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良書生!
?遼東都司領二十五個衛所,其中義州衛地處邊鎮,是衛所中極其重要的一座衛所。
城池雖然不大,但是勝在險峻。
理論上來講,值此大戰之際,理應戒備森嚴,整座城池進入戰爭狀態。
知府應該打開府庫,將守城所需要的滾木礌石,火油金汁擺放在容易運輸的位置。
動員百姓加固城池,組織丁壯,進行軍事訓練,以作為戰爭能力的補充。
眼下韃子入侵的那麼猛烈,不能等人家打到城池門口在將物資運輸出來吧。\
不能等到人家殺到了,在臨時拉壯丁吧。
更讓陳生費解的是,街道之上有朵顏三衛的商人在光明正大的兜售皮貨。
要知道這是在戰爭狀態,這些草原來的商人,很可能成為朵顏三衛的密探,將衛所的的情報泄露出去。
走過了不知道多少條街,陳生一支巡邏的兵丁都沒有看到。
耿小白附在陳生耳邊,輕聲說道“義州軍政之不作為,駭人聽聞。若有戰事,怕難有作為。”
陳生點點頭,並沒有說什麼。
他以前接觸的部隊,主要是京師的十二營,這些部隊,是經過整編的精銳部隊,戰鬥力和軍紀自然非常不一般。
至於他接觸的政務官員,也大多數在天子腳下為官,行事頗為謹慎。
哪裡像這裡天高皇帝遠,官僚行事,大多無法無天。
若是草原大軍進攻這裡,依靠城頭的探子和細作做內應,釋放謠言,殺人放火,定然會導致軍心大亂,守城自然會成為一句空談。
義州知府完全不給陳生麵子,差人說了句身體不適,就再也沒有了下文。
沿著街道走向驛站的途中,陳生和陳增春好沒有營養的聊了一會兒。
陳增春原籍河間府,算是陳生半個老鄉,弘治十年武舉,從一個名不見經傳,沒有後台的小百戶混到衛所的指揮使。
僅憑這一點,就能看出這個陳增春非常會做人。
眾所周知,大明武官的日子都非常難過的,每日裡飽受著文官的欺壓,沒有後台還能混蛋今天的位置,著實不容易。
入城之後的一路上,陳增春表現的進退有度,舉動從容,雖然跟在陳生身後不遠不近,但是陳生並沒有感覺到那份虛偽的謙卑。
反而很自然的感覺。
著讓陳生敏銳的感覺到,義州衛這個讓人氣的腦仁疼的地方,也不是一無是處。
義州雖小,但是卻也有專門的驛站。
大概是因為地方貧苦的原因,驛站年久失手,老驛丞正倚在門口的拴馬石上睡覺。
被兵丁推醒,嚇得腿肚子打轉,不停的給陳生磕頭。
午飯便是在驛站吃的,陳生還邀請了陳增春留下吃飯。
屋子太過於破舊,到處都是塵土,沒有辦法隻能在院子裡的棗樹下,搬出張老八仙桌,衛兵們擦不乾淨,便將營帳的簾子鋪再八仙桌上。
驛站太窮,連酒菜都是準備不齊,陳生隻能吩咐手下去城外的軍中,弄來軍中的儲備,做了一桌飯菜。
上了幾個精致的小菜,有鹵煮火燒,爆肚,白水洋頭,配上陳家自製的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