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陝商_大明,盛世從太子監國開始_思兔閱讀 

第845章 陝商(1 / 2)

偌大的客廳中,前來賀壽的鹽商和鹽官們醜態百出,連太監馬安自己懷裡也抱著一個美女,上下其手……

揚州最大的鹽商之一,陝西鹽商張家家主想到即將上繳巨額商稅,他輕輕推開身邊歌女,對馬安拱手說道

“乾爹,商稅已經正式開始收了,我們一年要損失數十萬兩白銀,您能不能讓征收商稅官員手下留情,到時我們絕不會讓您老人家吃虧……”

馬安愛財,但他並不傻,神武皇帝為了征收商稅斬殺數萬士紳和富商,那時他嚴令鹽商不得參加抗議騷亂,鹽商才因此逃過一劫。

現在讓他出頭繼續偷稅,馬安是絕對不會做的。

他已經吃的足夠多了,一旦被神武皇帝發現,到此錢財兩款不說,小命都難保。

馬安聞言,頓時眼睛一瞪罵道

“住口,你是要銀子還是要命,難道忘記神武皇帝大開殺戒了嗎?你們已經吃的太飽了,應該看清如今形勢。

從今以後,你們所有人必須足額繳稅,不然等待你們的肯定是神武皇帝的屠刀,甚至還會和你們算總賬,到時所有人都難逃一劫。

咱家今日醜話說到前麵,若有人貪心不足繼續偷稅,一旦被錦衣衛查到,你們就自生自滅,決不能連累咱家。

不然咱家將聯合所有利益相關者,斷其家族生路。甚至不排除滅其三族的可能,都記住了嗎?”

馬安一席話,頓時讓鹽商們開始瑟瑟發抖,他們有錢不錯,可老太監權勢滔天,想要滅他們鹽商家族,完全沒有難道。

讓鹽商老實繳稅,其實不是老太監突然良心發現,而是他擔心鹽商偷稅會連累到自己。

馬安府上銀子兩輩子都花不完,老太監想安穩生活,他不想繼續冒險了……

眾人急忙起身上前施禮

“大人放心,小人一定老實繳稅,不會連累您老人家!”

馬安陰冷目光再次掃過眾人,緩緩說道

“記住,都給咱家老實點,千萬不要節外生枝,咱家累了,你們都回去吧!”

平日高高在上的鹽商們見揚州守備太監不爽,他們一句話都不敢多說,紛紛躬身施禮準備離去。

鹽商是有錢,但揚州鎮守太監更厲害,可以說在揚州能呼風喚雨,連兩淮鹽運使和巡鹽禦史都敢得罪大太監……

徽商們都狠狠瞪兩眼陝西鹽商,特彆是剛才亂說話的那位巨富,他們發誓一旦這貨遇到什麼困難,絕對會落井下石搞死此人。

此時鹽商基本上以陝商和徽商為主,當然也有少數一些晉商。

本來晉商在揚州的勢力也不小,至少比起步較晚的徽商厲害。

可是神武皇帝打掉八大晉商後,讓晉商勢力已經在揚州失去地位,反而被徽商取代……

那時朱慈烺還未控製南方,也知道兩淮鹽業水很深,並未讓皇家集團介入食鹽行業。

其實在明清兩代,陝西可謂中國商業巨頭,他們集中起來的財富遠超八大皇商所在的晉商和徽商。

隻是晉商和徽商與建奴政權走的比較近,所以後來很多人隻知道晉商和徽商,而對陝商反而不太熟悉。

不是作者水文,既然寫到這裡了,就想介紹一下,根據跟讀情況,這一章也就賺幾塊錢而已,作者打字一個小時……

明朝中前期,陝西商幫崛起於涇渭之濱,興盛於廣陵故地,號稱全國各大商幫中成名最早、資格最老者。

然而“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明中葉以後,晉商和徽商大舉湧至揚州經營鹽業,至清朝初年,力壓西商,形成壟斷。

