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萬曆!
明朝後期政治氣氛是這樣的。
大臣內心雖是想當官,對外要表現出自身的清高。
自己實是高雅之人,不拘於阿時趨俗。
皇上則要表現出,對大臣們的尊重和信任。
簡單一句話,就是君臣之間,得有一份體麵。
有人看來,覺得這就是個虛禮。
有人卻很看重。
最簡單的表現,就是君臣之間坦蕩。
所以才會有曆史上,一個農民竟然能輕易的闖入東宮鬨事,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話。
連東宮的侍衛都不敢信,錯愕了許久才迷迷糊糊的把那人製服。
這……是有人在皇城行刺?鬨事?喝醉了?
張居正可以大罵高拱,高拱也可以寫書罵張居正,這是文人之間的事情。
朱翊鈞當眾侮辱餘懋學。
所以餘懋學走了,也不會辯解。
南京當日跟著走了兩名言官,第二日又走了一名。
沒有走的言官們,毫無畏懼,繼續彈劾考成法,彈劾張居正,諫言小皇帝。
換了一個人,還真不一定能頂的住滿朝的反對。
權臣做成張居正這樣,翻遍史書也是極少見的了。
以考成法應萬變。
考成法合格的官員,獎勵。考成法不合格的官員,責令按期完成,否則處罰。
張居正沒有規矩啊。
按照祖製,被言官彈劾,張居正應該向皇帝遞交辭呈,如今連表現都不願意了嗎。
官員們氣急,又拿張居正沒有辦法,紛紛痛罵張居正。
看到錦衣衛們打探來的消息,朱翊鈞最近很不開心。
自己也沒想到,竟然會誤傷了清官。
國人都有清官情結,他自己也有。
想不到如今自己卻成了迫害清官的元凶,不知道以後的史書會如何評價自己。
此人在言官中,算是出眾的,如今還是倒在了考成法之下。
“他老家是哪裡啊。”
“回皇爺,是江西婺源縣人。”
“把這幅字送去吧。”
“餘大人收到皇爺專門為他寫的詩,定然感激涕零,不再誤會皇爺了。”
“但願如此吧。”
李現捧起字副,因為墨水未乾不能卷起,讓人拿去風乾保存。
外朝不穩,內廷要穩,朱翊鈞去了兩宮探望太後。
兩個宮裡貴人都愛上了麻將,和旁人玩沒多大意思,反而兩人地位平等,輸贏自憑技巧。
贏了李太後就高興,輸了就不滿,陳太後可不會慣著這個沒牌品的婦人。
貴婦進宮問安聖母,紛紛願意作陪。
聽到貴婦說起外朝如今不穩,文武百官都在反對張居正。
兩位太後都一臉驚訝,並沒聽太監們說起,短短時日,如何就變化這般的大。
等回了慈寧宮,李太後招來朱翊鈞,詢問他貴婦所言是否如實。
朱翊鈞遲疑片刻,還是點點頭。
“國事托付於張居正,怎麼會如此辦事不妥?”
李太後心裡,最希望的就是一切太平,兒子趕緊長大。
自己在後宮才安穩了一年,怎麼外麵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母後勿憂,長工們偷懶,先生正鞭策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