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王庭占據戰略要點,你們出征燕雲隻能是半途而廢。”
“更彆說,國庫目前空虛,根本不足以支撐一場大戰消耗,現在與蠻夷作戰,百害而無一利,非智者所取也。”
幾名官員開口譏諷。
感到受辱的武將一個個漲紅了臉。
有人不忿的出聲喊道。
“打都沒打,你怎麼知道出征燕雲是半途而廢?”
“一旦收複燕雲,不僅占據地利,而且有了馬場,對我大晉乃是天大的好事,從此以後都不用在擔心蠻夷南下劫掠!”
聲音響起。
一名官員站出來昂起頭說道。
“若是爾等敢以全家性命保證一定收複燕雲之地,老夫絕不阻止此事!”
此話一出。
武將勳貴們集體陷入沉默。
用全家老小的性命來保證一定收複燕雲失地?這誰敢這麼做啊!
畢竟戰事無常,不到最後一刻。
誰也不知道鹿死誰手。
也就在這時,老皇帝開口了。
“肅靜!”
一時間,眾人紛紛噤聲。
老皇帝掃視一眼後,出言道“出征燕雲的事暫且不提,今日商量的是兩國和談事宜,諸位愛卿可有何建議?”
話音剛落。
一直緘默不言的丞相秦輔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事啟奏!”
聽到這話,眾人目光紛紛看向秦輔,想知道這位主和派領頭人想說什麼。
老皇帝也輕輕頷首,示意他說話,雖然因為屢次幫蠻夷說話的緣故,他對秦輔有些不喜,但朝堂之道在於平衡。
主和派的人怯懦不假。
可要全是說乾就乾的莽夫武將,大晉這架馬車也走不遠。
“陛下,我大晉在兩國比試中獲勝。”
“乃是天大的喜事。”
“臣主張,應挾此大勝之勢,廢除草原王庭提出的每年納貢歲幣條件。”
秦輔一臉正色,言辭振振。
但在場眾人都是人精,豈能聽不出他這句話裡的潛在含義。
提議廢除歲幣。
可卻對和親隻字不提,這擺明是要繼續送女和親!
下一刻。
蘇子由站了出來。
“敢問丞相,那和親一事呢?”
“自然是要繼續。”
秦輔麵不改色的說著,語氣平淡。
霎時間,整個朝野都炸鍋了。
武勳們怒從心起,無比氣憤的看向秦輔,出言問候他的家人先祖。
“奸相!你就是條斷脊之犬!”
“我軍大勝,憑什麼還要與蠻夷和親,他們那群禽獸之邦也配!”
“狗一樣的東西,蠻夷是你爹嘛?如今我們勝了,你竟然還要送公主和親,你到底是我大晉臣子,還是蠻夷的臣子?!”
“老子糙你娘的。”
“”
在老信國公和衛國公的帶頭下。
武將們對秦輔的家人祖先,進行了熱情又不失友好的問候。
但奈何秦輔就像沒事人一樣站著。
而他這態度,也讓不少脾氣比較爆的武將更加惱火。
擼起袖子就想衝上去講道理。
老皇帝看著這一幕,沒有出來阻止,他也覺得秦輔剛才之言太離譜。
我大晉的軍隊戰勝了蠻夷,而且還是大獲全勝,結果依舊要給蠻夷送女和親,這是什麼道理?真當大晉軟弱可欺嗎!
若蠻夷拒不退讓。
那大可率軍過來領教我大晉的兵鋒!
而就在這時。
秦輔的聲音再次響起。
“陛下。”
“和親一事,關乎兩國和睦。”
“比試中大獲全勝,對我大晉自然是好事,但草原王庭乃是友邦。”
“這一戰他們犧牲了兩百名士卒。”
“臣以為,當對其恩威並施,才能令其不滋生怨氣,並以此彰顯我大國氣度。”
秦輔還想說下去,但卻被蘇子由打斷。
“我大晉的陣亡了二十二名將士,怎麼不見秦相站出來說話?如今反倒關心其蠻夷的士卒了,這份胸襟當真寬闊。”
蘇子由冷嘲熱諷道。
自己弟弟還在慰問陣亡將士的家屬,這裡就有人關心蠻夷士卒。
這算什麼道理?
蠻夷的命難道就更值錢嗎?
說句不好聽的。
你是大晉的丞相,就算蠻夷全死絕了,跟你有什麼關係?鹹吃蘿卜淡操心!
“他們皆是為國捐軀。”
“本相對他們的死深感沉痛哀悼,但他們身為將士,死在戰場上,也算是死得其所,而且朝廷也撥下了撫恤金和賞賜。”
“他們的家人會為他們感到光榮。”
“更何況,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兩國和談,蘇尚書莫要在這轉移話題。”
秦輔嚴詞正聲的說道。
然而,殿內武將看向他的眼神,卻多了一抹憤怒至極的怒火。
“你特娘的算什麼東西?”
“也配談光榮?”
“什麼叫身為將士死在戰場上是死得其所,將士們就活該戰死沙場嗎?”
老信國公指著秦輔的鼻子怒罵。
戰死沙場死得其所這句話。
將士可以說,將士的家屬遺孀可以說,但你有什麼資格說出這句話?
而此時,見秦相被一群人圍攻。
禦史們插了進來。
“難道不是嗎?”
“文人治國,武將安邦,為了保家衛國而死,這不是死得其所是什麼?”
聞言,武勳們不甘示弱。
“一群狗樣東西。”
“怎麼不見你們去為國捐軀?”
