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你再闖禍,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聽到聲音。
蘇長歌看著麵前神情幽怨的朱聖,眼中不由露出幾分詫異。
不久前兩人第一次見麵時。
朱聖言語中對董聖不能說是推崇備至,但也是頗為尊敬。
這才過了多久,朱聖就懷疑董聖暗中篡改儒道,還騙了他,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朱聖多疑,還是董聖真的出軌了?
“朱聖,董聖他騙了你什麼?”
“你怎麼會這麼想?”
蘇長歌開口,直接問出心中疑惑。
“還記得罷黜百家嗎?”
朱聖歎了口氣,言道“在董聖口中,他是為了思想統一。”
“但老夫懷疑,在那個時候,董聖可能將儒家也一並罷黜,燒毀了大量儒家典籍,以至於上千年儒家都在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
“當然,因為聖人世家的緣故。”
“有些東西,比如文聖、亞聖和禮聖的典籍,即便他是聖人也抹滅不了,”
“但抹滅不了的可以篡改。”
“聖人之道,微言大義,這裡麵可以做的文章太多太多了。”
“隻要文聖後人願意配合董聖,然後雙方再花上幾百年的時間,就能將聖人之言的含義篡改,儒道也因此偏離的原本方向。”
聲音響起,蘇長歌點了點頭。
照朱聖的說法。
若文廟建於罷黜百家的那個混亂時期,那董聖的確有篡改儒道的能力。
一來以文廟作為儒道祖庭當成籌碼。
與孔家一同篡改儒道。
至於亞聖和禮聖世家,他們當時雖然享有一定話語權,但跟如日中天的董聖相比,差了實在太多太多,最多也就自保。
二來罷黜百家的過程中,董聖銷毀了大量荼毒人心的‘異端邪說’。
但墨家、陰陽家、名家、農家等等。
各派難道全都是異端邪說?
實在不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行嗎?非要一起全部燒毀掉?
同時,也正是由於這些典籍被燒毀,導致諸多有關上古時期的記載,隨著那些逝去的聖賢,一起埋葬在時光長河當中。
當然這或許就是董聖想要的。
隻不過有篡改的能力,不代表就要去篡改,董聖做這些的動機是什麼?
總不能是為了天下蒼生吧?
若真如此。
董聖為什麼不跟朱聖直言?
反正人已經死了,典籍也已經燒了,過了上千年,就算告知朱聖也應該沒事。
一念至此。
蘇長歌出言詢問道。
“可是,董聖為什麼要這樣做?”
“成聖。”
朱聖此刻語氣無比凝肅。
“???”
蘇長歌滿臉問號的看著朱聖,董聖篡改儒道隻為成聖?這也太離譜拉吧。
“董聖不是已經成聖了嗎?”
“你不也叫蘇聖。”
見狀,朱聖笑著反問一句。
聽到這話。
蘇長歌頓時明白過來,聖人與聖人之間亦有差距,比如上三聖和下兩聖。
再比如,文聖的弟子顏回也叫顏聖、複聖,可這隻是敬稱,並不代表真的成聖,還有自己這個蘇聖,不也隻是大儒而已。
想到這裡。
蘇長歌看向眼前的朱聖。
照如此說來。
如果董聖沒有成聖,那朱聖也應該沒有成聖,儒道一直隻有三位聖人。
“咳咳”
“如你所想的那樣,老夫也並未成聖。”
察覺到蘇長歌的目光,朱聖老臉一紅,而後繼續道“我也是以你之道,再結合我自身之道,相互印證才發覺不妥。”
“文聖、亞聖、禮聖靠何證道?”
“仁,義,禮法。”
聞言,蘇長歌不假思索的答道。
“那董聖和我呢?”
朱聖再問。
“集儒道之大成者。”
蘇長歌說完,沉吟了一會說道“你是說這樣無法成聖?”
“能成,但隻能成二品亞聖。”
“老夫死時便止步於此,而董聖給我的解釋是二品已經是後世儒道極限。”
朱聖緩緩開口道“前三位聖人開辟、補全儒道,後人隻要按部就班,就能抵達亞聖之境,但一品卻是怎麼也無法企及。”
“不過老夫懷疑他在這事上騙了我。”
“聖人者,耳以表聞,通達天地正理;口表以言,宣揚道理,教化大眾;”
“王表以行,統率萬物,施德以民。”
“隻要做到這三樣,就可以踏入二品境界,但想成聖必須達到‘至極’。”
“就如文聖的仁,孟聖的義,禮聖的禮法,隻要一處達到至極完美,同時得到天地民心認可,那就可以突破桎梏成聖。”
聲音響起。
蘇長歌理解了朱聖所表達的意思。
董聖止步於二品亞聖。
他篡改儒道,就是為了邁出最後一步,成為真正的聖人。
那麼董聖的‘至極’是什麼呢?
三綱五常?
正想著。
朱聖的聲音響起。
“你可知我為何創立理學?”
“請試言。”
蘇長歌開口。
“老夫昔日遇到過董聖。”
“他對我教誨頗多。”
“而這理學,於其說是我所立,倒不如說是我在董聖的指引下才摸索出來。”
“存天理,滅人欲。”
“理學之理,乃是天理,可這天理的標準是什麼,又是誰定下的?”
朱聖自問自答道“我曾以為是文聖,是亞聖,是禮聖,是儒道曆代聖賢,但現在想想,這個天理,可能是董聖一人之理。”
話音落下。
蘇長歌蹙眉沉思。
發覺還真是朱聖說的那樣子。
理學之天理。
其實跟宗教的教條沒什麼區彆。
將三綱五常,倫理道德,以及典籍上的聖人之言視為永恒的客觀法則。
而這三綱五常,倫理道德、聖人之言又是誰定義的?書上說有文聖,有亞聖,有禮聖,但最開始提出這個概念的卻是董聖。
假設在這個基礎上。
董聖篡改過三位聖人的聖意。
那麼這些文字的含義。
其實就是董聖自己的意思,他這波完全是妄擬己心代天心。
想到這。
蘇長歌抬目望向朱大怨種。
慘,太慘了。
若一切真如他所猜測的那樣。
那朱聖完全就是被董聖當做補全大道的大怨種工具人。
而此時。
注意到蘇長歌那略帶同情的目光。
朱聖的表情更幽怨了。
我堂堂朱大聖人,需要你小子同情?而且這還隻是猜測,說不定董聖沒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