘快送往王宮。
如此一來,就可以讓楚王和朝堂眾臣提前評閱一番,商討一下如何賞賜。
這樣等到大軍抵達郢都的時候,正好可以當眾論功行賞,鼓舞軍心民心。
……
楚王羋槐的心情極好。
前兩年被張儀忽悠得一愣一愣的,然後又被秦國按著頭在丹陽打了一個大敗仗,整個大楚一片低迷。
甚至很多人都在暗中說,當今的楚王槐是一個很好忽悠的蠢貨。
如今又如何?楚國不聲不響,打了一個漂亮的大勝仗!
拓地千裡!這可是少有的大捷!
單憑這一功績,羋槐自認自己這輩子可以算作一個明君了……
吾乃開拓進取之君!
此時的楚懷王,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完全忘記了就在前兩年,秦國剛從自己手裡奪走了千裡肥沃之地……
咳!言歸正傳!
楚懷王已經知道了屈平大捷的消息,但是對於這仗究竟是怎麼打的,誰的功勞有多大,還並不清楚。
此刻,他焦急地等待著能夠送來這些細節的信使。
屈平等一眾大將為我大楚國立下如此大功,自然要大賞一番!讓群臣看看,我羋槐是個有功必賞的明君!給群臣樹立正麵典型!
號召群臣,向這些接受表彰的勞動模範學習。
以後更加勤勉努力,給我羋氏集團認真打工!
“大王,柱國將軍的使者到王宮門口了。”一個內侍低垂著眼眉,進來稟報。
楚懷王一激動,噌地站了起來!
“快請!”
“等等……把太子也叫過來!”
楚懷王決定身體力行,讓太子羋橫學習一下如何為臣子論功行賞,提前感受一下君王的馭下之道。
……
政事殿。
楚王坐在王位上,太子羋橫則坐在下手。
背插羽翎的信使走入大殿,畢恭畢敬地向著楚王和太子行禮,然後將手中托盤裡的書簡雙手呈上。
楚懷王滿臉期待地翻開記功書簡,慢慢翻閱,一旁的信使則低聲在旁,對書簡上的內容加以補充解釋。
乍翻開一看,楚懷王隻感覺有個名字似乎出現的頻率極高!
哈?
曲陽君?
這不是我那廢物侄子嗎?
楚懷王細細一看,張大了嘴!
在這厚厚幾卷竹簡之中,熊午良的名字被大篇幅地提起!言談之間,屈平對這個小曲陽君似乎推崇備至!
獻投石車,助屈平大破建陽城……
在建陽城以寡敵眾,堅守七日……
又揮師北上,連破廣北、九平、羽南三縣……
最後,屈平又中肯地表示熊午良的曲陽縣圓滿地完成了後勤保障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大軍的一路順利挺進、為本次戰役的最終取勝取得了關鍵性作用雲雲……
……
楚懷王人都看傻了!
整篇記功簿,描寫熊午良的篇幅足足占了四分之一!
“拿去看看。”楚懷王將竹簡遞給太子羋橫。
羋橫翻開一看,嘴都合不攏了!
“這……所言俱實?”
信使恭敬地下拜道“太子殿下哪來的話,此乃軍報,豈敢有假?”
我去,我這個族弟這麼猛!
一時間,太子羋橫又是羨慕又是佩服。
羨慕熊午良能在這樣一場伐越大戰中大出風頭。
佩服熊午良不但將他的那個曲陽縣治理得安居樂業,而且還有這樣一手帶兵打仗的本事!
“未曾想我這族弟竟有這般本領!”羋橫笑了起來!
這樣一個上馬能打仗,下馬能治民的少年人,竟然被眾人認為是紈絝廢物!
真是瞎了他們的狗眼!
這叫什麼?這叫人才啊!
曆代明君,身邊都有倚重的名臣良將,譬如楚武王有鬥廉;楚成王有子文、成得臣;楚威王有昭陽;楚悼王有吳起……
熊午良,乃吾之吳起也!
等日後本太子即位為王,曲陽君羋良就是寡人的肱骨重臣!
看著太子震驚的表情,楚懷王不禁哈哈大笑“羋良進步頗大,若是寡人的王弟泉下有知,想必也會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