霎時間,罵聲陣陣。
武將和文臣之間亂作一團,兩方指著彼此互噴唾沫,問候各自祖宗。
也就在這時。
一道威嚴的聲音在殿內響起。
“肅靜!”
老皇帝冷喝一句。
隨後見眾人都安靜下來,目光看向文臣,“朝會上吵吵鬨鬨,成何體統?”
此言一出。
接觸到視線的文臣紛紛低下頭。
“臣等失言。”
“還望陛下恕罪。”
此時此刻,他們心中無比忐忑,陛下這擺明就是站在武勳那邊了。
“罰俸兩月,以示懲戒。”
老皇帝淡淡說道。
聞言,剛才還在叫囂的文臣雖心有怨言,憑什麼隻罰他們,但卻不敢再說話。
像是焉了的黃瓜一樣。
而見聲音停歇,秦輔這才出聲道。
“陛下,這一仗兩國皆有損傷,戾氣太重,恐因此結下仇怨。”
“臣之所以提議於王庭聯姻。”
“乃是想化戾氣為祥和,消弭怨恨,讓兩國重歸於好,不動乾戈。”
“而且據托托木王子所言。”
“為了迎娶我大晉公主,王庭願以二十萬頭牛羊,一萬匹戰馬作為聘禮。”
“不僅如此,他們還承諾,倘若答應聯姻一事,從今以後,草原王庭的部落,絕不會再跨過邊境劫掠我大晉的百姓。”
“正因如此。”
“臣懇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
“答應與王庭聯姻,送公主和親,此事對我大晉百利而無一害,”
秦輔擲地有聲的說著。
將托托木許諾給他的條件全說了出來。
老皇帝聽到這話,神情微變。
原本不想嫁女和親的他,此刻有些動搖起來,畢竟蠻夷許諾的東西太多了。
大晉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和戰馬,若是再給大晉二十年,不,隻要五年時間,他就可以保證國力強盛到與蠻夷一戰。
一萬匹戰馬。
他更是可以組建兩隻精銳騎兵。
而這一切。
隻需要嫁一個女兒。
站在父親、國家榮辱,甚至是個人感情的角度,老皇帝極其不想答應此事。
可他是皇帝,肩挑大晉江山社稷,統禦治下無數百姓,他必須要站在天下的角度思考,嫁一個女兒就能換來如此多東西,他沒有理由拒絕這條件。
但就在這時。
蘇子由的聲音突然響起。
“還望陛下三思!”
“和親一事關乎我大晉榮辱,此戰既勝,哪有勝者與敗者和親的道理!”
蘇子由開口大喊道。
弟弟為了阻止歲幣和親做了那麼多努力,好不容易戰勝蠻夷。
結果現在還是要與蠻夷和親。
憑什麼?
那些陣亡的士卒豈不是白死?
弟弟的努力豈不是白費?!
而蘇子由的這番話,也立即得到諸多武將點頭呼應。
可此時。
秦輔突然語氣高亢的怒罵道。
“爾等住口!莫非你們真要看到兩國打起來才高興嗎?”
“如今在將士們的浴血奮戰下,草原王庭已經主動退讓,不再言歲幣之事,而且更是願以聘禮,迎娶我大晉公主。”
“比當初不知要好多少!”
“難道爾等非要連半步都不肯退,逼蠻夷揮軍南下,決一死戰嗎?”
“若真如此,你們知道要死多少百姓,犧牲多少將士嗎?”
“這些你們都不關心,你們隻關心自己的軍功,隻關心國家的榮辱,卻半點沒有為天下百姓,為大晉江山社稷考慮!”
秦輔怒氣騰騰,理直氣壯的罵道。
刹那間。
武將勳貴們都陷入了沉默。
雖然不認同這番話。
但站在天下百姓和江山社稷的立場來看,現在的確不是與蠻夷決戰的時機。
也就在這時。
糾結良久的老皇帝做出了決定。
“既然草原王庭願與大晉結為姻親,永世修好,朕亦非不近人情之人。”
“朕決定答應此事,並在十五日後”
“昭寧公主出嫁王庭。”
老皇帝站起身,宣布自己的決定。
他雖然不怕蠻夷揮軍南下,但不代表他就要與蠻夷結成仇敵,殊死一搏。
眼下有一個機會,可以為大晉爭取喘息的機會,可以讓百姓不受戰亂之苦,可以穩定江山社稷,他沒理由棄之不顧。
“父皇,不可啊!”
太子挺身站了出來勸阻道。
聞言,老皇帝看了兒子一眼,沒有說話,有的隻是一點無奈。
坐在龍椅上,看似執掌天下大權。
但很多事卻是身不由己。
“皇兒,你跟蘇長歌待久了,也開始變得意氣用事起來。”
老皇帝站起身,一隻手搭在太子肩膀上,沉聲道“記住,為帝者,不論何時,都要以江山社稷、天下萬民為重。”
“另外,記住這次和親的屈辱。”
“總有一天,等大晉在你的手上強盛起來,要將這一切都討還回來!”
說一千,道一萬。
這一切還是因為大晉不夠強。
若是夠強,他又何須在兩難中做出抉擇,直接出兵打服蠻夷就行!
而聽到父皇的這句話。
太子張了張口,想繼續勸父皇不要答應和親,但話卡在嗓子裡卻說不出來。
江山社稷,天下百姓。
這八個字壓在身上太重太重了。
讓他根本開不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