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良書生!
?
京師,奉天殿。
呼嘯而過的冷風,吹打著石獅子上的鈴鐺,發出叮當的聲響。
司禮監老太監蕭敬手持拂塵,恍如老僧入定,站在龍桌案前,一言不發。
上百根禦燭插在宮燈之上,偶爾會發出滋滋的聲響。
弘治皇帝朱祐樘麵對堆積如山的奏折,正在奮筆疾書,恍然不覺時間的流逝。
時間已經是弘治十七年年底,國家調動十幾萬精銳京營,前往西北作戰,對於整個大明朝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戶部的銀子,恍若流水一般淌了出去,眨眼間帝國半年的賦稅已經消耗殆儘。
但是戰績也是格外耀眼的,大明幾十萬部隊,將小王子達延汗的部隊像是鐵桶一般包圍在清水營附近。
鷹隼騎的將士更是為大明創造了殲敵數千的戰績,威震朝野,讓弘治皇帝龍顏大悅,各家勳貴縱然是有子弟戰死,也沒有任何怨言,因為陛下的賞賜遠遠超過了他們的悲傷程度。
儘管朝中還是有很多反對的聲音,但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卻沒有人明目張膽的跟朱祐樘對著乾。
經過長時間的調查,牟斌親統籌,終於開始觸摸到了真相。陝西道巡察禦史的死,應該是某個利益集團,妄圖掩蓋某件事件而進行的滅口。
這讓即將到來的勝利蓋上了一層厚厚的陰霾。
忽然一陣清脆的鐵蹄在大理石板上奔馳的聲音傳來,擾了弘治皇帝的興致。
弘治皇帝起身,眉頭已然皺起,“深夜宮門下鑰,何人還在宮城內縱馬奔馳?”
蕭敬微微一愣,趕忙躬身行禮道“老奴即刻著禦馬監的將士拿下此人。”
蕭敬剛剛轉身,便聽弘治皇帝說道“算了,這個時間敢在宮城縱馬奔馳,想必是有天大的軍情稟報,命宮人打開宮門。”
蕭敬急忙躬身拱手說道“陛下乃仁厚之君也,隻是此時已然宮門下鑰,打開宮門是不是有些不符合規矩?”
蕭敬乃是天順年間的老人,對朝中的規矩也最是清楚。
朱祐樘眯縫著眼睛,估算了一下時間,低聲說道“算算日子,前線也有些時日沒有軍報了,西北的戰事乃是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還有什麼規矩不規矩的。速去。”
“奴才遵旨。”
不久的功夫,從外麵風塵仆仆走進來的不是彆人,竟然是錦衣衛指揮使某斌。
朱祐樘放下剛剛端起來的茶盞,疑惑的問道“牟愛卿,這個時辰,你怎麼來了?”
某斌下意識的看了幾眼周圍的太監和宮女,眼神中頗有幾分焦急的神色。
朱祐樘禦國多年,哪裡看不出牟斌的心思。
當下擺擺手,對陳生侍奉的宮女和太監說道“你們先下去吧。”
“是。”眾多宮人紛紛行禮離去。
牟斌見四下無人,這才放心說道“陛下,臣有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消息,都非常要緊,不知道您是要聽好消息,好事要聽壞消息?”
聽到壞消息這三個字的時候,朱祐樘的內心一顫,當下毫不猶豫的說道“先說壞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