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檸助學基金會”的成立,比“青檸科技”還要低調。
秦克和寧青筠甚至沒有通過自己的圍脖發布相關的消息。
既然不對公眾募捐,基金會的全部資金都來自於青檸科技的定向捐贈,那就沒必要弄得多高調,好像在炫耀自己做好事,又或者強逼彆人也做好事似的。
這樣的事秦克覺得沒有必要。
而且越是低調,越能真真正正在做些實事,免得被媒體反複騷擾炒作,浪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在這方麵。
不過低調也有低調的缺點,那就是名氣不彰,秘書長招募起來很不容易,尤其是有公益基金運營經驗、工作能力出眾的秘書長更是難找。
最終長輩們費了不少精力,才給秦克和寧青筠選來了三個合格的候選人。
秦克和寧青筠在結束班級畢業旅行的第二天,就對這三個候選人進行了麵試,並最終選擇了一個最年輕的、不過才二十九歲的,叫霍寶燕的姑娘。
這姑娘個子小小的,皮膚有些黑,相貌更是尋常,看著就像個農村姑娘,學曆也是三個候選人之中“最差”的,隻是北燕大學的社會學係本科生,較之另外兩個有海歸經曆、或者是有碩士學位的國外名校畢業生,遜色許多。
她打動秦克和寧青筠的,是她的經曆。
她一歲喪母三歲喪父,跟著撿破爛的奶奶生活,是吃百家飯長大的,連學費生活費也是鄰居以及社區居委募捐來湊齊的。
這讓她對社會懷著感恩的心,從小到大參加過無數的公益活動。
她讀大學時,做著三份兼職,可她每個月的生活費隻花七百,其餘都用於資助山區的孤兒、失學兒童。
最難得的是,她的成績從小到大都保持著優秀。
她不太愛說話,也沒獨立管理過一個大型基金會的經驗,但做事很爽快,目光純樸,秦克特意在麵試室的角落裡放了張失學兒童的宣傳海報,三個候選人中隻有她走過去細看。
在麵試中她也坦言自己隻管理過一個幾百萬規模的小型慈善基金會,並沒有單獨管理大型基金會的經驗,不過,她願意與團隊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霍寶燕誠摯地說:“我沒什麼事業心,但如果一定要讓我選擇一項事業並將它做好的話,我選擇用人生來回報這個社會的善意。”
正是這句話,最終讓秦克和寧青筠選擇了霍寶燕。
另外招聘來的四個專職人員都是年輕人,但都有一顆感恩社會的心,有一定的義工經驗,當中一個男生還曾到山區裡當過支教。
最重要的是,秦克從他們身上沒感受到什麼負麵的、暴戾的情緒。
這就夠了。
秦克和寧青筠願意花時間甚至是金錢,讓這樣的年輕團隊慢慢成長。
考慮到“青檸助學基金會”的團隊還需要時間來項目來磨合,秦克與寧青筠商量過後,給團隊安排了第一個助學基金項目——幫助秦克室友吳鑄家鄉裡那個叫“石村小學”的村級小學。
助學基金會的主要任務是向符合條件的小學提供捐款,修葺教學樓、給山村的老師發放補助,給失學兒童提供學雜費等等。
具體怎樣做最合適,還是要實踐出真知,這個石村小學正好有秦克的朋友吳鑄作為介紹人,算是比較容易開展的一個項目。
秦克打算以這個項目為藍本,先以一千萬探探路,建立起完善的規章製度,然後再拿去年他和寧青筠在大草原旅行時經過的幾個貧困村小學作來二次驗證,儘可能地將基金會規範高效地運作起來。
而且按照秦克的設想,他和寧青筠不會介入具體項目的實施,頂多隻會建議資助對象。
若是基金會獨立良好地運轉,就像青檸科技那樣,秦克和寧青筠就能完全放下心來,專注回自己的學習與科研上。
這第一個項目就是“青檸助學基金”的試金石。
說乾就乾,秦克讓助理方詠棠租了輛商務車,載著基金會的眾人一起去石村小學。
經過近六個小時的車程,又步行走了大半小時,眾人才來到這個大山裡的小村落。
這裡連手機信號都時斷時續的,衣衫陳舊的村民們還在地裡乾活,渾身泥巴的小孩子們在田裡瘋跑玩鬨,放眼望去全是老舊的黃泥磚屋。
吳鑄早就帶著村長在村口等著了,見到秦克他特彆激動,因為他已聽說了秦克的資助計劃。
口拙的吳鑄隻是用力地握著秦克的手,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秦克笑著與他和村長聊了幾句,然後介紹霍寶燕。
較之年輕得過分的秦克、寧青筠,村長還是更看重霍寶燕這樣的成年人,親自帶著眾人去了趟石村小學。
這石村小學的情況比想象在還糟糕,辦學條件差,教學樓甚至是危房,連教工宿舍都沒,老師們隻能擠住在一間漏水的老祠堂裡。
眾人都心頭沉重,這樣惡劣的條件,又怎能留得住年輕的老師?學生在危房裡麵上學也危險。
在村長的引薦下,秦克和寧青筠、霍寶燕見到了小學的校長,一個瘦削而虛弱的老人,聽到眾人是來捐助學校的,老人家熱淚盈眶地說道:
“多謝你們,其實我們這些老頭子都能熬下去,就是這教室實在讓人擔心哪,每到刮風下雨我們都沒敢讓孩子們在裡麵上課,生怕這樓就倒下來了……還有小莊他們這三個年輕人,住得也太簡陋了,他們都快撐不下去了。”
霍寶燕看向秦克和寧青筠,兩人都沒說話,隻是給她投來了鼓勵的目光,霍寶燕心中感激,知道這兩位老板是放權給自己了。
她誠摯地對老校長道:“校長,您放心,我們既然來了,就會儘力改善這些問題。至於具體能投入多少資金,能做到怎樣的程度,我們現在無法給你明確的承諾,因為基金會的項目資金,是要經過理事會審批同意的,但我們會儘可能地爭取,起碼教學樓和教工宿舍的條件定會得到改善。”
臨走前,穿著破舊衣衫的孩子集體向著眾人敬禮,目光中透著希冀與期待,眾人心裡既辛酸又充滿了力量,再次感受到“青檸助學基金”的意義與責任。