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花兒嬌!
累得腰酸的夏氏直起腰,捶捶後背,看見院子裡,雙喜和舅舅“梆梆梆”的剁肉,小福和草兒邊剝蔥,邊小聲說話,恩霖看著光宗“咿呀咿呀”地說著誰都聽不懂的嬰語。欣慰極了,想起當時丈夫走時,自己覺得天都塌了,一心求死,真傻!現在沒有丈夫,日子好像也沒有那麼難過,忽然想起,自己好久沒空想起丈夫了,覺得他離自己和孩子們很遠了,又覺得慚愧。低頭看見大半盆雞蛋糊,活兒在後麵趕著呢,又顧不上傷感了。
二大娘回來,自覺加入了繁忙的隊伍。八個人忙到天擦黑,才把卷尖擺上蒸籠。效率太低,要是有絞肉機,打糊機,切菜機,粉碎機,哪至於忙了這麼久。果然隻有科技才能解放人的雙手。
“嬌兒。”二大娘吞吞吐吐,“你水水哥說,想學做生意,又不好意思來說,明天能不能讓他跟著去。我先把話說下,他是學徒,不要工錢。”
“大娘,做生意首要就是臉皮厚,再有碰上各種各樣的顧客不能意氣用事。水水哥要是真想做生意,你回家後對他說,讓他自己來找我。”
“吃飯了。”夏氏做好了飯,一大鍋粥,炒的蘿卜,餅子管夠,太累了,誰都沒有心思做飯。二大娘說啥也要回家,拽不住,隻得隨她去。雙喜也是,有時在家吃一頓,大多數時候乾完活就回集上去,白得的一個勞動力,這也是夏嬌兒心虛的地方。
都已經來了好幾天,舅舅和草兒、光宗,吃飯時仍是不敢吃飽,特彆是舅舅,吃飯時候看看這個,看看那個,給這個人遞個餅子,給那個人盛碗粥,那頓飯都沒有安安生生地吃過。夏氏和夏嬌兒不止一次地說他,他總是說,“我飽了,吃不了。”連帶著倆孩子也是看著人的臉色。夏嬌兒看不過去,拿起餅子塞到舅舅手裡,他才無奈吃完。
吃完飯,不用安排,草兒和小福爭著去洗碗刷鍋。
水水吃了飯一個人來到夏家。少年的臉紅紅的,“嬸子,嬌兒妹子……”
夏氏招呼他坐下。
“水水哥,聽大娘說,你想做生意?”
水水點頭,又搖頭。
“水水哥,你到底是啥意思?”夏嬌兒問,十幾歲的小男孩心思變得快。
“嬌兒妹子,我……我是不是很沒用?你比我小,還這樣能乾……”水水說不下去了。
原來是嫌棄自己,自卑了,夏嬌兒想起水水給她絨花的事兒,小男孩是想證明自己吧?
“水水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就拿我來說吧,我是會趕集賣東西,可和水花還有村裡的女孩比,我不會做衣裳做鞋子,不會繡花。你要是隻看我的長處,我很優秀,可如果隻看我的短處,在咱們村裡,我絕對不是個合格的女孩子。但我不管彆人怎麼看,怎麼說,我堅持做我自己,我是夏嬌兒,獨一無二的夏嬌兒。”
堅持做自己,水水有些懵懂,“嬌兒妹子,你是說,我……我做不來生意?”
“不是,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端看你想做什麼,你要做的事兒自己心裡想做的,不能是因為彆人說的,或一時興起,一定要想清楚。如果你真的想學趕集賣東西,我當然願意帶著你。趕集最主要的一點,臉皮要厚,水水哥你要有心裡準備。”
看少年思索著,一臉苦悶。。夏嬌兒道,
“水水哥,如果你想去試試,明天卯時你來我家,咱們一起去縣城。”少年答應了,一臉茫然地走了。
這是個難題,自己十幾歲時,也不知道該乾什麼,喜歡什麼,適合什麼。多試試就好了,讓水水哥跟著自己試一試吧。
舅舅看幾個孩子收拾完了桌子,從褲子兜裡摸索出一個物件,畏畏縮縮地遞給妹妹,“我來了,也沒有給恩霖一個像樣的見麵禮,這個,你拿著,逗孩子玩……”
是一個打磨得光溜溜的小撥浪鼓,夏氏吃驚,“哥,這些天忙的腳不連地,你是啥時候做的?夜裡沒有睡覺?”看哥哥不說話,夏氏的眼淚都出來了,
“你們來了,我和嬌兒在家有了主心骨,夜裡也不怕了。這是啥禮物也比不上的,你要是再說外氣話,你就不是我哥。”
夏嬌兒接過撥浪鼓,一搖,“咚咚咚”地響。引得光宗幾個都看過來,一個多月的恩霖更是歪著腦袋,眼珠瞪的似西瓜,夏嬌兒遞到他手裡,他不知道接,卻歪頭拿嘴去啃,沒有啃到,哈喇子糊了上了撥浪鼓,大人孩子都哈哈笑。光宗幾個圍著恩霖,把撥浪鼓藏來藏去,小家夥脖子一梗一梗,黑眼珠骨碌碌地亂轉,著急地看來看去。大孩子小孩子玩的不亦樂乎。笑聲衝淡了兄妹倆的哀傷。
夏嬌兒看向撥浪鼓,直歎舅舅是個心靈手巧的人,可即使這樣,舅母生病,仍舊拖垮了他的家。可見,老百姓的日子見不得一丁點兒風吹草動。
夏嬌兒忽然想起弟弟沒有辦滿月酒。事情一茬兒接著一茬兒,自己大意,竟把這事兒給忘了,不知道娘心裡會不會難過?
“娘,恩霖的滿月酒……”夏嬌兒的話沒有說完,
“前幾日事多天冷,咱家也沒有啥親戚,我想不如挪一挪,辦成百日酒或者周歲酒都成。”
聽到妹妹的話,舅舅更加自責。舅爹舅爹,孩子沒有了親爹,本該自己操心,自己呢?隻會拖累妹妹。
“舅舅,娘說你們來了她就有了主心骨是真的。爹爹沒有親兄弟,族裡的那群人,恨不得我們早日死光,一個絆子又一個絆子。你和弟弟妹妹才是我們在這世上真正的骨肉血親,這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馬上地裡的活就開始了,全都指著舅舅你,要是沒有你,我和娘不得去雇人,不得花錢?所以舅舅,你來了是幫了我們。”
夏氏跟著點頭,“哥,嬌兒說的就是我的心裡話。咱們一起把孩子們拉扯大。”
舅舅看妹妹和外甥女都誠心地不多見自家三口人,點頭說,“嗯,咱們把孩子拉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