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寡人將他留在宮中聽政,對他日複一日的言傳身教,終於起到了效果!”
“熊午良,有寡人年輕時的風範!”
楚懷王又看向太子羋橫,淳淳教誨道——
“羋橫,你與熊午良乃是兄弟,一向親密。”
“日後更要好好親近,等以後你當了大楚的王,這就是你的心腹重臣啊!”
太子羋橫點頭,唯唯稱是。
楚懷王大笑兩聲“內侍何在?”
“召群臣進宮,寡人要與眾卿商討如何論功行賞!”
……
很快,楚國群臣悉數來到政事堂中,見楚王早早就坐在主位上等待了,不免都有些錯愕。
見群臣已經到齊,楚懷王便揮了揮手,示意開始。
“今日召群臣前來,是為討伐越國之後,為諸功臣論功行賞之事……”
眾臣興奮起來!
站在屈原一方的變法抗秦派,眼睛都亮了起來!
此次伐越,主將屈平乃是屈原的族弟,此戰之後,變法抗秦派的地位必將大大上升!
而昭雎那邊,臉色則有些不太好看。
楚王羋槐身側,一個內侍舉起屈平送回來的竹簡,抑揚頓挫地念了起來……
眾臣聽著聽著,都錯愕起來。
羋良?此乃何許人也?
哦想起來了,熊威的獨子,去年新承爵的曲陽君。
不是說這是個憊懶貨色嗎?整日遊手好閒,不學無術。
這怎麼聽起來不像呢?
倒像是此次伐越之戰中,能獨擋一麵的中流砥柱!
昭雎越聽,臉色越不好看。
這個熊午良,當初在政事殿上一席話,便堅定了大王抗秦的決心,讓大王在選擇外交路線的時候傾向了屈原的變法合縱抗秦思路。
此番跟著屈平打仗,居然被屈平如此推崇。
此人,就算不是屈原一黨,也必定是和屈原一黨走得熱絡。
如此一個政壇上冉冉升起的新星,著實是個威脅!
更彆提熊午良這個傾向偏向屈原的不確定因素,還是太子羋橫信賴的親信(太子去曲陽縣圍獵,還和熊午良並肩收拾了芍湖盜,眾臣皆知),日後必定位高權重……早晚是個禍害!
昭雎思緒之間,內侍已經念完了。
殿中眾臣齊齊拱手道賀“大楚平定東患,拓地千裡,臣等為大王賀!”
“大楚萬勝!”
楚王威嚴地輕咳一聲“為我大楚國流血立功的將士,寡人必不會苛待!”
“此戰之中,所有死傷將士,撫恤一律從優!”
“所有軍卒不分出身地位,按照戰場功勞之大小,俱有賞賜!”
隨後,楚王又與群臣商討了屈平等一眾將校的賞賜。
俱各有賞,而且基本全是重賞,可見楚王確實為此戰大悅。
終於,談起了後軍主將熊午良……
眾臣都將目光投向了楚王——熊午良在這一場伐越大戰中居功甚偉,到底要如何封賞,還得楚王先開口定個基調。
此人乃是王族公子,又已經是封君,也算是賞無可賞。
估計,也就是賜些錢帛罷了。
楚王沉吟片刻,然後說道“拓土千裡,本就是大功一件,曲陽君羋良在此戰中戰功卓著,更有鼎定勝局之功——寡人決意,為曲陽君拓張封地!”
“除了曲陽縣之外,再將平阿、山桑兩縣,劃給曲陽君做封地!”
“上述兩縣之民,儘為曲陽君食邑。”
此言一出,滿殿安靜。
眾臣腦子飛速旋轉。
平阿和山桑兩縣,都與曲陽縣接壤,地處曲陽縣以北。
乍一聽,這賞賜有點離譜——這可是兩縣之地!就這麼劃給曲陽君熊午良那個毛頭小子了?
但細細一想,大多數人也能接受!
楚王說的這兩縣,土地大多都是山地,很少有平整的良田。
而且這兩縣的人口也很少,加起來也就一千戶左右,老弱病殘都算上,滿打滿算一共也就五六千人口。
和曲陽縣這種坐擁三千戶、近兩萬人的大縣比起來,實在差得太遠。
況且熊午良的確是立了大功——要是沒有熊午良守住了建陽城,屈平的十五萬大軍能回來多少還是一說,更彆提如今的酣暢大勝了。
和拓土千裡、得民數十萬相比,平阿和山桑這貧瘠的兩個縣,實在算不得什麼。
再說,人家羋良公子本身也是王族近脈,楚王要給他加封地加食邑,算是人家王族的家務事兒,諸位大臣也懶得插嘴。
合理起來了。
眾臣開始緩緩點頭,表示自己沒什麼意見。
“大王英明。”
“如此獎賞,確實合情合理。”
“既沒有賞賜過於豐厚,也沒有寒了有功將士的心……”
這時,卻突然傳來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
隻見一人上前一步“大王,羋良公子畢竟年幼,如此封賞,老臣以為對於少年人來說還是過重了,還請大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