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是皇帝貶他。
而是早就像現在這樣貶皇帝了。
隻不過,這樣的手段也讓趙炆感到害怕,害怕自己成為此人的傀儡。
畢竟對方有能力讓皇爺爺禪位,父皇病重,換而言之也能對自己這樣,隻不過是自己聽話,所以才沒有動手罷了。
但萬一有哪天自己跟他意見相左。
一念至此。
趙炆眼中閃過陰厲之色。
而就在這時候。
中年儒生抬步緩緩走到台前,臉上表情一如既往的平淡。
但隨著他的出現。
台下麵瞬間一陣聲音響起。
“恭迎朱聖回歸!”
“蘇門心學乃歪理邪說,禍亂蒼生心智,朱聖此番歸來將矯正世間秩序!”
“朱聖理學,才是儒道正統!”
“心學儘皆是歪理!”
聽到聲音,百姓們轉頭看過去,隻見一群穿著儒袍的老秀才聚在一起,言語間全是對蘇長歌心學的辱罵和對理學的追捧。
這時,百姓中似乎有人認出其中一人。
“那不是劉秀才嗎?”
“此人住在城東,不僅嗜賭好酒,經常酒後毆打妻子。”
“還拿著妻子辛苦磨豆腐賺來的錢到外麵耍,並將親生女兒賣給勾欄做妓,這樣的畜生,也配辱罵蘇聖?他算什麼東西!”
一時間。
議論聲沸沸而起。
台上的儒生聽到這些話,眉頭蹙起,眼中露出幾分淩厲之色。
“朱聖,你看要不要讓百姓閉嘴?”
一名官員諂笑的上來,以為朱聖是嫌百姓們的聲音聒噪。
然而,朱聖隻是冷冷的掃了他一眼,接著緩緩開口道“來人,將那劉秀才拖出來,把這豬狗不如的畜生給本聖當眾打死。”
此言一出。
百姓們頓時噤聲,眸中滿是驚訝。
他們沒有聽錯吧?
打死劉秀才?
他不是你們的人嗎?
而這時,那名叫做劉秀才的人一臉懵逼,他來這裡的原因很簡單。
就是因為之前新儒抨擊舊儒,失去儒生這層光環的他,走到哪都被人戳脊梁骨,現在跑過來,就是想狐假虎威裝裝威風。
但沒想到。
這個朱聖似乎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樣。
隻不過還沒等他反應過來。
衙役已經來到他麵前。
二話不說,直接強行將他拖到台上,然後便摁在地上用板子拍打起來。
“冤枉啊!朱聖!”
“小人一心一意都為了理學!”
劉秀才發出殺豬般的嚎叫
‘朱聖’充耳不聞,滿臉冷漠之色,這種畜生禽獸留在世上也是汙濁。
此時,台下百姓卻是一臉興奮,其中不少人覺得,這個重活一世的朱聖雖然肯定不如蘇聖,但似乎也沒有差到哪裡去。
像劉秀才這樣的禽獸敗類。
就是該殺!
而很快。
在衙役不留情麵的重板下,劉秀才聲音越來越小,呼吸也漸漸停下。
“回稟朱聖,已經死了。”
衙役走上前稟報。
“拖下去喂狗。”
‘朱聖’語氣冷漠至極的說道。
“是!”
徭役重重的答應一聲。
隨後便帶著旁邊幾名弟兄,將劉秀才的屍體拖下台扔去喂狗。
而‘朱聖’在吩咐完後,目光轉向下方的百姓,他剛才之舉不僅是真覺得那劉秀才該死,也存在在百姓麵前立德的念頭。
畢竟太久沒在世間露麵。
就算有聖人之名。
可若是得不得百姓的敬重,聖人就隻是個虛名,根本沒有半點作用。
如此想著。
‘朱聖’緩緩開口。
“道德者,行也,非言也。”
“聖人定下三綱五常,以道德禮法治世,方才有如今之盛世。”
“剛才劉秀才那類虐妻賣女,行為舉止有損道德之人,縱然滿口道德之言,依舊無法掩飾其惡毒之行,理當受刑罰所誅!”
話音落下。
百姓們紛紛點頭認同。
在他們看來,似劉秀才這樣的人,的確是死不足惜。
而朱聖望著這群認同自己的百姓。
心中不禁有些緬懷。
他已經有上千年沒有被世人這樣看過,好在百姓們沒變多少。
隨後,朱聖繼續出言“道德者,三綱五常也,乃亙古不變之天理,循之則為君子,悖之則為小人;為國家者由之則治。”
“本聖在此立言。”
“若世上有違道德之人。”
“不論高低長幼,不論貧富貴賤,視其過錯大小定罪,然必遭聖譴。”
“煌煌天理,不容違逆!”
