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退圈!
三月中旬,成片出來。
米國這邊交給布雷特和安德烈,搞定發行、影院排片各種事情。
好萊塢和國內不同,相對於製片,發行才是最重要的存在,什麼“八大”、“六大”牢牢掌握這一點。
而且他們的發行體係是建立於全世界的,收割票房的同時,還傳播著美式文化和價值觀。
全球每年70以上乃至80的票房都被好萊塢收割,就知道好萊塢的電影輸出有多恐怖。
像南韓、東瀛,電影業已經崛起,也隻能保住半壁江山,國內能保住一半票房已經被當做一種成就。
《戰狼2》當初就抱著這樣的使命,要不是下半年它爆一波,17年國產電影的份額根本拿不到50。
沒錯,我們彪炳國內電影市場“崛起”,飆升幾百億份額容量,然而每年有一半都要被好萊塢拿走。
當然,因為中影華影牢牢把控發行渠道的關係,最終好萊塢能分走的票房是稅後25。
即使歐洲國家,一樣隻有被收割的份,英法德這種文化大國亦不例外,沒有一個能逃脫好萊塢的鐮刀。
相反,全球電影市場最難被攻略的,大概要屬美帝的忠心走狗阿三了。
他們抵製一切外來電影,90的電影市場份額都是自產自銷,最喜歡看本國人民拍的電影。
強如好萊塢,一樣水滴不入。
布雷特家族所掌控的波塞冬、安德烈家族所掌控的法克斯,都是八大影業公司之一。
這也是李子軒舍得花錢在他們身上的原因,人家有這種資源,值這個價。
哪怕本身不在影業部門,一樣能調動部分資源。
當然,像安德烈這樣的旁支,超過一定限度就調動不起來了,除非利益相關。
一部電影靠他們兩家的部分力量發行顯然是不夠的,還必須拿片子去遊說其它發行商。
李子軒最先想到的就是和他有唱片合作的另外三家公司。
他們都是一方巨頭,否則也沒法撬動世界舞王艾迪詹納跳槽,更沒資格參與進來。
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電影產業,強不強不說,在這領域占塊地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李子軒聯係上他們,卻一個二個連片子都沒興趣看。
不是說自己還在中國負責艾迪詹納的專輯,就是說在各種忙。
像李子軒這樣異想天開的人,他們當然不會陪著一起玩。
在國內拍了一部電影就幻想著進軍好萊塢,簡直是個笑話!
“算了吧,他們目光短淺,不用指望他們了。”
安德烈說道。
五大挖大西洋唱片牆角的公司,裡麵也從來不是鐵板一塊。
像他和布雷特這樣出身背後家族又年輕的隻是例外。
本身就是不務正業,玩不到一塊去。
這次陪著李子軒一起搞電影,沒少被他們背後說三道四。
“我們去找彆的發行商,在我們的地盤上,找個人一起發財還不容易?”
安德烈也不是受得了氣的主,原本不太在意的,都無比用心起來。
這次一定要讓他們瞧瞧,是自己不務正業,還是他們目光短淺?
“發行和影院這方麵你們自己拿片去找人合作吧,我也幫不上什麼忙,我回去負責國內那邊。”
李子軒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