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萬曆!
朱翊鈞得了三百萬兩銀子,這麼短的時間內,估計太監們可能用了些手段,但想到畢竟是張宏調教出來的人。
對於張宏的個性,朱翊鈞還是比較放心的,此人一個字形容——穩。
今日文書房忙的雞飛狗跳。
朱翊鈞親自來到一側的閣房等待,因為張宏生病,他不放心彆人。
梁大忠,周衝等人都來身前伺候,知道今天是大日子。
旁邊的算盤珠籌聲不停,就像落雨一般。
聽起來彆有一股韻味。
朱翊鈞吃著乾果,不時有太監進來,呈交每項算出來的總賬,隨堂太監拿起來在一旁念。
念完後,朱翊鈞沒有意見,就會落筆勾閱。
大項例如隆慶皇帝的陵寢,還在修葺擴建之中,這筆開支的主意,朱翊鈞想都不能想。
隻能添磚加瓦。
每筆開支都要求詳細,從頭至尾都要記錄。
例如擴建陵墓需要的大梁,隻從永順宣慰司就征收大木五百餘,圍丈有四尺,長數丈者。
比去年所報的運費翻了十二倍。
原因是天津一帶今年運河缺水,隻能征發當地百姓從陸路運至京城。
需要用八輪車,每車耗費兩百五十三斤,累死牲畜無算。
聽到光累死的畜生因為路途運轉多手,記錄不清,朱翊鈞關心的問了一句。
“沒有死人吧?”
前世聽長輩講過,當年修理水庫死了人。
“皇爺叮囑,奴婢們如何敢過分催逼,並沒有鬨出人命。”
朱翊鈞點了點頭,太監們繼續念下去。
因為今年朱翊鈞免了地方絲織品,羊絨和葛布的歲派,但是今年皇室和勳臣文武百官的朝服等,仍需由內廷供應。
報價三十七萬兩白銀,需要從地方采購。
見皇上沒有反對,太監繼續勾了一筆。
“皇爺,後麵賬目還多,是否去休息會?”
“今日事今日畢。”
梁大忠老臉心疼,周衝眉間動了動,這廝一把年紀了,還是如此諂媚不要體麵。
內廷如今各項收入總體也比往年多了兩成半,雖然免了棉麻,靛青,乾草芝,麻仔各小項征派。
內承運十二庫還需要承擔京中武將的俸祿,朱翊鈞發了二十萬兩,最後總賬一算,竟然略有盈餘。
如果不是今年軍事,內廷供應開支太大,今年已然是個豐年。
“爾等都是得力的。”
眾太監們喜笑顏開。
“皇爺用人有方。”梁大忠說了個俏皮話。
剩餘五家皇店的尾款,今年早早的就交齊,無人拖欠,反而還往皇城送了字畫珠寶珊瑚,說是孝敬皇爺的。
朱翊鈞喜歡的不得了。
對比官員隻會找自己要銀子,這些商人事情也辦了,還懂得孝敬,怎麼能不喜歡。
看向梁大忠說,“這些人要好好的保護,不得讓他們受到委屈。”
想了想還是不放心,有現場寫了六副字,讓梁大忠著人送給他們。
彙攏賬冊後,呈交上來,主要盈餘還是來自皇店。
八百三十七萬兩,已分給戶部兩百萬兩,四川戰事封賞又貼補一百萬兩,廣東戰事再貼補一百萬兩。
改革撤編禦馬監四衛軍,勇士營,建禦前衛等,前後花費一百一十七萬兩。
封查東裕庫追索贓款七百六十八萬兩,以及周衝一年來鎖拿外派貪欲無度的太監,追索一百三十三萬兩。
減去張居正索要去的兩百萬兩,除了兩宮,老太妃各處用度,每年宮廷開支舊項都被朱翊鈞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