伴隨聲音響起。
百姓們頓時議論紛紛起來。
幾乎都是讚揚的聲音,覺得以道德來定罪並無不可。
畢竟若真能實現。
那些奸猾不軌之人將無所遁形。
而此時。
坐在不遠處的趙炆則麵色有些陰沉,覺得這朱聖比蘇長歌還過分。
他以道德治國沒關係,可不論貴賤就有些耐人尋味了,畢竟自己若是登基為天子,難道也要被他那三綱五常給限製住?
況且。
誰來評定道德有無過錯?
“朱聖,本宮以為”
趙炆剛想說話,畢竟他現在可是監國太子,就算是聖人也要給他幾分薄麵。
隻不過他顯然低估了‘朱聖’的凶殘,一個冷冽的眼神瞪過來,嚇得他心頭猛地一顫,瞬間噤聲,不敢打斷他的話。
秦輔在邊上看到這一幕。
也是畏畏縮縮。
這特麼哪是新來了個聖人,簡直是新找了個爹來!
如果說蘇長歌是煦日,那這個朱聖就是灼日,不講道理隻講天理,殺起不遵守三綱五常,沒道德的人來簡直毫不手軟。
這樣的人主宰世間。
隻怕比蘇長歌還要恐怖數百倍。
不過秦輔並不後悔。
因為蘇長歌當聖人會清算他,而朱聖當的話,他還是能好好過日子。
同時,若人人都遵循三綱五常,隻要將來他家子嗣不做的太過分,那便可以永享富貴榮華,根本不用擔心被人給搞掉。
而就在秦輔如此想著時。
朱聖並未停下。
“儒者。”
“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事故。”
“雖久不廢,此謂之不朽!”
朱聖開口,他自然不會忘了今日最重要的事,立儒教。
這也是他治理天下最關鍵的一步。
“然當今之世,有德者不彰,無德者橫行,天下汙濁不堪。”
“吾朱熹,在此向天盟誓,願尊先王之言,循萬世之禮,以聖言為儒道根基,以禮法為太平根本,在此立下儒教。”
“凡天下讀書人,皆可入我儒教!”
“入儒教者方可為官。”
“為官者,以聖言、禮法治世,若有違逆者,視其罪過輕重論處!”
“此誓日月為證,天地共鑒。”
“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眾生共聽之!”
朱聖開口。
宏偉洪亮的聲音響徹寰宇。
刹那間。
神州境內天花亂墜,地湧金蓮,浩蕩紫氣鋪天蓋地而來,橫亙在大晉上空。
而他的這番話也隨之傳遍天下各地。
無數人抬頭望向空中。
“朱熹?這不是朱聖的名諱嗎?”
“我記得朱聖應該已經死了上百年才對,怎麼突然冒出來了?”
“諸位,我沒有聽錯吧?立儒教這樣的大事,又引來如此宏偉浩蕩的異象,怎麼會是朱聖,不應該是蘇長歌蘇聖嗎?”
“沒聽錯,我也聽著是朱聖。”
“莫非朱聖複活了?”
“還是世間又重名者,恰好跟朱聖重名,這才以此名立教。”
“嗬嗬,除了聖人還有誰能立儒教?”
“這必定是朱聖無疑!”
“那蘇聖呢?這麼大的事情,怎麼沒有聽到蘇聖的半點消息?”
一道接一道的聲音響起,無數人心中滿是疑惑,一是不明白死去數百年的朱聖怎麼突然冒出來,二是蘇長歌去哪了?
也就在這時。
一道清冷的聲音響徹天地。
“本聖不點頭。”
“你有何資格以儒立教!”
眾人抬頭看去,隻見一頭龐大到足以遮蔽天日的鵬鳥出現在上空。
並且伴隨這道聲音響起。
剛才還氣勢滾滾的恐怖異象瞬間消失。
仿佛一場虛夢。
而看到來人,一刹那,秦輔的臉色瞬間蒼白無力,眼中露出懼意。
不僅是他,坐在台上的趙炆也是如此,他們都害怕被蘇長歌給當場清算,一個出賣國家,一個謀朝篡位,全都是死罪。
唯有‘朱聖’一臉平淡,眼神中露出幾分惋惜。
“你終是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