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五日盤點,顧梁算了一下,沒有低於四十桌的,最多的七十多桌,平均每天五十桌上下。
從黃金周結束後,到二十五日,一共三十六單是包廂客戶,雙休包廂基本會滿額。
這是最明顯的一點了,包廂利用率提升了。
營業額浮動也比較大,但平均差不多,連續兩周都是十萬以上。
從九月二十五日,到十月二十五日,這一個統計月內,營業額做到了五十八萬多。
終於超過了天天簡餐時的上限,隻用了兩個月。
九月份也才三十五萬多,雖然九月沒有滿一個月,但十月的增長仍然非常的快,增長百分之六十五以上。
這周估計也不會低於十萬,果然周末結束後,顧梁盤點了一下,這周營業額十二萬多。
美食節的準備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主辦方也有各項步驟指導,大棚和桌椅也是主辦方統一布置的,都有美食節lo和舉辦方廣告,不用參加的商家花時間。
因為主辦方對整個占位都有要求,廚餘垃圾處理等也有很詳細的規定。
顧梁他們隻用將廚具之類的設備搬進去,然後按照規定,所有參加的商家統一製作一個高一米五,寬八十公分的落地式支架廣告牌,放在門口就可以了。
廣告牌還是很重要的,不僅有商家名稱,還有攤位出售的商品,以及打個廣告也沒問題。
這點跟其他美食節有很大不同。
進入十一月份,有關美食節的準備工作就基本差不多了,隻等雙休,也就是五日早上九點開市。
第一天的早點沒辦法做了,以後主辦方就不會關心什麼時候開市,隻要有人過來,就會有攤販願意早點和宵夜。
顧梁去逛了一圈,正規的商家來了有十五家,包括東山居。
翡翠城有七家,聚香樓、東山居兩家飯店類的,但從廣告牌上分析,聚香樓來參加的應該是他們本部總店,隻賣糕點,這邊的分店貌似不負責。
兩家燒烤,都是南方口味的,一個烤魚,一個烤肉,這個應該是有點特彆照顧的,燒烤和糕點都是美食節最重要的品類。
一家定位比較高的專業麵店,也是連鎖的,應該不加盟,分店並不多,整體價位跟東山居,聚香樓的麵差不多,但他們種類更多,百多一碗的都不少。
不過他們也幾款價位在二十八,三十多的中低端產品。
生意還可以的那種,從廣告牌上看得出來,他們主推比較有名的陽春麵,十八一碗,特製骨湯,這個他們店裡都沒有,應該是美食節特供。
很明顯,他們也看到了來逛美食節的以學生和租客為主。
剩下兩家是賣堅果的零食店和烘培店。
不是翡翠城這邊的正規商家八家,其中三家是老字號,有不少糕點、糖果,還有早餐宵夜吃的點心和熟食。
另外還有些附近的個體戶商家,以東海大學裡的為主,不少也是加盟的,都是米粉、麵食類主食小吃,魷魚卷、東海酥餅、肉餅、臭豆腐之類的零食小吃。
他們的位置緊靠有公司資質的正規商家邊。
後麵的都比較雜了,從臨湖廣場延伸到側廣場上,每個攤位都很小,不少都是長期混跡大學城的生意人,一些也是正規的個體戶商家,一些應該隻是有擺攤經驗的。
十一月五日清早,因為是雙休,美食節還沒開市,已經不少人過來了,一些小商家直接開始賣東西。
不過幾家比較大的正規商家,包括東山居仍然遵守規定,沒有開業,但一些免費試吃品、還有宣傳單已經在發了。
主要是他們也不做早餐,不少公司的核心目的也都是做廣告,宣傳公司形象的,並不在意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