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萬曆!
事畢,朱翊鈞賜飯於眾臣。
何文書出皇城門,小黃門擋住道路,臉上露出笑意,恭喜何文書升官。
“無品無級,何謂升官。”
何文書是老吏,小黃門一張嘴,就看透了小黃門的心思,掏出些碎銀。
“公公勿怪。”
小黃門感受到手心傳來的重量,知道此人沒有什麼油水,放了他出去。
何文書在路上駐足,等出現一頂轎子,認出後,上前求見。
餘有丁掀開簾子露出臉,他不願與此人多打交道,一切都是聖人的想法。
何文書拜下身。
“吾知矣,君勿憂。”
“謝餘學士。”
看到轎子遠去,何文書笑了。
他不怕做事苦。
官員們不做事,那就讓給他做,他不要虛名。
沒幾日,國子監就出了公文,隻要去新政司學新政課,成績優秀者,優先派遣差事,引發眾監生圍觀。
很快幾千監生就都知道了。
“派遣差事,國子監都沒這個權利,更何況連品級都沒有的新政司。”有人冷哼一聲。
又沒兩日,工部戶部等部,最後連運轉司,太仆寺等都出了公告。
新政司就在國子監不遠處,眾人都知曉。
有人不以為意,有人頓足觀望,有人直接去了新政司了解情況,第一天就有人報名。
當吏部最後出了公告時,監生們再也把持不住。
不到兩個月,新政司課堂滿人,教室坐不下,好多人選擇站著聽課。
“評估地力,縣中田地分為三等,上中下矣,例如山地就是下等田。上等田每畝科米一鬥取四,中等田每畝科米一鬥取二,下等田每畝科米一鬥取一又七。”
一人講完,看到監生們失望的神情,笑了。
“上疏這些明麵上的,實際情況是,不論何等田畝,一應多收一升之九,多則兩升。
超過一升的,諸位即可複查,兩升的,即可直接上報了。
公衙中損耗多,正稅和餘租中,也會添加七裡的損耗,超過1分,諸位即可複查……”
眾生內心一震,內心感歎。
此行不虛啊!
眾人學政,田稅都學過,前麵所講田地事宜,老生常談並無新意,唯後麵所講,可歎可敬。
隻這一堂課,歸納了多少才乾之士的心血總結。
識貨的人連忙拿紙筆記下,擔心過後忘記。
餘有丁看到筆記,也是佩服,果然是經年老吏,能寫出這等角落隱僻之事。
何文書自得。
地方事務千奇百怪,不經過實事,再你何等天才,也不可能應對的了地方老吏。
所以他和眾同僚,商量出的辦法就是隻看結果。
不和地方糾纏,隻看每畝田出多少,就能知道此地是否欺壓下戶。
其餘課程,都是如此。
歸家後,不時有人上門宴請。
左鄰右舍見到何文書家門車架不停,堵塞了胡同,眾人不敢心生不滿,也不敢向以往那般打招呼,讓到路旁束手而立。
何文書麵帶微笑,點頭。
事務繁忙,能拒的都拒,不能拒的則赴宴。
晚上。
一監生在門口求見。
何文書驚訝。
那監生跪在地上磕頭,“恩師在上,門生拜之。”
“吾何敢稱你師?”
“弟子受新政課,即是師門弟子。”
何文書笑了,把那人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