以至於後來一般人提及揚州鹽商曆史,大都“隻知有徽,不知山陝”了,當年秦晉聯手大戰徽幫的往事,更幾近湮沒無聞。

明太祖朱元璋率義軍推翻元朝後,敗走漠北的蒙古殘餘勢力,仍對中原虎視眈眈,伺機反撲,西北一帶少數民族離心傾向也不斷增長。

新興的明帝國,不得不把三分之二的財政收入,花在西北邊防建設上。

沿長城設九個邊鎮以拱衛關中,保護京師,其中固原、寧夏、延綏、甘肅四鎮便在陝西境內。

後又設三邊總督駐節固原,統率軍隊101novel.com餘萬,戰馬10餘萬匹。

負責東起延綏皇甫川、西至嘉峪關、西南至洮岷,綿延數千裡的邊防區。

但邊地苦寒,人煙稀少,數量龐大的邊防軍,每年耗糧以萬千石計,需布數十萬匹。

如此多軍需物資,自內地調運費時費力,民多怨言,政府財政也不堪重負。

明洪武三年,朱元璋采納謀臣建議,實施“食鹽開中”新政,將實施千年之久的政府食鹽專賣製度網開一麵。

允許民間商人向邊關輸送糧食,換取食鹽經銷的許可證,鹽引。

大約30斤糧食可換一份鹽引,而且是當時質量最好、最能賺錢的淮鹽引。

朝廷國退民進,讓利於民,淮鹽價貴,商多趨之,邊防軍需難題一舉解決。

而坐享地利的陝西商人,得益最多,自此冒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陝西八百裡秦川,沃野千裡,自古為中國糧食主產區。

如明永樂年間,陝西官倉存糧近1100萬石,足夠支付駐防官軍俸糧三年。

萬曆年間,全國260個府中,按稅糧多寡排名,西安府僅次於號稱糧倉的鬆江府,位列第四。

如此看來,輸糧換鹽引的食鹽開中法,等於是為陝西商人量身定做的傾斜政策。

一時間,關中產糧區的農民們,紛紛掀起了進城經商、賣糧販鹽的熱潮。

相比之下,山西曆來缺糧,山西商人要享受“食鹽開中”政策,隻有推著獨輪車到山東買糧,再販運邊關,買糧換引大費周折。

而徽州遠離邊塞,山高路遠,徽州商人更無力參與其中。

這也是明朝初年陝商比晉商、徽商起步較早的重要原因。

自此,留在西北邊塞種糧食,已失去經濟上的意義。

陝西商人和山西商人一起,紛紛來到運河沿岸的兩淮食鹽轉運樞紐揚州,成為專業鹽商。

據記載,當年會集揚州的陝西商人不下500人。

聲顯赫者有“三原之梁,涇陽之張、郭,西安之申,潼關之張,兼籍故土,實皆居揚”。

這標誌著一個衝出潼關、走向全國的陝西商幫開始成型。

正是在揚州,他們與蓄勢已久、雄心勃勃的徽州鹽商狹路相逢了。

在明代,作為鹽商的陝西商人,實力曾淩駕於山西商人之上,其老家是三原縣、涇陽縣、綏德州等地。

聚集揚州的陝西鹽商,出於保護自身共同利益的需要,出資修建了陝西會館。

後來為了對付徽商的競爭,又與山西鹽商合資共建山陝會館。

那時候,山陝商人實力仍然強橫,徽商不時要從他們手中購買鹽引。

山陝會館,獨自建在靠近運河的大東門東關老街。



最新小说: 通感逼人破案[香江] 末世之世紀輪回 民間傳說集合 讓你送外賣,你第一單送地府? 新婚夜,她燒了攝政王府 一棍打到仙佛認清現實 木葉:宇智波華麗的叛逆 藥店通古今,我帶廢太子搞基建 絕對死亡規則 主母多嬌,引紈絝權臣低頭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