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隱喻(3)_落難情緣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落難情緣 > 第162章 隱喻(3)

第162章 隱喻(3)(1 / 1)

落難情緣!

張少飛看向雷公“您說呢?”

這絕對不是多此一舉的問話,而是另有禪機,雷公居然回答“枯萎的好。”

張少飛竟然還是點點頭“如是,如是,那就順其自然枯黃去。”

張少飛再問樂誌丹“你說呢?”

樂誌丹聰明絕頂,自認為一定能答得更好,不假思索地說“枯萎的讓他枯萎,向榮的讓他向榮。”樂誌丹自以為回答得多麼圓滿、多麼瀟灑!連那個高傲的年輕僧人,目光裡都流露出敬佩的神采。

然而,張少飛卻將腦袋搖了搖,說道“不是,不是。順其自然,在大自然中契悟禪機,幾乎是每一代祖師所倡導的。然而,禪,不是純自然,禪者反對放任自流,更強調人的主動性與能動性。我們人,作為大自然之子,棄惡揚善,改造自己,就是自然;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使之更加契合宇宙人生的規律,才是真正的順其自然。禪者之所以是真正的智者,原因也就在於此!”

說著,張少飛的目光像溫暖的手指,愛撫著年輕僧人的麵龐。

年輕僧人忽然對張少飛的話有所領悟,但他放不下高傲的架子,勉強給張少飛下跪,說道“雲遊僧法悟,前來拜山。”

他之所以說“拜山”而不說拜祖,說明他心裡還是看不起張少飛。他磕頭時,前額並未觸地。

樂誌丹跳過來,指著他的腦門說“你年紀輕輕,拜祖倨傲無禮,就已是大錯特錯;而後又叩頭不觸地,更是錯上加錯。你心無敬意,還不如不行叩頭之禮呢!”

法悟憑著自己的小聰明,不以為然地說“出家人四大皆空,何必拘泥形式?再說,我磕頭不觸地頂禮,就等於觸地頂禮,你又何必分得那麼清楚?”

雷公笑道“你倒是有幾分辯才。超越世間的一切形式,不為形式所困,這確實是禪。”

法悟越發得意,斜了張少飛一眼。誰知,樂誌丹冷不防躥了上來,狠狠打了他一巴掌。

法悟大怒,吼道“女子之家,怎麼這樣無禮?竟然動手打人!”

樂誌丹針鋒相對,道“我打你等於沒打你,你又何必如此認真分彆呢?”

以其之矛,刺其之盾,法悟愣住了。

樂誌丹曾經也因這種事挨過張少飛一巴掌,這回總算在法悟身上撈回了本錢。她不依不饒說“再說,出家人四大皆空,你的肉體屬於大地,早該空掉了,我是打空呢,你叫喚什麼?你若是覺得疼了,證明你尚未修到四大皆空,我是幫你修行呢!”

法悟一臉尷尬,大家忍不住笑了起來。

樂誌丹又說“如果你現在挨打時心生分彆,能感受到挨打與沒挨打不一樣,那麼,證明你剛才磕頭時前額不觸地,是故意無禮。無禮之人,不該挨打麼?”

法悟啞口無言,狂妄之態因之儘褪。

張少飛開口說話了“你從什麼地方來?你心裡一定藏著什麼東西!”

“我是江西人。七歲出家,曾經閉關閱讀大藏經,胸中裝有萬卷經書。僅《法華經》一部,我至今已持誦三千多遍了!”說著,法達的頭又仰了起來,很為自己的用功精進而驕傲。

張少飛說“你倒是精進用功。如果你誦過上萬部經,並且領會佛經的義理,那你可以為我之師。但是,你卻因念了三千遍《法華經》而驕傲自大,似乎太天真了,天真得不知道自己的過錯!”

張少飛拿著一隻沙梨說“唉,這隻沙梨,不知經過多少風吹雨打才成熟,你可曾品出梨的滋味?印《法華經》的毛刷子,看經的遍數何止萬記,卻未曾見它成佛!同樣,像你這般傲慢的模樣,再念一百萬遍也沒有用!”

法達不由垂下了頭。

張少飛繼續說道“僧人頂禮,不僅僅為表達對他人的尊重,更是為了克服自己的‘傲慢’之心。因為,出家人心中一旦存留傲慢的習氣,‘我執’不除,便無法體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你隻是口頭上念誦佛經,而不明了經典的意義。”

張少飛說到這裡,停了一下,又說“你叫法達,卻何曾達法!”於是他手在石上輕輕叩著,合著節拍說了一偈

禮本折滿幢,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無比。汝今名法達,謹誦未休歇。空誦但循聲,明心是菩薩。汝今有緣故,吾今為汝說。但信佛無言,蓮花從口發。

法達靜靜聽著,臉上出現了猶豫不定的神色。雖然依舊呆立著,卻左顧右盼以掩飾心中的羞臊和煩躁。

張少飛緩緩說“張少飛家境貧寒而且父親早亡,未曾念書識字,一生中隻因一次聞街市聞《金剛經》,因一句經文而明心見性。據我所知,一切經典都在啟發我們本來就有的覺心、佛性和般若智慧。”

法達低著頭,臉上一陣喜一陣憂,一陣羞愧一陣悔恨。他合十懺悔說“法達年輕無知,從今往後一定謙虛、恭敬待人。”

樂誌丹充大人吃瓜,說“知錯就改,才是好孩子!來,坐下吧!”眾人不由得又笑了起來。

法達半個屁股坐在樂誌丹搬來的石塊上,扭捏地問張少飛“弟子誦讀《法華經》,並沒有理解經文的義理,常有疑惑。大師富有智慧,請為我解說解說。”

“法達,佛法本來是通達的,隻是你的心念不通達,佛經本來沒有疑惑,隻是你心裡有疑惑。你誦讀《法華經》一定知道經中所說的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和入佛知見吧?”

法達不好意思地“慚愧,弟子僅知字麵意思。”

張少飛詳細開示說“佛的知見,也就是覺悟的知見。佛就是覺。覺分為四種,開啟覺的智慧,顯示覺的智慧,領悟覺的智慧和深入覺的智慧。如果聽到開導啟示就能深入到覺的智慧中,這就是覺悟的智慧,自己的覺心、本性也因此得以顯現出來。所謂佛的智慧,實際上就是你自己的心,此外再沒有其他的佛。人們往往為自己遮蓋了本性的光明,迷戀於各種表麵現象,受自己情欲的乾擾,心甘情願受物欲的驅使。所以我佛釋迦牟尼才假借種種方法苦口婆心地講說,規勸人們安定收心,不要向心外去妄求,如果你具有正確的認知和見解,就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這就開啟了佛的智慧。”



最新小说: 一人一妖一食肆 桃源極品小仙醫 故事的譜寫 我有一間紮紙店 顧問天下 火影:以時間之名,威震忍界! 重生表白失敗,校花急了 紅樓之黛玉養了一隻貓 混元金仙 原點序列劉囂齊冬雪塔尼婭結局和誰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